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剧团一年演出600余场!“奶奶辈儿的爱好”如何持久出圈?

金彩云客户端>头条 陈月丹
2024-01-31 09:01



刚刚过去的2023年,戏曲突然火了。作为金华地区首屈一指的“文化金名片”,婺剧这一被认为“奶奶辈儿的爱好”,一步步走进年轻人甚至是孩子们的心里。

“2023年全年演出600余场,拉动多达数亿元的地方内需消费。”正在举行的金华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永康中月婺剧团董事长、金华市台胞台属联谊会副会长胡乒乒拿永康中月婺剧团为例,“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金华有40多家大大小小的民营剧团活跃在民间,它们的高质量发展不光是传承婺剧发扬婺剧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也能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只是,如何持续复兴婺剧文化,让刚刚出圈的它不是昙花一现?作为一家已经走过12个年头民营剧团的董事长,胡乒乒认为,政府应该鼓励民营剧团发展文化产业。

他同样拿中月婺剧团为例:近年来,该剧团不但通过演出、出售舞台等为演员生存和收入提供了保障,还自筹资金建设婺剧文化广场,通过戏曲服装、道具、器乐的生产、展示、售卖,吸纳知名文化品牌入驻,引入传统地方五金工艺制作、传统食品生产等本土传统的手工艺演示等,营造年代记忆、传承工匠精神、延伸文化产业,形成了新的文化与经济产业链,成为兼顾经济发展与文化复兴的基地,为城市文化与经济建设带来新的亮点。“希望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给予研讨,并支持这种‘演、研、工、学’的融合创新模式的探索。”

除了模式创新,他认为,地方戏曲行业有着特殊性,演员的受训效果、表演天份、舞台经验、艺德口碑都有很大区别,也没有统一标准,而正是这些差别直接影响了婺剧表演的现场效果与文化效力。因此他呼吁组建“婺剧人才库”、“婺剧作品库”,“吸纳老一辈的艺术家、行业中的佼佼者、新生代的优秀演员入库,不仅形成婺剧表演的统一人才行业评价标准,还能从内核上在婺剧人才市场形成传、帮、带的局面。”

此外,胡乒乒也建议,要在婺剧人才引进上打破“国有”与“民营”的流通界限,以吸引省内外的优秀演员和优秀创作队伍加入到婺剧文化大家庭,并进一步完善民营剧团演员评职称的制度,提高整体民营演出质量。


(点击此处或图片进入活动)


编辑:雷洁钦
二审:王春雷 丁思文
三审:黄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
相关专题
【专题】聚焦2024金华两会

精彩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