【八八战略金华行】永康文具夫妻档 培养出个北大娃

金彩云客户端>头条 记者 沈之阳/文 韩东儒/视频 2023-07-23 08:47:42

↑点击参加看新闻抢红包

蹲点人物报道

平凡的我们,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永康市东城街道高镇社区商业街区,活跃着上千家商户,王文胜、陈金枝夫妇开的文具店正是其中的一家。20年创业路,他们不易,他们不移;点滴开创,正在收获。

清晨,随着阳光慢慢攀爬上招牌时,王文胜与陈金枝一起升起了下方的铝制卷帘门,开启了自己崭新的一天。

放眼望去,这是一间简易朴素的小店,店内没有太多的摆设,却干净明亮,各种区块被收拾得井然有序,从侧窗绵延而入的阳光大范围地照亮了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熠熠生辉。

对于他俩来说,开好一家文具店,既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梦,也是一首现实主义的诗。

一家平凡小店

蕴含一家人向幸福奔跑的盖世梦想

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正在打临工的陈金枝诞生了一个或许能让自己扎根永康的新想法——盘下一家朋友介绍的,正经营得岌岌可危的文具店。

“我对文具一窍不通。”对于当时的陈金枝来说,从未接触过文具贩售并不是其主要困扰,她最大的问题是自己身上没有几个钱。“决定盘下这家文具店的时候,我兜里总共只有4万块钱,其中大半还是东拼西凑借来的。”回想起往事,陈金枝不由得感到后怕,却也从不后悔自己当年的大胆行为。

“那时候一个沿街店面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我每天都待在这里。”刚开始转行经营的陈金枝,可谓是愣头青一个——产品型号不熟,单品价格不知,面对前来购买的客户,经常会搞出一些乌龙来。“刚开始做嘛,渠道也没打开,我不知道去哪里进货,只能到别的文具店铺里去买。”“一点一滴血汗钱,分秒必争抢到先”这话用在陈金枝的文具店内可谓再贴切不过。在物流业并不发达的当年,为了找到更加物美价廉的货源,陈金枝只得亲自坐车到义乌采购。如此一来一去,大半时间便消耗在了路上。“那个时候早出晚归是日常,店里没有员工,老公又在驾校当教练,我只好自己多干一些。”就这样,陈金枝日复一日地的7点起床营业,21点歇业盘点,其间一次次积累,一点点优化,终于使她的文具店慢慢步入了正轨,逐渐成为一家人在永康安身立命的希望。

2021年,为了支持妻子的文具事业,王文胜辞去了驾校教练的工作,与陈金枝打起了配合。俩人你看店来我送货去,你谈业务我做好后勤,以诚信做人,友善待客的处世之道,吸引了一大堆“忠粉”。久而久之,两人竟拿下了文具大厂在永康的独家代理权,不断为这个文具店添枝加叶、增色增彩。至此夫妻两人一心一意地经营着这家文具小店,携手绘就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浪漫梦想。

就这样,从一家逼仄小店,到现今连通明亮的4家店铺;从一人苦撑的单打独斗,到数名员工帮衬的规模化运行;从刚开业艰难创收的万元收益,到现今的年过百万流水……王文胜、陈金枝的文具梦也悄然在永康生根发芽。


自我教育为先

不用砸钱也能给孩子最好的“富养”

“王文胜家里出了一个北大的高才生!”“陈金枝,你要请客了!”“‘别人家的孩子’竟然就在我身边”……两年前,伴随着孩子的捷报与亲戚朋友“沸腾”的祝福声不断传来,正在干活的王文胜、陈金枝脑子“轰”的一声空白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本科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的大儿子竟然保送北大研究生了!这既让他俩感到梦幻,又让他们热泪盈眶:自己这些年的努力,真真切切地没有白费!

