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浙江省邮政管理局联合省发改委等7部门印发《浙江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任务清单(2024—2025年)》,明确2025年底全面完成我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任务目标。
农村寄递物流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任务清单》发布后,市新闻传媒中心《市民问政》栏目邀请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公路港航与运输管理中心、市快递行业协会、市邮政公司等相关负责人做客融媒体演播室,与市民交流我市快递进村推进工作情况。
半年多过去,此前访谈中所提到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农村寄递末端服务有无变化?近日,记者进行了回访调查。
农村寄递物流是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之一,市邮政管理局积极探索搭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推动我市快递进村网络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县级共配中心10个,村级寄递综合服务点占比达89.97%,其中示范服务站点389个,主要快递品牌行政村服务覆盖率90%。
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构建过程中,全市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践行资源共享、统筹协调的主导原则,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建设工作。
永康、东阳、兰溪利用邮政公司进村服务网络资源,整合协调民营快递企业开展“邮快合作”进村。磐安、武义利用邮管、交通合署办公优势,整合客运场站、公交线路、邮政网络、村级商超等资源搭建“客货邮”融合进村网络。婺城区在金西乡镇试点“邮快合作+客货邮+自主派送”进村模式。针对偏远山区乡镇,整合邮政和公交网络资源;针对非山区乡镇,采取民营快递自主配送、“邮快合作”以及智能柜配送等多方资源相互合作模式。浦江协调电子商务示范县国资资源,整合城乡商超打造以“小浦驿站”为节点的农村快递服务网络。通过资源整合,统筹推进,全市已基本形成以邮政、公交资源为主导,各方资源参与共建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网络。
在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过程中,我市积极践行畅通城乡快递物流渠道、助力共富共享的目标。
磐安以“村、社、户、企、店”为切入点,对接县内各区块特色经济农产品。2022年以来,该县邮政公司与三府茗茶、大盘心香番薯等达成农特产品大批量运输协议,助力茶叶、香榧、小番薯、生姜、茭白等实现销售额3875万元。武义充分发挥县级共配中心功能,在县级共配中心引进建设集冷链、仓储、分拣、配送、销售、运营于一体的农产品集配中心,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后一公里”。自农产品集配中心投入运营以来,“客货邮”体系对接高山蔬菜、手工特产、小吃等各类农产品290余款,惠及农户2100余户。浦江、兰溪、金东、婺城通过给予媒体宣传、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等举措,鼓励快递企业开展农产品特色包装研发、农产品特色售后服务体系开发、农产品销售平台拓展等创新服务,以“政企合作”推动葡萄、杨梅、枇杷、桃子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跨越。
同时,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聚焦党建赋能,利用农村现有党建活动阵地,打造一点多能、多站合一的农村快递物流服务综合驿站,为村民提供购物、农产品销售、生活、金融等一站式服务。聚焦数字赋能,提升进村工作智能化、科技化水平;聚焦绿色赋能,实现运力、分拣、配送、包装、生产绿色集约,通过网络体系建设到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绿色集约,实现农村快递物流服务网络绿色、低碳发展。
据市邮政管理局统计,自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构建以来,我市快递助农惠及农民3.5万人,带动农产品销售额2.13亿元。
昨天8时许,在武义县客运中心,乘客还不多,一旁的“客货邮”快件分拣区域已经热闹起来,工作人员忙着将一个个包裹卸货、分拣、按村镇分类,再有序装入即将开往各乡镇的客运班车。一个多小时后,客运中心各线路首班车陆续发车。
每天,一辆辆通往各乡镇“客货邮”融合服务站的客运班车准时从客运中心驶出,每到一个站点,包裹被卸在村级快递驿站;最快半小时、最慢2~3小时,车上的快递包裹便能送到村民手中。同时,车辆回城又将村民们需要寄递的包裹带回客运中心分拣中心。
近年来,得益于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新模式融合发展,武义县探索出农货进城、快递进村的新通道。目前,该县已开通融合运营线路18条、邮政普遍服务线路35条,覆盖258个行政村。“客货邮”还带动了快递业务量增长,数据显示,9月武义县快递业务量达1672万件,同比增长51.8%。
提升的不仅是数量,在寄送速度上,也有可喜的突破。“‘客货邮’使农村邮件投递时限由原来的2~3天变成当日达、次日达,平均可缩短半天送达时间。统一配送还解决了一些快递品牌无法进村的问题,让村民在快递品牌选择上没有后顾之忧。”武义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运务科副科长林源介绍,汽运公司会根据班车发车时间负责当天送达,日发452班次,月均派送件6万~7万件。
武义“客货邮”融合模式是我市加快推进“客货邮”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也是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重要一环。当前,武义和磐安“客货邮”获交通运输部农村物流服务品牌,两地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四星级样板县。市邮政管理局普遍服务处处长王冰燃介绍,我市“客货邮”主要集中在偏远山区、乡镇比较多的县(市、区),利用完善的农村交通网络带货,不仅能弥补班车客运亏损,促进快递企业提质增效,而且能为农村消费者带来便捷的收寄服务。
