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金华客户端2月27日消息(金华广电融媒体评论员 章艳婷)
最近,“共享奶奶”一词频频见诸媒体,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养老和教育都是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这两者相结合,精准戳中社会的痛点。今年金华市两会期间,浙江省人大代表、金华市人大代表黄婷婷更是将“共享奶奶”写进了自己的建议中,引发不少人的关注。
“共享奶奶”最早是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吉福社区发起的一个公益组织,针对社区中的双职工家庭无法及时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困扰,社区推出“共享奶奶”模式,奶奶们的服务对象是一群需要接送和陪伴的孩子,有些奶奶文化程度比较高,还可以辅导孩子作业,整个过程实现了多方共赢与互助。
解育儿父母燃眉之急
双职工家庭,父母都要上班,双方老人要么不在身边,或者身体条件不好,无法完成接送孩子和陪伴辅导的工作,幼儿园、小学的作息时间与绝大多数公司是错位的,以笔者所在的城市金华为例,幼儿园基本是上午8点30分到校,15点50分放学,小学生上午8:10分到校,下午15:20放学,学校里如果有托管班的话,家长也只是多获得了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托管结束的时间对于职场人士来说,还没到真正下班的点。多数情况下,是由妈妈牺牲工作时间来接送和陪伴孩子,这也导致女人做了母亲之后,职场竞争力大幅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有很多家长只能求助于学校周边晚托班、辅导班,而这些商业机构服务质量也良莠不齐,收费还颇高。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后,这一矛盾更加凸显。有些家庭因为考虑到经济压力、教育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做出不生、少生的决定。社区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往大了说,中国也在步入少子化社会,老龄化问题在今后会愈加明显。
老年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这些与孩子无血缘关系的奶奶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多数老年人赋闲在家,靠看看电视、散散步打发时间,会规划的老年人去上老年大学,身体好的偶尔出去旅旅游,但多数时间还是自在、闲散且无聊的,她们的子女有些不同住,或者都已经长大成人,孤独感是萦绕她们的阴霾,长此以往很容易衍生出厌世、抑郁、自我效能感丧失等负面情绪。“共享奶奶”的推出,也充实了她们的老年退休生活,再次感受到儿孙辈绕膝之乐,而在服务的过程中,共享奶奶们也找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也倒逼老年人学习新技术,更多参与社会,跟上发展潮流,在社区中得到年轻父母们的尊重,这在保持老年人的年轻心态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这种模式,也让壁垒林立的现代都市社区,增添了更多熟人社会的美好。
结果导向,查漏补缺,确立目标,共建和谐
与共享汽车、共享旅馆、共享医疗的玩法差不多,共享经济就是将闲置资源再利用,再消费,提高资源转化率,促进社会和谐。赋闲在家的奶奶们,也是可以挖掘的社会资源,与共享产品不同的是,“共享奶奶”使用权的让渡更多了公益的温暖。
这一模式的推出,也招来了很多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各大报道的评论区里网友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分两种,站在监护人的角度:孩子出现了安全问题算谁的?站在观望者的角度:现在的孩子不敢照顾,责任太大。事实上,这一模式的推出还处在社区自治的探索阶段,一方面是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一方面是闲置资源亟待利用,二者一拍即合,合作空间很大。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规避风险,就能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
任何新生事物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人们的正常诉求,是否顺应社会的发展方向很重要。一味地悲观放大阴暗面是给不作为找借口,盲目乐观自信是空想家。要想将“共享奶奶”模式做好,还需要确保前期的准备工作如:社区的固定场地、共享奶奶的资质审核、社区家庭信息采集、健康体检以及合理收费等等,这些都需要社区严格把关,还需要制度化,规范化,引入监督,对优秀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等。纯粹靠个人自律,熟人交情,或者道德绑架都是无法长期运营的。将来争取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甚至引入社会资本提升服务水平也不是没有可能。为这种积极探索点赞!
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审核:范波/编辑:严可为/责编:沈欢/监制:李维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