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佳音巷”:《春天的野菜》

金彩云客户端>头条
2021-03-02 18:35

无限金华客户端3月2日消息


聆听美文,在声音的节奏中,我们捕捉生活的乐趣。

如同行走在一条名为“佳音”的小巷,感知风雨、感受阳光。


打开无限金华客户端,让美妙的声音从屏幕中悄悄渗入我们的心灵。

点击那个音频的按钮,让美好的文字从手机端缓缓降临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约会“佳音巷”,约会无限金华的动听呈现。


春暖花开,微风袭来。今天的读书时间,让我们一起静听《春天的野菜》。

春天的野菜

作者:潘江涛

朗读:中  原

一夜春雨足,满眼嫩绿生。眼下,又是一年一度吃野尝鲜的最佳时节了。

按时而吃,依令而食,是国人最朴素的生存哲学。“春食野,夏吃苦。”野菜,采天地灵气,汲日月精华,是大自然的精髓之一,虽说一年四季皆有,但要数春天的野菜最鲜最嫩。譬如,荠菜、水芹、地衣、苦苣、苦荬、胡葱、草紫、紫藤花、山栀花、马齿苋、马兰头、香椿头、蕨菜头、豌豆苗等等。

春来荠美。种种野菜之中,荠菜是最惹人怜爱的:立春的春盘,三月三的鸡蛋,都离不开荠菜,足见它与重要节令的亲密关系。

《挖荠菜》是张洁的名篇,让不少人的童年记忆留下了荠菜痕迹。但在金华人口中,荠菜用“挑”不用“挖”。因为荠菜耐得住冬霜,是长在冬天的“护生草”。当别的野菜刚刚吐出嫩芽时,荠菜已经返老还童,独自成片。此时用“挑”,确比“挖”多了点轻盈的身姿和愉悦的心情。《武林旧事》有一条《挑菜》,说的是偏安于杭州的南宋小朝廷以“挑菜”为由,排办挑菜御宴,宫中内苑妇孺皆以为赏心乐事。久而久之,春日挑荠便演绎出一句歇后语:“皇帝他妈挑野菜──散心”。

荠菜贴地生,椿芽树顶长——接地连天,颇有格局。而且,香椿与乡村,又是如此谐音,堪称野菜中的绝唱,也让香椿成了医治乡愁的药引。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以椿芽入馔的国家。


椿芽有天生的胭脂妆,不用雕琢的好姿色。但春天一来,她只为谷雨而“香”──雨前椿芽嫩如丝。就像一位形容俏丽的女子,专为悦己者容。而今,人在他乡,面窗眺望,虽然细雨如帘,隔着万水千山,仍能感知来自故乡村口的椿芽之魅,有一只纤纤玉手将它轻轻摘下,用心装扮春天的餐桌。

被金华人称作“利细”的胡葱,虽无香之名,却有“香”之实。它散落在荒山野谷的沙砾土壤中,一根根一蓬蓬挤在一起,清明前后最为粗壮。上坟祭祀,顺手扯上一把,嗅一嗅,其香竟比香椿更为浓烈,实有百搭之功。南宋年间,杭州稻香村的熟食野味有胡葱野鸭。清明节用来祭祀的青团有甜馅和咸馅两种,咸馅就是用香干、雪菜、春笋和胡葱四菜小炒而成。

鱼腥草,老家磐安叫“臭草”。乍暖还寒,农人用小锄轻轻地刨去泥土,有一长串纤纤细细的根茎相互牵扯,雪白笋嫩,砍弹可破。鱼腥草叶红茎绿根白,洗净切段,拌和精盐、酱油、陈醋、味精、香油、花椒,整个春天就居住在一碟小小的瓷碗里。

紫云英,俗称“草紫”,曾经是江南水田的粮食,秋生冬长,春花夏败。立春之后,经雨水的滋润,被霜雪压抑了一冬的茎叶,无不在谷雨前后幻化出一片片纤尘不染的碧绿,颇像田野的新衣。喜欢尝鲜的农人赶在草紫开花之前,掐其嫩头,过过清水,便作家常小炒。诸如生煸草紫、年糕草紫、草头圈子、汤酱草头等等,皆为吴越之地的时令美味。也有农家干脆将其嫩头割下晒干,储在瓦罐之中,以备青黄不接之需。