为持续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在交通运输部门牵头下,我市多地“客货邮”融合服务站建设创新融入公交停车场、快递存放室、乘客候车室、车辆充电桩等,对开通专线的运营公司和城乡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站提供一定运营补助。
11月6日14时,市邮政公司将婺城区蒋堂镇莲塘村村民的快递,统一送到该村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点。
半年前,莲塘村有村民向《市民问政》栏目反映,村中快递只送到五六公里外的网点,去取一趟来回10多公里。如今,在市邮政公司与莲塘村村委沟通配合下,将村邮员的家当成该村的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点,解决了村民取件的奔波之苦。“快递进村后,村民取件寄件都很方便,真是便民惠民的好举措。”有村民说。
据了解,在前期推进快递进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难点,如快递进村后派送成本增加,民营快递企业对农村及偏远山区的考核标准与城市标准相同,民营快递企业进村意愿低,以及部分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建设未能得到村委认可和配合,导致站点建设进度慢。
对此,在邮政管理部门的牵头下,邮政公司通过“客货邮”和“邮快合作”共配模式积极与民营快递企业合作,整合村邮站、农村商超等资源,在村中建设寄递物流服务点,由站点人员做好快件管理,实现农村邮件、快件进村。武义县的武川交邮驿站便是其中一种。
昨日10时,武义县熟溪街道溪里村一家沿街超市门口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老板娘,我来取个邮件。”村民黄阿姨笑呵呵地走进超市,扫码、找件、取件。“临近‘双11’,网购包裹多,每天都要来这里取件。”黄阿姨说,以前取件要到镇上,距离远不说,还经常发生丢件,现在村里有了快递驿站,也不用担心丢件问题了。
“超市位置好,沿街、在村子中央,没做驿站前,村民们也经常会把包裹暂放在这儿。”2020年初,村民叶群梅用3间店面开了这家超市,当年下半年,随着武义快递进村项目建设,群梅超市走上了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点的专业道路,成了武川交邮驿站溪里综合服务站。
从起初每天50~60个包裹、1家快递公司,到如今500~600个包裹、与四五家快递公司同时合作,自己见证了快递进村的发展。叶群梅说,考虑到村民寄递需求日益增加,她拿出其中1间店面,专门打造成快递驿站。添置货架、终端扫码设备、入库电脑,驿站功能越来越完备,人气也越来越旺。自从叠加物流服务后,超市生意也好了起来,村民来取包裹顺道把日用品买了,可谓是双丰收。
目前,武义县已打造102个武川交邮驿站,村民可实现在家门口一站式寄递,还助力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特产品进城通道,推动乡村共富。
一架载有10公斤同城快递包裹的无人机从顺丰速运赤松集散点起飞。经过7分钟飞行,无人机在轨道交通轨道大厦站的中转点平稳降落并卸下包裹,由站务人员转运上电客车,随后通过轨道交通运往义乌春晗站。
这是金华轨道交通集团与顺丰速运上月底刚刚联合推出的浙江省内首个“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金轨快运—天翼行”。“金轨快运—天翼行”使用的无人机,单次最高可运送50公斤物品,平均速度高达每小时70公里,物流运输过程中可抗7级大风,兼顾了运载量、速度与安全性。金华轨道交通集团计划在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全线设置1个无人机枢纽、5个起降点,提供快递包裹、急救药品、生鲜、急件等产品服务,解决各种特殊场景下物流运输末端配送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每天多次往返。
之前,顺丰速运一般都是在每天中午和下午,使用汽车将同城快递从赤松集散点运送到轨道交通车站,然后通过轨道交通运至义乌春晗站。“金轨快运—天翼行”开通后,无人机已取代汽车,直接承担“最后一公里”配送任务。“这一变革不仅有效利用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力资源,还减少了路面交通的拥堵和集货时间,推动了物流的绿色低碳化发展。”顺丰金华相关负责人说。
“低空+轨道”空铁联运新模式将低空飞行运输与轨道交通运输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更高效、更全面、更低碳的物流运输体系。低空方面,利用无人机进行相对短途、灵活运输,主要在城市内部或者城市周边区域。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奇峰说,轨道运输则更多承担长距离、大运量的物流输送,两者的结合能够扩大物流网络的覆盖范围,实现更高效的配送。
我市是国家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快递业务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串联金华市区、义乌、东阳三地,辐射人口众多。近年来,市轨道交通集团立足金华市域物流产业优势和轨道运能优势,在市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充分挖掘平台资源,与顺丰速运、京东物流、中国邮政、中铁快运等多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探索“轨道+物流”模式,助力“小包裹”跑出“大经济”,相继推出“金轨普速达、金轨高铁通、金轨小时达”物流服务产品运营模式。其中,“金轨小时达”立足金华,实现都市区城市群间区域快件运输小时达。“金轨高铁通”辐射长三角,推出高附加值和时效性要求高的产品“当日达”以及覆盖一二线城市的“次日达”。“金轨普速达”面向全国,满足客户对安全性强、时效要求不高、价格要求偏低、货物量较大的货物运输需求。
自今年6月运行以来,“轨道+物流”模式已转运同城快递超20万件,增加营收近200万元,为合作方降低物流成本40%以上。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