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金华客户端6月19日消息
谢高华:让鸡毛飞上了天
义乌商人是豁出命做生意,那他就是豁出命做官。
他就像一根“火柴”,为义乌改革燃灯前行。
他是“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
他说:荣誉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
……
对于很多义乌人来说,谢高华是一个无法忘却的名字。尽管,他在义乌只任职两年零八个月,但他那敢为天下先、支持农民经商的惊险一举,为在区位上不占优势的义乌成功占得时代先机,真正让“鸡毛飞上天”,从贫瘠小县一跃成为“世界超市”,并创造了堪称传奇的发展历程,也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01
敢为人先
开放义乌市场
1982年4月,51岁的谢高华从衢州市(县级市)平调到义乌县任县委书记。
“一条马路七盏灯,一个喇叭响全城是当年义乌的真实写照,而义乌人在外人眼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摇着拨浪鼓‘鸡毛换糖’。即便到了除夕,许多义乌人还在冰天雪地里走街串巷做生意,并经常露宿在街头。”谢高华曾撰文描写初到义乌的情景。“除了穷,我对当时的义乌一无所知。”
“一定让我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富起来!”一直有着富民梦的谢高华暗暗下了决心。
那时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但因为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很多义乌农民吃不饱饭,不得不外出“鸡毛换糖”或偷偷摆摊,义乌的稠城镇和廿三里镇自发形成了小商品市场。
1982年5月的一天,在多次被人追赶后,农妇冯爱倩在义乌县委机关大院外的马路上拦住正要外出的谢高华,责问政府为什么不让农民进城摆地摊。耐心听取冯爱倩的情况反映后,谢高华说:“你可以继续摆摊,如果有人来查,就说是谢书记同意你摆的。”冯爱倩走后,他便给相关部门打了电话,不准处罚摆摊农民。也正是在那一年,义乌农民“鸡毛换糖”的行为被工商部门所承认。
“义乌市场能够在全国率先开放,应该感谢谢书记的敢于担当和为民情怀,感谢当时义乌县委的积极作为和坚强领导。”冯爱倩说。
第一代马路市场
正如冯爱倩所说,这一切要感谢谢高华的敢于担当。和冯爱倩的那次对话,深深触动了谢高华。义乌的小商品经营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谢高华进行了深思,并进行了数月的调查。随着调查越深入,他越来越觉得在人均耕地很少的义乌,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从事小商品经营以积累生产资金、贴补生活,是件好事。
谢高华决定开放由政府主导的小商品市场。但那是一件需要魄力的事情,因中央没有出台明确的政策,不少干部怕担责任,赞成的并不多。
“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出了问题我负责,我宁可不要乌纱帽!”在一次全县大会上,谢高华“一锤定音”。
第一代市场
1982年9月5日,义乌湖清门市场正式开业,周边县市被“围堵”的摆摊人纷纷闻讯而至。小商品市场雏形就此诞生。
02
勇于创新
闯出改革“新”路子
开放市场只是第一步。在当时保守、封闭的主流意识形态下,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着“新决定”井喷式出现。
当时,农民要进城经商被认为“弃农经商”;小商品经营者往返于各地进货,被认为是“长途贩运”;个体经商兴起,与国营、集体商业形成了竞争……为此谢高华提出“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放开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这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解除了义乌农民参与商品经济活动的束缚,涌现出了一大批敢想、敢干、肯吃苦的能人,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义乌市场开放后,税收管理矛盾突出。当时,税务部门征税都要通过查账计征,可市场里多是小本经营的农民,几乎不记账。于是税收干部像“抓贼”一样打击逃税,商贩们也怨声载道。
对此,谢高华认为要“放水养鱼”“养鸡生蛋”,大胆推行“定额计征、源泉控管”计税办法。该办法既简单易行,又能提高经营户的积极性,增加国家税收,推出后受到广大经营户的欢迎。然而此举曾引起一场震动很大的“税改风波”。谢高华坦言,当时自己做好了接受处分的准备。好在省财政厅调查小组到义乌调查后作出结论:义乌推行的税收办法可行,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据了解,如今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仍在沿用谢高华当年主持实施的计税办法。
打破禁锢后,义乌开始飞速发展。
“兴商建县”,有了一定的底子,还要在宏观战略上定个调子,让义乌的商品经济在正确的轨道上继续稳步地走下去。”在阅读了许多国内外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料后,谢高华又学习借鉴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从1983年起,他在不同场合的会议上多次提出“以商兴县”“贸易兴县”的区域经济发展设想。
1984年底开业的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
第三代小商品市场
第四代小商品市场(宾王市场)
1984年10月,在全县区乡党委书记会议上,谢高华正式提出“兴商建县”(后改为“兴商建市”)的区域发展战略,指出要“以贸易为导向,贸、工、农相结合,城乡一体化,兴商建县”。而这一举措为义乌后来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2006年4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亲自推动下,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在义乌发展经验六大内涵中,第一点就是“兴商建市”。
