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金华客户端5月22日消息
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于袁隆平院士而言,金华,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武义的超级稻、浦江的上山文化……时不时地会在他心头萦绕。因为这里有他执着了一生的事业,有他钟情了一辈子的“水稻”。而在这座江南城市,这里的人们在悲痛消息传来之际,也都在记忆中不断地寻找着,和这位老人过往相遇时的点点滴滴。
2020年秋,武义县王宅镇种粮大户方晓辉2020年种的130亩“湘两优900”超级稻喜获丰收。10月25日,趁着晴好天气,三台收割机开足马力,全程进行机械化收割。我们金华广电融媒体记者范浩威赶到了收割的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
武义县王宅镇陶宅村的晓辉家庭农场作为袁隆平超级稻品种试种点,村中的种粮大户在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银行的资金扶持下,承包了1500多亩农田种粮,购齐大型农业机械,从翻耕、插秧、植保、收割、烘干全程实现机械化,并种植隆平院士工作站“湘两优900”超级稻130亩。2020年平均亩产高达600公斤以上,其中超级稻亩产高达800多公斤。
同年秋,在兰溪永昌街道姜坞底村,种粮户姜跃军试种的袁隆平院士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也进入了成熟期,他也同时抢抓晴好天气开始收割。
经过工作人员的测产,姜师傅种植的湘两优900平均亩产为602公斤。“湘两优900”超级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籼型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兰溪市农业部门在2020年首次引进试种,并且给26个规模种粮主体免费提供了3000余斤稻种进行示范种植,试种面积1000多亩,对适种区域实现水稻新品种优质高效栽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又到了收获季节。武川大地的田野上,不知不觉已悄然换上了金色的秋装,一年一度的晚稻收割季节到了。
“有机稻还没收割,各路订单早就接踵而至了!”桃溪镇锦平村党支部书记吴献全看着金灿灿的稻田,满脸兴奋。正值收获的时节,该村100亩“袁隆平一号”有机稻已经成熟,预计亩产超过750公斤,周边300多亩优质稻也迎来了丰收,总产量可达30万公斤。
2018年以来,锦平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选取“袁隆平一号”有机稻,推行基地化种植,做到塘泥施肥、人工除草、无公害除虫,收获的稻谷金黄饱满、稻米椭圆有光泽。“选用新品种有机稻后,不仅产量提升了,而且一公斤能卖到十三四块钱,价格比普通稻翻了几番。”吴献全笑着说。锦平村趁机注册了“山客”的农产品品牌,以绿色无公害稻米为卖点,受到了市场的热捧。
武义县的杂交水稻从上世纪80年代最高亩产突破400公斤,到上世纪90年代最高亩产突破600公斤,后到超级稻最高亩产突破800公斤,现在则是“袁隆平一号”有机稻降临武川大地——水稻丰产丰收、农民增产增收的背后,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延续40年的关于杂交水稻之父赠送半斤种子样本引出的跨世纪情缘的感人故事。
原县农业局农技推广研究员黄烈文这样回忆:上世纪70年代末,武义县推广的杂交晚稻品种是汕优6号,生长期比较长。汕优6号种多年之后,抗性退化了,稻热病出现了。第一,生育期长,影响了产量;第二,抗性退化了。所以我们去湖南考察,想要找一个生育期比较短、抗性比较好的杂交晚稻组合。1980年10月,我们去湖南,看到湖南推广的就是威优64。看了威优64以后,我们就向袁隆平老师提出,威优64父本能不能支援我们一点。袁隆平老师就叫助手去看,可惜已没有种子了。
袁隆平这样回忆:我们只有最后的半斤种子样本了。我说你们大老远地从浙江到湖南来,不能空手回去哩。最后,我把保存的最后半斤种子样本拿出来给他们了。
这一段偶然的经历,缔结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武义县农民延续了40年的跨世纪情缘。
靠着这半斤种子样本,武义县农技人员到海南选配成功了“汕优64”杂交晚稻新组合。从此,武义县走上了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之路,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只有30余万人口的武义,1986年被省政府列为“商品粮基地县”,成为粮食产出大县。
40年来,双方合作愈发密切,武义县成了袁隆平在湖南之外的又一个杂交水稻科研推广基地。袁隆平研制的威优49、汕优48-2等一批优良杂交水稻组合,都是先由武义县试种或选配,然后再向全国推广的。
为感谢袁隆平院士在粮食生产发展上对武义县的特殊关心和支持,县委、县政府特授予袁隆平“武义县荣誉市民”称号。武义县政府农业顾问,武义县荣誉市民,与武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共建协议……从1980到2020年,袁隆平曾三次莅临武义指导。同时,他还经常派助手到武义县讲学交流技术;武义县农技人员也常常去湖南学习,或寄去详尽的技术资料向袁隆平讨教,武义县的杂交水稻种植水平一直在全国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袁隆平曾这样说:武义的早稻长得这个样子……像绣花一样。我说像湘绣啊,这个不简单,不简单……推广杂交稻,武义县领导特别重视,组织上、财政上、人力上、物力上各方面都搞得非常不错。武义的杂交早稻占早稻面积的80%,这在全国来说恐怕也是第一家。
1999年7月5日,在武义召开的全国两系法优质杂交早稻示范现场会上,当袁隆平来到王宅镇郭浦朱示范片实地指导时,郭浦朱村农民朱宝强急忙跑过去,紧紧握住了袁隆平的手。
朱宝强说:我说啊,党的政策好;你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好。我祝您健康长寿,我们全县农民都祝您健康长寿。
袁隆平连声表示感谢:好,好,好,谢谢!谢谢!