单瓣清瘦的山栀花,通常在端午前后开花,虽不属春之野菜,但香气扑鼻,实乃野菜中的卿卿君子。除此之外,印象中的野菜既苦又涩,偶尔一吃,名为尝鲜,实乃咀嚼乡情。

国运多舛,最不缺的滋味,一定是苦涩。“硕鼠硕鼠勿吃我粟”,无疑是古人最沉痛最辛苦的呐喊。后来,千万革命青年接受理想教育,所谓的“忆苦饭”不就是野菜做的吗?如今,粟不再,硕鼠仍在,还得以蕨菜之类的野菜醒脑励志。

“蕨芽珍嫩压春蔬”。蕨菜不香也不苦,却很涩。家常烹制,或炝、或炒、或煮、或炖、或烧汤、或凉拌,尽随人意。倘若不曾汆涝,简直难以入口。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据说,他在江淮为官时见饥饿难耐的百姓多以蕨菜充饥,突然犯了书生脾气,竟将蕨菜上进给皇宫,意欲籍此改变宫廷里的奢靡之风。却不想,事与愿违,山茅野菜到了皇宫御厨手里,反而成了美味佳肴。不信?集江南官府菜肴之大成的《随园食单》,明白无误地记载着皇宫官府烹饪蕨菜之法:“用蕨菜不可爱惜,须尽去其枝叶,单取直根,洗净煨烂,再用鸡肉汤煨。”

“野菜初出珍又珍”。春天的野菜,尝不够,亦道不尽。但野菜就像一个任性的少妇,你要爱她宠她,非得猪油、蒜蓉等佐料侍候不可。特别是药食兼备的野菜,吃多了容易胃部泛酸,脸色发青,“身体就像被掏空一样”。

野菜比家菜难调理,咸淡拿捏更考功夫。遥想当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吃薇蕨过活,最后终于饿死,除了因为营养不良,我怀疑也因缺油少酱,烹治不当,煮出的薇蕨枯涩无味,终令二人倒胃淡口,厌食而亡。

“珍馐一席,不如野菜一味”“宁吃野菜鲜,不吃白菜馅。”白菜是“百菜之王”,却敌不过一味小小的野菜,原因就在于人人皆有求新求鲜的本能。

野菜入馔,只在当令,每年仅有短短几天秀色可餐,未免美中不足。所以念她想她,是因为韶华易逝,方才爱恋她的风情万种。

作者简介

潘江涛,笔名三川,浙江磐安人。著有散文集《金华味道》《美食金华》。浙江省作协会员,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朗读者简介

中原,金华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主播,金华市宣传文化青年英才。主持《金广早新闻》、《金华新闻联播》栏目,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金华市朗诵协会会员。

随文知识

1、《挖荠菜》:该作品是由当代女作家张洁创作的散文,最初发表于1978年5月10日,此后被语文教材选用。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娓娓谈述挖荠菜、吃荠菜这等小事,亲切熨贴地向年轻一代灌输热爱生活、探索人生、领悟幸福真谛的大道理。文章立意新颖,含义深厚,读起来意味隽永,发人深思。作者张洁,当代女作家,1937年生于北京。她的《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别获1978、1979、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中篇小说《祖母绿》等及一些文艺短论。(来源百度)


2、《武林旧事》:该书是宋末元初周密创作的杂史。该书成书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以前,为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全书共十卷。作者按照“词贵乎纪实”的精神﹐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提供较丰富的史料。作者周密(1232年~1298年),字公谨,号草窗先生,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祖籍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曾祖随宋室南渡,始居湖州(今浙江吴兴)。周密历任临安府、两浙转运司幕职,义乌县知县。(来源百度)


3、《随园食单》:该书是古代中国烹饪著作,共一卷。作者为清代文学家袁枚,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他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他所著的《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来源百度)

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潘佳薇/责编:沈欢/监制:李维

热力
热力
相关专题
佳音巷
钟原

精彩评论( 0

打开APP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