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前馒头
作者:潘江涛 朗读者:中原
天下小吃,面食占了大半,而馒头又是面食中的主角。一日三餐,倘若少了馒头,以及它的衍生物——不同馅料的包子,平头百姓的生活笃定单调乏味。
这些年,各地的馒头吃过不少,老家磐安的方前馒头无疑是最棒的。
方前是磐安的东大门,毗邻台州市的天台县。糊拉汰、饺饼筒、扁食等等,都是方前小吃,但名气最响的恐怕还是馒头。方前馒头既有水乡的柔软,又有台州式的硬气。
馒头的成败全在面粉的发酵。小苏打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面食发酵必不可少的添加剂。而方前人却坚守着传统,依然用土法蒸制,有制曲、发酵、揉面、制作、预热、蒸煮、出笼等多道工序。
“白药”是方前馒头的酵母。只是,此“白药”非药店里常见的云南白药,而是一种当地称之为“辣蓼”的野草制成。
“辣蓼”的学名是“蓼子草”。每到夏天,方前的荒滩野地、房前屋随处可见“辣蓼”的蓬勃身影。瞧见了,随手扯上一把,晒干备用。到了农闲时节,将“辣蓼”入罐,煎中药般熬成汁,滤净后拌入米粉或谷粉,搓捏成一个个鸡蛋大小的圆球。
这圆球硬梆梆的,俗称“白药”,有一股淡淡的酒香,是方前农家常备之物,随用随取。
有了“白药”,还得再煮一锅粳米粥。等到米粥晾凉,加入麦皮和碾碎了的白药,搅匀成糊,让其自然发酵。这时候,粥糊的中间会慢慢隆起,说明发酵成熟,再抠出中间的面团,将面团晒干碾成粉,当地人称之为“酵尖”,可直接用于馒头发酵。陶钵中留下的液体就是方前人引以为荣的酵液。
做馒头虽说是项粗活,但讲究技巧,其中揉面和酣笼最为关键。
拌、压、捏、揉、摔、打,是揉面的常规动作,得有持久的腕力。倘若面揉得不到位,不要说搓捏时不顺手,馒头蒸熟后也缺少弹性,看上去又扁又塌,无丝毫美感可言。
“水多加面,面硬添水”,这是面食制作的惯用手法。而方前馒头却以酵液拌面,只有当酵液太浓时,才掺水稀释。此时,面、水、酵液三者比例是否得当,凭的就是经验。
所谓酣笼,就是将拳头大小的馒头胚放入蒸笼预热。待馒头胚渐渐发酵变大,再适时点火蒸煮。俗话说:“出笼馒头陈年酒。”蒸熟的馒头何时出笼?方前女人的经验是:最底层蒸笼不再“冒汗”。
“上塘鱼,下山笋”强调的是食材的“鲜”,而方前人却在其后顺溜了“出笼馒头甜又香”之句,更是经验之总结——馒头之“甜”,大约是甜酒酿之“甜”,淡淡的。因为“方前白药”除了用来发馒头外,还能酿酒。而馒头之“香”却是浓浓的,恰似小麦似熟非熟时,掐一棵麦穗在手里,搓去麦衣,细细咀嚼,是一种天然纯粹的清香。
出笼馒头冒着热气,洁白干净的皮儿很容易让人引发联想,哪怕沾染上任何东西都会留下清晰的污迹。
著名作家舒乙说:“小吃大艺。”方前馒头既可当小吃,又可做主食,一年四季供不应求。
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沈欢/责编:卢洁/审核:黄鹤/监制:李维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