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金华客户端8月17日消息(金华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慧)
今年5月,义乌协同整合多个部门的多项业务,建设项目管理、智能监管、精准服务等模块,打造农业“标准地”多跨场景,实现对农业“标准地”建设管理一图统管、一网通办,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义乌市佛堂镇的这块农业标准地上,450亩的蔬菜产业园已经初具规模,等到年底就能投入使用。而另一边,500亩的水稻田里秧苗已经种下,长得十分茂盛。这950亩的农业标准地,正是义乌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佛堂镇流转过来发展数字农业的。
义乌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沈晓斌:像我们以前农开公司去拿土地啊,就要到跑下面那个镇街、农业农村局,还要现场去看,那现在有这个平台以后的话,我们就通过这个平台,平台上的这个土地的现状,所有的(信息)都一目了然,非常清楚,而且我们有的时候都可以自己平台上签约。
在农业“标准地”数字化应用平台上,义乌域内2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10万亩粮食功能区的基础图像数据,从地块属性到作物类型,再到基础设施和地块优势,各种“身份信息”一目了然。等正式上线后,用户就可以通过“浙政钉”“浙里办”两个掌上平台和农业“标准地”数字化应用平台,实现农业“标准地”在线发布、在线选地、在线签约、在线备案等功能,确保农业“标准地”流转公开公正,使农户开展农业“标准地”生产更便利。
由于平台集成了农业农村、供销、人社、气象、金融、保险等11项服务内容,建立了多跨服务场景,等完善后,可以根据业主画像和生产规划,按需提供个性化农资采购、农技指导、灾害预警、农业保险、农业信贷等全流程服务,及时推送服务信息和预警信息。
不仅将原本碎片化的服务整合到一起,农业“标准地”数字化应用平台还可以通过充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物联网等现代数字技术,配套智能化农事记录模块和人工智能巡查,构建统一的数据监测模型和监测数据,对每块“标准地”建立数字化监管台账,实现监管过程有痕可查。监测指标评价结果集成为绿、黄、红三色评价机制,实时淘汰“红码”不达标农户,从而倒逼农户自我提档,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审核:徐设星/编辑:王妍彦/责编:沈欢/监制:李维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