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金华客户端6月25日消息
为庆祝建党百年,中共金华市委组织部与金华广电总台、金华日报社联合策划推出“百年百瞬 回望初心”特别报道,以一人一短文一微视频的形式,选择全市百名各领域、各年龄层党员,链接建党百年来发生在八婺大地的动人瞬间。
今天推出第四篇章“春潮涌动、八婺先行”之《非公党建凝聚的强大“红色生产力”》。敬请关注。
非公党建凝聚的强大“红色生产力”
拥有历史悠久的五金传承,融合时代发展的脉搏,永康从“小五金”迈向“大五金”,将“传统五金”演绎“现代五金”。凭借雄厚的制造基础,每当遇到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永康五金总能抢抓机遇,迎来蝶变。
“七山二水一分田。”永康欠缺优越的自然禀赋,却走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五金大道,其动力正是源自艰难生存条件下孕育的五金工匠精神:自主创业、精于经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专注严谨和一丝不苟。一把把壶、一只只杯的背后,浓缩了永康工匠数十年如一日的创新和坚守。
在永康五金发展壮大的每个阶段,一群具有“红色基因”的企业家成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推动了五金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01
“四千精神”走南闯北
永康人,精明能干,肯吃苦,肯吃亏。深受“陈亮学派”事功观、义利观影响和熏陶的永康人一直唯实、崇实、务实。改革开放以来,永康人穷则思变,抓住了机遇,在“走街串巷”“走南闯北”中扮演了时代先锋的角色。
“当时,生活条件艰苦,吃不饱、穿不暖,村里80%的年轻人不得不外出‘讨’生活,补锅修壶,打金打锡……凭手艺养家糊口。”年仅14岁,应天行继承老一辈的传统,跟着师傅,一头挑着被褥,一头绑着铁锤,开始走街串巷,用脚步丈量山山水水。肩膀挑肿了,扁担不能撂下;双脚磨出了水泡,路途不能停下。第一次出门求生,3个月内,应天行与师傅一行四人穿行40多个村庄,一家家敲门“讨生意”。不少村民看见又瘦又小的应天行辛苦谋生,不仅拿出需要修补的器具,还会分享一些家里的吃食。
拿到第一份总共5元钱的学徒工资,一路的辛苦化为喜悦的泪水,更坚定了应天行心中的工匠理想。补锅、修壶、钉秤等永康传统手艺,应天行都将其学到手,19岁那年,应天行正式“出师”,自己也带起了学徒。
随着交通设施改善,应天行开始将目光瞄准更远的地方,东北、西北、西南各个方向都留下他的足迹。1983年,应天行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看来,永康五金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发展与指引息息相关,个人更不例外。
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如应天行一样的老一辈永康人凭借不甘现状、敢闯敢冒、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闯出了一条独具永康特色的五金产业发展之路。
02
“义利并举”实现原始积累
03
“浪潮经济”汇聚八大五金
04
“开拓创新”塑造世界五金
永康企业家凭借坚守实业、勇于创新、追求质量、自我突破,成为高速发展的永康五金实现从个体经营到“中国五金之都”华丽转变重要推手,传统匠人也完成了向企业家的转型,从而有了今天欣欣向荣的永康民营经济。
如今,40多年的发展历程,永康五金进入承上启下的阶段,在痛苦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创二代”的成长为蓬勃向上的五金产业注入新的力量。
作为“创二代”,接受老一辈传承的同时,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飞剑勇于开拓进取。2009年,刚刚从德国考察回到永康的夏飞剑脑海中一直闪现着德国工业设计赋予产品的华丽形象和功能创新,让其真正认识到创新设计给产业发展带来的神奇之处,那时候开始,为保温杯引入工业设计的想法在夏飞剑心中抑制不住地萌发。
在OEM中赚到第一桶金,夏飞剑却不满足于此,他希望赋予企业品牌的力量,可持续的创新能力,这些都需要企业自身拥有“造血”功能。
2013年,夏飞剑将目光瞄准了新型金属材料——钛,只是没有想到这次,他遇到了“硬骨头”。原本以为简单的材料更换,凭借在不锈钢领域成熟的生产工艺,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出乎意料的是,夏飞剑在其中折腾了5年。成功研发的钛材料保温杯,率先敲开的是日本市场,首批产品在当地成了抢手货。正是在钛材料保温杯的引领下,永康杯壶行业拉开了千元杯时代的序幕。
在夏飞剑看来,永康五金对创新的需求是全方位的,而且永远处于饥渴状态。现阶段,永康制造更要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形成新产业、催生新业态、创立新模式,引领消费需求,促进产业升级提速。
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
编辑:卢洁/责编:严可为/监制:李维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