03
心系群众
大号解放鞋“踩”出工作实效
“谢高华书记的白天80%用来跑基层,90%的深夜都在办公室看资料。”杨守春曾担任过谢高华的秘书。在他眼里,谢高华是位不喜欢坐办公室也不习惯念稿子的县委书记。
除了到上级部门或在县城开会,谢高华三天两头下基层,有时在乡下一待就是半个月。每次上级布置新任务,他不是以文件传达文件、会议贯彻会议的方式去落实,而是先到基层调研,再结合义乌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
在杨守春的记忆中,谢高华每次下乡都喜欢穿一双大码的解放鞋。冬天下乡时,会披一件军大衣。有时候,军大衣的袖子一只在外面,另一只卷在里面,甚至裤脚会一边高、一边低。当年谢高华在义乌的时候,有人问“谢书记穿什么鞋”,大家会说“谢书记穿的是大号解放鞋”。
“当时,有老百姓开玩笑说,谢书记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县委书记。但因为朴实、爱民,他总能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也因此了解到更多的基层情况。”杨守春说。
1983年元宵节,谢高华在义乌佛堂调研时得知,当地老百姓迎龙灯时喜欢相互攀比放鞭炮。谢高华当即表示,要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把有限的钱用到刀刃上。
而一起共事的日子里,最让杨守春折服的是谢高华的念民之心、务实之风及对教育、对知识的重视。“他心中有个梦想:什么时候能每到一处,最好的房子总是学校。”
1983年秋季的一个下午,刚开完大会的谢高华看时间还早,就叫上杨守春一起前往义乌杨村方向,路上看到水稻田,就下车查看“稻飞虱”灾害情况。之后,又通过问路找到一所学校,只见教室“有窗户没玻璃、有桌子少抽屉、屋顶满天星、脚下地不平”,教室后面放着老师煮饭用的一个木炭火炉和一把破扇子。看到这一情景,谢高华心情沉重地说:“我们的老师和孩子们太苦了。”
“此后十多天,他带上我跑遍了全县五区两镇,看教室,走街坊、访有钱人、见慈善家……胸有成竹之后,在乡下,让我打电话通知召开区镇乡主管和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五路进财,集资办学’的创举就这样诞生了。”会后,谢高华马上带上区委书记跑乡入村,推进会议精神贯彻,随时发现亮点,为召开先进典型交流会作准备,最后又选择后进单位开现场会。
04
严于律己
官商亲、清关系堪称楷模
义乌发展起来了,百姓富起来了。
2017年4月16日,谢高华荣获“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终身贡献奖”。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谢高华同志作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9月,谢高华被中宣部等9部门评为全国300名“最美奋斗者”之一,并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富裕起来的义乌百姓也从未忘记他。从1995年起,每年的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期间,众多市民自发组成车队在义乌高速公路出口处,举着横幅、手摇“拨浪鼓”欢迎谢书记“回家”。
然而胆魄过人、敢为人先、带领义乌叩开财富之门、造就千千万万富翁的谢高华一生“两袖清风”。
“谢高华书记官商亲、清关系堪称楷模。”杨守春曾在“谢高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说,有一年年底,司机送谢高华回衢州过年,当车开到城西时,驾驶员停车下去了一会儿,然后有个先富起来的专业户撑着雨伞到车窗旁与谢高华打了个招呼。当司机重启车辆时,谢高华忽然叫停问话:“刚才他来做啥?”当听到有一桶鲜鱼放在车上,让他带回家过年待客用时,谢高华坚决要司机调转车头,直把“年鱼”送还方休。
杨守春说:“谢高华书记在义乌任职两年零八个月,在义乌没有一处房产,没有一个店铺,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股份。”
或许对此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谢高华的儿子谢新彪却很理解。父亲当年从义乌调回衢州带回的唯一礼物是一对很破旧的皮凳沙发。“当时父亲说,人不能忘本,带回来就是留个念想。”
而他也曾就“三无”问题,问过父亲,父亲回答:“我衢州有一套房,要房干吗;摊位人家可以有,我不能要;小商品城原始股票,国家是有规定的。”
“在父亲心里,国事、家事、天下事泾渭分明。国事为大,家事为小;百姓之事再小是大事,家事再大也是小事。家事不可利用他的权力,这是一根不能触碰的‘红线’。”在“谢高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谢新彪说,父亲从未带给他优越感。不仅家里人不能搞特殊化,就连普通老百姓能做的都不能做。谢新彪兄弟几个从小就被下放到了农村。1988年谢新彪从部队转业回来,被安置到衢州市委组织部工作。没想到,谢高华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只要我管的地方你就不能去。”为此父子俩大吵了一架。
“他对自己,对我们这么严苛,就是因为他一心为公的坚定立场。他很少为自己考虑,老百姓永远是第一位。”渐渐地,谢新彪理解了父亲为何对家人如此“严苛”。
政声人去后,民意在人间。如今,“一生清明,两袖清风”的谢高华已仙逝,但他那“我是农民的儿子,没有这么大能耐,都是改革开放的时机,中央的正确决策,勤劳勇敢的义乌人民创造,历届党委政府的接力,才有义乌的今天”“千万不要把功劳记在我的身上,荣誉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的质朴话语,在今天听来依旧掷地有声,而他那不认输与创造、改革精神已经生生不息地流淌在每一个义乌人的血液里。
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
编辑:王妍彦/责编:严可为/监制:李维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