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日记 | 听说武汉挺美的,我一定会帮助你
无限金华客户端2月7日消息
“我对武汉不是很了解,听说这里的夜景很美!”王莉说,自己来到武汉几天了,但由于情况特殊,只能在酒店和医院两点一线上奔忙,对于“江城”武汉的景象,依旧只停留于憧憬与想象层面。
今年34岁的王莉,是市人民医院ICU主管护师,当初听说我市召集第二批医疗队驰援武汉,她毫不犹豫报了名,“第一批错过了,第二批终于轮到了我”。
王莉告诉记者,作为一个“任性”的人,自己当初报名时并没想太多。按她的话说,“武汉需要援助,我又热爱挑战,喜欢新的生命体验,所以就做出了决定”。
来到武汉,参加了几天医学培训后,2月2日,王莉正式上岗。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时,因为穿着防护服,她感觉有点不舒服,“先是胸闷,后来心跳也加快了。”她告诉记者,当时为了不让别人看出自己状态不好,自己“悄悄躲在一边缓了一会”。
上岗后,每天的工作都像一场战役。上班前,需要提前一个小时去医院,“从酒店到医院去要10分钟。护目镜、口罩、防护服、橡胶手套、鞋套,防护设备全部穿戴完毕,至少需要10分钟。”
王莉说,自己所在的重症科医疗组总共5个组员,由于全副武装后只露出两只眼睛,队友之间相互难以辨认;再加上自己所在的医疗组成员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都不怎么熟悉,所以穿戴完毕后,大家会在防护服上写上自己的名字。防护服不透气,穿上没多久身上就会出汗。
“我们负责的重症科,这里的病人往往情况比较严重。”王莉告诉记者,他们平均每人负责照顾3~4个病人,进入病房后,需要时刻关注病人一举一动,对症治疗外加患者的吃喝拉撒,都在职责范围内。“有时,万一病人需要抢救的话,一个人忙不过来,队友们就赶紧上前帮忙。”
工作期间,他们还得照顾病人的情绪。王莉告诉记者,武汉实施管控后,人们的心理压力较大,再加上病痛折磨,重症科病房里常常气氛沉重。
“昨晚我上夜班,其间一个老爷爷‘谵语’,他说自己是个‘毒王’,让儿子和孙子都躲起来。”王莉说,老人80岁了,在他隔壁病床上,是他的老伴。她情况较差,很少说话,有时会“喊着要水喝。”
“当时我坐在一边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王莉说着,突然哽咽起来,“太可怜了!”
王莉说,自从去武汉后,自己每天都会和父母互通讯息报平安,“我不想让他们担心!”她补充道,“武汉这边的后勤工作做得蛮好,我们日常餐食中有新鲜的果蔬、牛奶,吃这些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当记者问及疫情结束后,如有机会是否会以游客身份重回武汉时,王莉笑着说,“会啊,肯定会。听说这里有那么多好玩的地方,夜景也很美,这些我都想看看!”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