袁隆平的70岁生日是在武义度过的。当时,全国劳动模范、桐琴镇种粮大户朱真德听说袁隆平喜逢七十华诞,特意赶到他下榻的温泉山庄,按照武义风俗给他送上了鸡蛋、面条和稻穗寿礼,向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祝贺生日:我代表全县农民祝您生日快乐!
面对盛情,袁隆平郑重承诺:今后呢,我们要更加密切地合作,我把我们最新的科研成果首先放在武义开花结果。
2004年,武义县被列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超级稻示范基地,引进了两系超级稻新组合。这是袁隆平院士为实现农业部二期亩产800公斤的目标产量而选育的苗头组合。武义又成为浙江省唯一的两系超级稻示范基地。
王宅镇种粮大户方晓辉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600多亩粮田种杂交水稻,连年获得好收成。2013年秋收后,方晓辉驱车载着金秋刚收获的稻米,来到湖南省长沙市的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专程拜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他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表达一个农民对他的感激之情。院士与农民之间有了这段对话:
“袁老,这是我自己种的大米,今年稻谷丰收了。”
“你是种粮大户?”
“是的,我今年种了1600多亩杂交水稻。”
“什么品种啊?”
“Y两优超级稻。”
“2号还是1号?”
“1号、2号都有。”
“产量还好吗?亩产有600公斤吗?”
“有600多公斤,好的将近800多公斤一亩。作为武义的农民,一个种粮大户,我向您汇报一下,这几年通过你们的技术和良种,使我们农民提高了收入。今天特地来感谢一下您。”
“我们很高兴,我们搞研究就是为农民服务的。”
“作为一个农民代表,祝您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在武义,像方晓辉这样受惠于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种粮大户还有很多很多。
40年来,“半斤种子”根植武川大地结出了丰硕成果。杂交水稻的推广种植,为武义粮食生产历史谱写了辉煌篇章。据统计,1981—2019年,武义县杂交水稻平均亩产从420余公斤提高到550公斤以上,累计种植杂交水稻780多万亩,增产粮食达8.5亿斤以上。
2019年5月8日,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近九旬的袁隆平与武义县签订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共建协议,选定王宅镇陶宅村后金畈的1350多亩田野作为院士专家工作站超级稻示范基地,进一步拓展与武义在优质水稻品种种植和先进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合作领域。
在签约仪式上,袁隆平说,武义与他有着40年的缘分,自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一直持续着水稻种植方面的合作,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这次与武义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进一步加强合作感到十分高兴。他表示,将借此机会带领专家团队全力支持武义水稻产业发展,与武义在优质水稻品种种植和先进技术推广等方面拓展合作,为武义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为武义的粮食生产、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曾经有记者在采访中问及袁隆平获得世界级、国家级的荣誉有几十项,最让你兴奋的有哪些时,这位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享誉世界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这样说:
“武义县荣誉市民”让我很受用,因为武义农民种杂交水稻……产量一次次飞跃,成为发展杂交稻的基石。
提到水稻,我们就会想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浦江上山遗址作为世界稻作农业重要起源地,一直受到袁隆平院士的关注。2020年4月,他为上山遗址题写了“万年上山、世界稻源”。之后,他与万年上山又有了一个特殊的“约定”。
2020年10月21日晚上,在袁隆平院士家中,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向袁隆平简要介绍了上山文化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当老人听到上山遗址周围栽种的三百亩“湘两优900”超级稻长势喜人时,与万年上山立下了这个“高产约定”:来万年上山看高产超级稻。这份爽快承诺也寄予了他对上山新农人的殷切期望。
上山文化是亚洲大陆东部迄今发现的最早告别洞穴生活方式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表明当时已出现了初步的稻作农业。
2006年以来,浦江县一直致力于做好上山遗址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科学编制保护规划,同时深入挖掘遗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激活上山文化的生命力。今年五月,浦江县投资5亿元建设的万年上山文化村项目正式启动,首次在遗址保护的共有、共保、共享方面作出尝试。
以上内容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中心、浦江县融媒体中心、兰溪市融媒体中心、《浙江日报》,原作者陶鸿飞、潘文忠、范浩威等
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
编辑:卢洁/责编:沈欢/监制:李维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