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强技 以劳启智 以劳树德
【八八战略金华行】永康高镇:十八蝴蝶村里的“小”蝶变
永康市高镇小学位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八蝴蝶”的发源地。为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见效,该校依托“蝶变”精神为学生打造了一座美丽的“蝴蝶小镇”,开辟广阔实践基地,创设多元职业岗位,形成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这里,学生能够参与不同的劳动场景,获取劳有所得的快乐。
“这等于将学校微缩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小社会,学生通过劳动提升技能、拓展思维、强化责任,在实践中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五好小公民,为将来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高镇小学校长施金松介绍,立足“蝴蝶小镇”,学校逐步构建并不断完善“蝴蝶小镇”特色劳动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精品课程开发,注重家校社协同共育,实现劳动教育学校化向社会化转变,为劳动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在高镇小学的“蝴蝶小镇”,班级就是小公民的家。“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遵循这样的教导,小公民们积极参与到班务中,打扫卫生、整理桌椅、出黑板报、帮老师分发课本……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提高自理能力,
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学校将校园公共区域划分包干,每个班级都有一块责任区,由小公民负责区域内的清扫、保洁工作。能够运用一己之技为“大家”做贡献,这令孩子们成就感十足。
“蝴蝶小镇”的范畴从校内延伸到校外。高镇小学充分利用劳动实践基地资源,拓展劳动教育课程,凝聚家校共育合力,深化劳动教育实践,促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体验式活动中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
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永康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尝试机器人编程,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体验面塑、草编、扎染、锡雕、陶艺、方岩纸花等工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动手切菜、生火、揉面、做饭,努力成为一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人。学校邀请紫薇酒店的工作人员入校开展整理收纳课程,手把手教学折餐巾花。经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孩子们妙手生“花”,把一条条普通的小毛巾变成了一艘船、一只小兔子、一条小金鱼,摆放在餐桌上既能美化餐桌,又能烘托气氛。从中,孩子们也学到了不少餐桌礼仪知识。
生活即教育。扫地、洗碗、择菜、叠衣服、包饺子……这些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做起来却各有门道。培育劳动“沃土”,高镇小学注重家校协作,引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转变“重学轻劳”的意识,给孩子创设更多的劳动机会。在周末或寒暑假等节假日,学校广泛开展居家劳动实践,家长带着孩子共同打扫房间、烹饪美食、整理衣服、种花养鱼,或到田间地头看庄稼的生长、四季的变化……在劳动中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技能。
“每年,我们都会结合劳动节等节点组织开展系列比拼活动,让学生掌握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得以展示和应用,这些成就感反促课堂劳动表现,形成正循环机制,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经验。”施金松说,从班级日常劳动到校级常态化劳动再到基地入校趣味性劳动,最后回归社会的生活化劳动,高镇小学四级联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劳动、会劳动、勤实践的美好品质,促使能力提升,实现小学劳动教育常态化、生活化、多样化。
走进高镇小学,一棵棵香樟树冠广展,枝叶茂盛,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师生提供了乘阴纳凉的好去处。只是一到四五月,满园的落叶就会给校园保洁带来不少麻烦。学校因势利导开发落叶项目化课程,各年级根据不同主题推出树叶贴画、叶脉书签、树叶造型等项目课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巧手将易腐垃圾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并在校艺术节上展出,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八蝴蝶”是永康一张宝贵的文化名片,它的道具、服装制作,舞蹈音乐的编排中皆蕴含了丰富的传统韵味。“高镇小学作为传承教学基地,传承和保护这一表演艺术责无旁贷。”施金松说,学校依托“织吾布言”社团,时常组织学员到“十八蝴蝶”道具制作人、省非遗传承人胡位强处探访学习。胡老先生带领大家一起动手制作道具,讲授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之情由内而生。
以劳育人,不仅要让学生在劳动中习得劳动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引导他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感受生产生活中蕴含的智慧。高镇小学秉承劳动全面育人的理念,注重以体验为核心,大力挖掘、整合场景资源,切实达到了以劳启智,动以润心的育人目的。
