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不可移动文物总数全省第一!委员呼吁:用最新科技守护最老记忆
城市建设在不断融入现代元素,历史文脉和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同步保护和弘扬。只是,如何才能让文化印记保护赶上城市建设的脚步?
在日前举行的市政协“请你来协商——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题协商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要加强科技赋能,抢救性保护文化印记。
数量多人手少,传统保护模式面临挑战
人文金华,底蕴深厚。近年来,随着文旅部门坚持保护第一、有效利用,我市文保单位和非遗项目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38处、省级文保单位141处,重点不可移动文物总数居全省第一,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同样走在全省前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项目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个(总数列全省第二),省级非遗项目131个(全省第三)。
“文物数量多,但管理人员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传统保护模式难度很大。同时受限于文物保护的特殊性,其综合利用、活化转化存在诸多红线。”在会上,市政协常委、金华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胡毅萍提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市文旅部门要高度重视提升文物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和保护力度,用科技替代人力不足,抢救性保护文化印记。
胡毅萍建议加快建设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分级分类建立文物保护数据库和数字档案,尽快形成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空间信息“一张图”,及时发现和解决在保护中出现的安全应急、日常管理等问题;同时采用数字化记录,用图片、影像、地理坐标等方式创新开发城乡建设中文化遗产记录、展陈、互动和转化的方式,应用到旅游发展中,让文化遗产更易体验、怀旧情感更易重现,“可以借助敦煌数字化游览模式,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非遗展示、文艺创作演出等有机融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为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更多元的体验途径,让历史文化通过动漫、音乐、电影、短视频等方式得以更新更快地传承和传播,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更具现代感的沉浸式体验。”
科技赋能,用最新技术守护最老记忆
胡毅萍的建议,得到了市文广旅游局的认同。在文化印记“智能化”保护方面,金华已经开始做了。
据悉,为了加大文物安全的数字化监管力度,我市文旅部门自主研发“清朗网络文化市场智管”应用,各级文保单位监控视频信号陆续接入,截至目前全市共接入摄像头2437个。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已全部接入,省级文保单位接入率超过94%。此外,依托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对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卫星遥感动态监测,实现文物安全信息化集成与联动。
“已接入的文保单位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平台就会第一时间智能报警。”市文广旅游局文物与博物馆处负责人钱银屏介绍,我市在不断扩大文保单位数字化平台接入范围,力争2025年底各级文保单位全部接入。
记者了解到,为深入开展非遗资源抢救保护,我市实施拉网式普查,目前已挖掘线索15.5万条,普查项目1万多个,所有数据资源归集至全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平台,并积极推动省市县三级数据库联通,实现数字资源部门间共享和面向公众开放。截至目前,已采用三维建模、扫描、高清摄影等多种数字化技术手段,工作完成馆藏珍贵文物、书画、善本等信息采集1241件、拍摄高清图版馆藏珍贵文物1161件,实现对文物的永久性数字化保存;开展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资料记录整理工作,拍摄17部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短视频,开展19位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记录工作,编纂15.9万字,形成影像3200多分钟。
在听取胡毅萍的建议后,市文广旅游局党委书记叶顺清也表示,我市将持续推进文物数字化监管,开展博物馆“文物指纹”等项目,加强对文物自动监测和分析,构建起全面有效的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体系。同时深入实施非遗记录工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专业记录水平,实现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全面系统记录,推进人工智能、新媒体等与文物保护、非遗展示、展示展演等有机融合,推出更多沉浸式、场景化体验。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