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巷|桨声里的门口塘

金彩云客户端>时事 沈思源
2022-02-11 15:04

无限金华客户端2月11日消息

桨声里的门口塘

作者:潘爱娟  朗读者:董巧

(点击音频,一起聆听。)

每次回老家,都必须经过村前的门口塘。

记忆中的门口塘与全村男女老少的生活是那样的密不可分。除了饮用水,村里人洗菜淘米洗衣服都在门口塘。

门口塘位于全村的前方,是离村最近的一口池塘,塘边住着几户潘姓人家。我小时候,村里也不过几十户人家,以门口塘为界,过了塘就没有了房屋。

我不知最早的门口塘挖于何年,反正门口塘赐予全村人的恩惠说也说不清。门口塘的面积并不大,只有两三间房子那么大,靠村的半边都用石板筑起埠头,由浅入深,一级一级向外延伸,就像楼梯。隔一两米有一块长石板,一头放在靠塘塍的石阶上,另一头用木头或石柱架在水中央,这些石板有宽有窄,长度都在两米左右。每当清晨或黄昏,池塘边总会响起清脆而有节奏的洗衣木槌敲打声,妇女们在长石板上洗床单被褥,一头蹲一个,拿着木槌你一棒我一槌,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幅生动和谐的村民安居图。

在那个物质匮乏、信息封闭的年代,村前的门口塘成了妇女和孩子们的天堂。夏天时,人们一早起来拿了毛巾往门口塘跑,洗脸、漱口都在那儿。白天,妇女们趁着休工的间隙,到池塘里洗洗衣服,刷刷瓶罐,顺便也把各路的“小道消息”与大家分享。到了傍晚,门口塘更是热闹,孩子们光着屁股跳进池塘戏水游泳,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带上一个脸盆把它漂在水面上,在洗澡时摸几把螺蛳。门口塘的螺蛳又肥又多,即使不下水,也可以在长石板下、石墩的缝隙里摸到螺蛳,一碗螺蛳几分钟的工夫就可以捞到。门口塘的螺蛳也很脆,剪起来特省力,是炎热夏季百姓人家的一道好菜。我没在门口塘洗过澡,可我带我的弟妹们去洗过。待烧好晚饭后,我的任务就是给弟弟妹妹洗去一身的尘土,穿上干净的衣服和鞋子。白天大人小孩都赤着双脚,只有到夜晚才穿上凉鞋或拖一双拖板,穿鞋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夜间不弄脏草席和被单。夏天的门口塘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一到冬天,村里人纷纷从各自家里出来聚在门口塘边空地上晒太阳。池塘的南面有三间队屋,可以遮蔽寒冷的北风。有的干脆带了小凳子坐上几个小时,或闲聊,或听村里一位说书先生讲述《三国演义》、《西游记》。池塘里结冰的日子很多。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捏了雪球往冰面上扔,比谁的力气大,比谁扔得远。有调皮的孩子也会试着在冰面上摇摇晃晃地走,直到被大人发现,然后飞也似逃回家。

门口塘的水是从十五里外的六都水库引来的。每次派水时,门口塘的水都更换一遍。到春节前夕,池塘的水又放干一次,从门口塘抓到的鱼按人头分给村民春节食用。然后村里的男女劳动力挑了畚箕背了铁锨挖塘泥,塘泥就晒在池塘边的空地上,晒干了敲碎了第二年春天当肥料用。那些年,由于年年挖塘泥,门口塘的水也就年年清澈透明,光鉴照人。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门口塘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污水横流,垃圾漂浮,臭气熏天。门口塘的水在变,面积也在缩小。池塘边早也不见了洗衣洗菜的妇女,也看不到游戏玩耍的孩子了,门口塘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闹。目睹那一天天变浑浊的塘水,看着池塘边那日渐减少的石埠头,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好在政府适时提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和爽的清风拂过脸颊,也吹进了义乌城乡的村村寨寨,村前的门口塘也重新焕发了生机。门口塘的四周砌起了石块,塘埂上也是绿树成荫。池塘中央各种漂浮物不见了,捶衣的棒槌声又在石板上响起,鱼儿在水中欢快的嬉戏。太阳出来时,挎着菜篮提着水桶的妇女又开始在池塘边会合,说笑着开始美好的一天。太阳落山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走出家门,向着门口塘,这里又成了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作者介绍

朗读者介绍

END

点击打开【佳音巷】专题

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沈思源/责编:沈欢/监制:李维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
相关专题
佳音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