王晨阳

面对记者的提问,陈金枝多次提到了一句话:“孩子发展得好,比我赚到10万、100万还要开心!”而当记者问起教育经验时,陷入回忆的陈金枝却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哪里懂教育,晨阳小时候都是趴在售货台上写作业的。”

父母没教,孩子却上了北大,这换做谁都是万万不会,也不能相信的。那么这究竟为何呢,难道这个孩子天赋异禀?在后续与王晨阳的交流中,记者发现了答案。“我是自认为没有天赋的。”陈金枝的大儿子王晨阳在电话另一头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是亲戚朋友认为的那种天才。“别人学一次,我往往要学两次、三次,我想这才是我比别人走得稍远一些的办法吧。”王晨阳说,别看他爸妈文化不高,但在自己的求学过程中,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给了自己硕大的影响。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王晨阳的父母应当正如是。在他俩看似“无为”的背后,其实正蕴藏了他们在生活、经营乃至为人处世中的种种“有为”。“我还小的时候,老妈总是自己在经营台上手抄发票,很多客人过来买文具,报出来的型号她却对不出来。”王晨阳说,自从家里生意有了成色,货品种类也变得越来越繁杂,可妈妈却搞不懂,所以经常少了这款,落了那款。“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老妈找不到客人想要的型号,晚上彻夜在学习,一直在网上搜索到半夜。”“不论刮风下雨,老爸经常一个人蹬着一辆三轮出去送货,从不间断。”“爸妈对客户很真诚,一点一滴都抠得很细、很较真。”“过年过节,老妈经常给员工放假,自己和老爸留下来看店加班”……说起父母的经营观念、处世之道,王晨阳喋喋不休地回忆起来,而王文胜、陈金枝的那份真诚与较劲,恰好也让当时正在学习阶段的王晨阳看在了眼中,记在了心里,实践在了学业上。

于是父母俩无意间烧起来的这把“火”,成为了家中长子乃至小儿子的潜在内驱力,也给了他们一份实打实的力量,让他们在感兴趣的方向不断探索与创造,这是不“砸钱”也能得来的优质“富养”。


从小家到大家

从想赚钱养家到想为国家作些贡献

“小时候,舅舅、阿姨会给我们经济上的支持。”王晨阳说,他们老和自己爸妈说,“不要欠人家货款。”这点让他感触很深。“那个时候家里文具店刚起步,父母经营起来也很辛苦,所以我最大的想法就是要好好读书,挣钱养家。”在当时的王晨阳看来,自己读好书,立马就要找到一份好工作,然后就业赚钱补贴家用。可随着父母的生意做大之后,他心底的想法也悄然改变了。

如同沃尔什所说的,“生活不是发现的过程,而是创造的过程”我们亦不是在生活中发现自我,而是在创造自我。王晨阳说,一路走来,他不想试图解答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在试图确定自己想成为什么人。

“我本科学的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目前硕士学位正在研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研究领域是医疗电子。”王晨阳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会选择这个专业,与自己在儿时形成的良好价值观有很大程度的关联。“社会发展以后,大家对医疗保健、生活质量和疾病护理的需求越来越高,我想往这方面好好发展,更好地为国家做出贡献。”在王晨阳看来,老妈陈金枝、老爸王文胜的文具梦是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现实主义理想,现今已然小有成色,那么在此基础上,自己的眼界也要从“小家”更新转变为“大家”,用好绵薄之力来努力描写出一支专业化的梦想主义诗歌。“我很庆幸自己能在父母、老师的教导下,成为一个追求自由、包容的新时代青年,虽然仍在追求学业,但是我很期待自己今后的发展,让我们未来见!”

“不要沮丧,如果春天要来,大地就使它一点点完成。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会比大地之于春天更困难。”如同奥地利诗人里克尔所说的,王文胜、陈金枝、王晨阳正如此做着,他们不断在自己可能的地方创造,也在自己必要的地方不懈奋斗着。

更多
“金彩”活动

(点击此处或图片进入活动)

(点击此处或图片参与活动)

(点击此处或图片参与活动)



编辑:黄雪芬
二审:卢嘉乐
三审:王春雷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相关专题
八八战略金华行
【专题】中共金华市委八届四次全会
【专题】“八八战略”20周年

精彩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