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金华客户端5月17日消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大力宣传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中共金华市委宣传部、金华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佳音巷”特别节目“佳音颂党史”,邀请金华市朗诵协会的“好声音”朗读金华历史上的红色故事、红色经典,一起走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书写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
今天的读书时间,让我们一起聆听《张小娇:刘胡兰式的英雄》。
点击音频,一起聆听↓↓↓
张小娇,台州仙居郑桥村人,嫁人后移居磐安县秧田村一带。1929年,缙云爆发农民暴动,并成立了“浙西工农革命军”。不久,“浙西工农革命军”支队长杨岩溪活动到秧田、东坞一带,与李炳贵、张小娇夫妇常来常往,夫妻俩深受影响。张小娇夫妻共同帮助红军战士开展革命活动,1936年国民党“清剿”时,张小娇和她未出生的孩子倒在血泊中,年仅32岁。
刘胡兰式的英雄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一纵队特派员,原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张文碧少将讲述的一个壮烈故事。
1936年1月,张文碧执行“转移主力,隐蔽精干”的策略,率一部分战士以磐安黄余田地区――秧田红色游击区为立脚点开展活动。不日,他率十来个红军战士来到1314米高的青梅山尖后半山腰处的小盆地的秧田。秧田,分上处、央田、豆腐寮三个小村、四五十户人家,一条小溪分楚汉,九曲九湾水迥环。这里是“浙西工农革命军”卢湛1929年创建的红色活动区域。张文碧在秧田豆腐寮找到了有利于隐蔽又对共产党和红军很有感情的李炳贵家落脚,并开展活动。
当时正值隆冬,战士们缺衣少食,生活十分困难。李炳贵家里穷得叮当响,靠挖野菜度日。妻子张小娇怀有身孕,挺着大肚子,行动很是不便。但在红军住她家的二三个月里,总是想方设法帮助红军。
张小娇挑来山水,为战士洗衣服。借来稻谷,捣成米,熬成稀饭捧给战士吃,自己和丈夫吃糠团。她到山上砍柴,走十几里路,挑下山,卖后,换成好吃的东西。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她将食物放在竹篮底下,再在上面铺一层厚厚的猪草,带回山上给战士们。
1936年1月24日是春节,为了给红军战士改善伙食,张小娇拿出珍藏1 年多的一只腌火腿,和土豆一起烧了一锅,战士们每人一大碗,吃得又香又饱。
3月20日,国民党“大盘山绥靖专员”黄明远调集缙云、永康、东阳、仙居4 县的保安队及地方民团,上千人对大盘山秧田村进行全面“清剿”。张小娇认为自己是孕妇,可以应付敌人,便让丈夫外出避风。不久,敌人包围了她家,搜出一顶红军帽。敌人一怒之下,放火将她的房子烧了,把张小娇吊在梁上,命令三个打手,一个手执木棍,一个手拿皮鞭,一个用火烧红的烫斗;边拷打边逼供,整整折磨了一个通宵,要她说出红军的下落。张小娇不畏强暴,宁死不屈,咬紧牙关没有吐出半点实情。敌人用刺刀逼她带路找红军,她坚决不从。敌人狂叫:“不说,拉出去枪毙!”张小娇昂着头、怒目圆瞪、愤愤回答:“要命,有两条;要找红军,不知道!”
清剿队无计可施,第二天撤离时,把全村百姓的财物抢劫一空,把张小娇五花大绑押上了山冈。
张小娇的腿已被打成重伤,不能行走,敌人就架着她来到山冈上的菜园口。临刑前,凶残的敌人连一碗野菜汤都不给她喝。
中午时分,天空布满阴霾,乌云重重,遮住太阳,倾刻间大雨倾盆。张小娇仰天远望,仿佛看到了红军凯旋归来……她捋了捋长发,回头深情地凝视了一眼乡亲们,再见了,乡亲们……一声沉闷的枪声响了,惊飞一行乌鸦,张小娇和她未出生的孩子壮烈地倒在血泊中,鲜血染红了土地。这年,张小娇32 岁。
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沈思源/责编:沈欢/监制:李维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