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金华客户端4月20日消息
聆听美文,在声音的节奏中,我们捕捉生活的乐趣。
如同行走在一条名为“佳音”的小巷,感知风雨、感受阳光。
打开无限金华客户端,让美妙的声音从屏幕中悄悄渗入我们的心灵。
点击那个音频的按钮,让美好的文字从手机端缓缓降临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约会“佳音巷”,约会无限金华的动听呈现。
今天的读书时间,让我们一起聆听潘江涛的作品《咸咸淡淡一撮盐》,由金华广电总台主播中原为您朗读。
点击音频,一起聆听↓↓↓
潘江涛,笔名三川,浙江磐安人。著有散文集《金华味道》《美食金华》。浙江省作协会员,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红色食谱”是革命者的生活密码,离不了井冈山蜿蜒陡峭的“挑粮小道”,亦少不了毛委员与红军战士同喝野菜汤的动人故事。至于那首欢快、风趣的民歌,更是对井冈山艰苦生活的艺术化赞美:“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暖暖和和入梦乡……”
清夜扪心,乐观的革命队伍有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即便食粮不济,尚且有红薯、洋芋、南瓜、野菜充饥度荒。但要是缺少食盐,别说嘴巴“淡出鸟儿”,就连说话都无力张嘴。
此话并非危言耸听。因为盐不仅是“味”之首,更是“力”之源。
人类最早何时“食”盐,迄今尚无确切的史料记载。但不难想像,如同火的使用一样,盐的发现和食用,同样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
古往今来,战争虽说手段不同,但皆为“利”谋。如果说石油是现代战争的重要诱因,那么,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争战就是为了“盐”——哪国控制了盐田、盐井、盐矿等盐源,哪国便抢得了国兴民富之先机。据《汉书》记载:“吴煮东海之水为盐,以致富,国用饶足。”齐国管仲还设盐官专煮盐,以渔盐之利而兴国。
盐为国之命脉。为掌控盐源,从盐诞生之日起,王室便立有盐法,设“盐人”官职,“掌盐之政令,共百事之盐”。汉武帝还实行官盐专卖,禁止私产私营。到了晋代,私煮盐者百姓判四年刑,官吏判两年。平日,百姓用盐又有严格规定:“凡食盐之数,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女人三升少半,婴儿二升少半。”尽管官府颁有严刑峻法,但盐之利润实在诱人,私制私贩还是屡禁不绝,终于造就“陶朱、猗顿之富”的神话。
盐有食盐、戎盐、光明盐之别。食盐,就是普通的食用盐,“上供国课,下济民用”;戎盐,有青赤二色,“医方但青盐而不用红盐”;光明盐,就是石盐,得清明之气,为“盐之至精者也”。
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食盐置放厨房一隅,虽不起眼,却是性命交关的宝贵食材。缺盐的日子真难捱——《白毛女》“喜儿”穴居深山数年,因为没有食盐,满头乌发变“白霜”。《闪闪红星》中的潘冬子为了逃避白匪对食盐的封锁,穿着浸透盐水的棉衣冒险进山……倘若食之无盐,红军便失去力量之源,走不动路,也拿不稳枪。
曾以为,这些都不过是虚构的故事,但真要了解了盐之于烹饪乃至生命之必需,又显得何其真实可信!因而,在艰难困苦岁月里,彭老总倡导的“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之情怀,既是革命者的责任,更是共产党人的境界!
岱山是我国的主要盐场,有1200多年的盐业史。2005年,岱山县建起了中国盐业博物馆,详细展陈了岱山盐民的革命斗争史——解放前,盐税作为官府的主要经济来源,与之相伴的盐法酷刑,再加上盐商的盘剥无度,导致盐民被逼无奈,奋起反抗。据记载,自清以降,岱山盐民反抗压迫斗争的活动就达10余次。
1936年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岱山岛万余盐、渔民联合大暴动,迫使盐务当局取消多项苛酷盐政。江苏作家圣旦以此为素材撰写的报告文学《岱山的渔盐民》,是与夏衍《包身工》齐名的重磅作品,入选多种现代文学作品集。1942年2月,岱山成立了第一个中共盐民支部。
盐是“味”的艺术。“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盐的掺和不仅催开了饮食艺术之花,而且充分满足了人们如何让食物不腐的贮存需求。于是,腌菜、咸肉、咸鲞等腌货便应运而生。
“南甜北咸,富淡穷咸”、“越穷的腌菜缸越咸”,坊间俗语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还有,我们从菜肴的咸淡、色泽,大致就能推出一户人家的出身、教养——别看他们吃的是山珍海味,只要口重色浓,那么其出身便不轻松。
盐是穷人的福份。只要有盐,即使家里再穷,日子也能将就苦熬——猪油炒盐,拿根筷子蘸蘸下饭,俗称“掇盐巴”。比掇盐巴稍好的是盐炒辣椒,再好一点便是咸菜、土酱、霉干菜或腌萝卜。有了此类腌货,再拿黄豆上街兑块豆腐,咸淡同煮,相得益彰,每顿都很下饭,日子也就觉得滋润好过。
口味的咸淡和地域有关。四川人嗜辛,宁波人多咸,都是风俗习惯使然。“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山家清供》宋·林洪)周作人说他的家乡整年吃咸极了的咸菜和咸极了的咸鱼。近代著名出版家王云五也说:“就口味而言,我生平嗜咸而不好甜。少年时视糖如苦口之药,强而不肯尝试;然对于盐则不患其多。在他人以为口味已够咸的,我往往认为太淡。”
不过,盐犹如钱,宿命。按中医观点,咸多伤心,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则伤肾。而五味中,尤以咸味凝血滞气,伤人更甚。因而,人食五谷,需要五味适中调和,不可偏食。
一般而言,城里人口味淡,而乡下人口味重──咸菜、菜卤、霉干菜之类的腌制品常年不断,这恐怕与农村“咸食壮力”有关。如果人体缺少盐分,便会引起肌肉酸痛乏力。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农人,出汗多,盐分流失也快,饮食偏咸不但无害,反而有助于体力恢复。
食盐,晶莹透亮,一尘不染,咸而鲜涩。咸咸淡淡一撮盐。小康社会,幸福生活,“盐”何尝不是一种社会隐喻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原,金华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主播,金华市宣传文化青年英才。主持《金广早新闻》、《金华新闻联播》栏目,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金华市朗诵协会会员。
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叶斐/责编:沈欢/监制:李维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