“但劳动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过程,学校应根据不同学段设置不同方案,在劳动课程设置上需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衔接,递进式地培育孩子们的劳动能力。”施金松说。
基于这样的理念,学校探索推出“阶梯种植”劳动教育。低段学生以班级绿植角为依托,开展绿植养护活动,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劳动习惯。针对中高段学生,在校内开辟种植园,每班划分责任田。种植前,同学们通过资料查询,结合时节、气温等实际条件选择种子,学习种植技巧;生长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成长规律,掌握科学的养护和管理方法,并结合美术课、语文科、科学课等开展绘画、写作等课程;收获后,同学们将亲手采摘的蔬菜摆到校门口吆喝售卖,或制作成美食与老师、同学、家长分享,品尝劳有所得的喜悦。
从田间地头到课堂再到餐桌,从种植技巧的掌握到多学科的延伸与整合,从劳动技能的提升到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的养成,得益于这个植物园,同学们在劳动中完成了一次次的蝶变。
本学期开学时,该校四(五)班的学生在责任田中撒下格桑花的种子,每天认真播种、施土、浇灌、治虫,用日记、绘画、照片等形式记录下花朵从长出绿芽到结出花蕾,再到美丽绽放的进程,感受生命的力量。在母亲节前夕,他们分别采摘了几朵格桑花,将这个特别的礼物带回家送给妈妈,令妈妈们倍感动容。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技能为目标,高镇小学立足劳动教育的大力开展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路子,通过在校内外创设各种类别的体验岗,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角色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去年,该校持续推出“蝶宝小镇小公民体验岗”实践活动, 在校内打造了交通指挥、消防站等多个场域情景,设立小交警、安全宣讲员、小小楼道长、图书管理员等岗位,小公民们通过自主申请、现场面试、上岗试练、正式任命等流程竞聘上岗,实地参与交通指挥、图书整理等工作。学校依托场域育人,将安全教育融入学校日常,学生在工作中强化主动性和责任感,提升交流与合作意识,将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时,设立班级体验岗,各班级以网格化管理的形式分设多类别岗位,让学生制定、经历、监督、评价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从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主人翁,增强班级凝聚力。设立基地体验岗,与各级各类劳动基地开展合作,给学生更多真实职业体验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劳动的付出与价值,在不同岗位的体验中,培养劳动责任意识和岗位服务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眼下,永康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为助力文明卫生城市创建,“蝴蝶小镇”的小公民们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全员大扫除,持续做好校内卫生保洁。三至六年级的同学利用上午大课间时段走出校门,按照学校安排的划分区域,每班分成四个小队,仔细地将花箱里的烟头、花坛隐蔽处的牛奶盒等生活垃圾清理出来,用辛勤的劳动换来校园周边环境的美丽,成为社区治理的鲜活力量。
“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一定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在东城街道和东城派出所联合举办的反诈宣传活动中,小公民们化身反诈宣传员,向社区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宣传反诈知识,提升了自身与居民对诈骗知识的了解,增强了辨别和防范诈骗的免疫力,夯实了校园与社区的安全防护墙。
社区保洁员、反诈宣传员……通过不同社会身份的真实体验,“蝴蝶小镇”的小公民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家乡的建设发展贡献一己之力,让市民看到了新时代小学生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接下来,高镇小学将依托“蝴蝶小镇”,把劳动教育的各项内容进行深化和具体化,进行思考和思维化,以劳动锤炼品格,以劳动启迪思维,以劳动磨炼意志,以劳动感受生活之美,推进“五育”协同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元、5元、10元……高镇小学的“蝴蝶小镇”内有专属的流通货币——校园币,这些纸币设计精美,充满童趣,小公民可以拿着它到校园小超市购物、找老师定制心愿、向学校租用种植园等,使用形式十分丰富。
如何赚取校园币呢?除了在课堂、作业中表现优良,或在创新、艺术、体育等项目上争先创优外,辛勤的劳动也是积攒更多“财富”的重要途径。“我们为学生建立劳动成长个人记录档案,给每位同学发放‘常规劳动采蜜卡’,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表现给予相应的‘货币’奖励。”施金松介绍,学校创造性地提出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校园币制,劳动教育课程与劳动教育评价相辅相成,形成“劳动+收获+价值转换”的实践环节,好玩有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在校园币制评价模式基础上,高镇小学积极构筑数字化平台,借助数据分析对学生进行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劳动素养评价。该系统客户端设置教师、家长、学生的相应身份,各主体对学生在家校社中的具体劳动行为进行观察,随时通过评分点赞、数据输入等端口上传学生的表现,实现自评、互评、师评和家长评等多维互动。而后,形成每一位学生的“数据池”,通过过程性数据计算、处理、挖掘与分析,以客观、科学、全面地了解并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劳动教育不断为孩子们的成长赋能。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