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利民 追寻光 散发光 成为光——“宣传战士”徐利民的政绩观

金彩云客户端>头条 李艳 许健楠 徐健勇
2022-12-15 23:18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

在党的百年光辉历史中,涌现出了焦裕禄、孔繁森等深植基层、爱民利民的“泥土干部”,光芒照耀引领着一代代共产党人。追寻光,散发光,成为光。徐利民也是这样的“泥土干部”,在徐利民眼中,也能看到这样的光。

他心中想着百姓,百姓深情爱戴着他。

“听到噩耗,我饭都吃不下!”

“他还有很多未竟的事业,实在太可惜了!”

……

解百姓难题,谋百姓福祉,徐利民和百姓打成一片,徐利民生前工作过的乡镇、部门,很多人到现在都不愿意相信徐利民已经离去的事实……


爱跟村民“聊天”的乡镇书记

“这是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千万不能动!”徐利民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让新光村的乡亲们至今感念他。

徐利民所说的,是村里1738年建的诒谷堂。2010年,一名外地商人说:“把这栋老房子给我,换给你们一栋大楼房。”

“要不是徐部长果断制止,我们差一点把宝贝给丢了。他还批评我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够。”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原村主任朱玉堂庆幸地说。

多年来,新光村早已名声在外,这座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明堂、诒谷堂、桂芳轩、廿九间里、痴泉等一大批古建筑成为网红打卡点。

看着村民日渐丰盈的钱袋,徐利民开心地说:“你们按照乡村旅游这条路发展是对的。”

徐利民爱跟村民聊天,但不是闲聊、瞎聊。

“像平常聊天拉家常一样,打听有什么烦心事。在一次次亲近的交流中,老百姓才能掏心窝子,我们也就摸清了这一户的家庭成员、生活状况、从业情况乃至社会资源。”

聊天成了徐利民了解民情民意、解决民困民难的途径。

2007年4月,时任虞宅乡党委书记的徐利民在全乡首先推行“一卡五单”驻村工作法:

——向所驻村发放“联民服务卡”,公布移动电话号码,24小时开机,要让村民“找得到,叫得应”;

——以户为单位填写“农户民生单”,建立所驻村的民生账簿;

——民事纠纷和信访事发当日,记录上报“民事调处单”;

——每周工作完成与否,填写“工作进展单”;

——参与村级班子活动,每月记载“团队分析单”;

——倾听百姓呼声,整理上报“发展建议单”。

徐利民从细节规则入手,培育驻村干部责任感,鞭策和鼓励干部深入农户。对驻村干部提出明确要求:一户一张的“农户民生单”,不能由村干部或他人代为填写,也不能搞成问答式的询问笔录……

机制有了,推行下去却并不那么轻松。

有一名刚从部队转业的驻村干部,一进门就叫村民拿户口本来看,结果村民一头雾水,自然他也碰了一鼻子灰。

这时,基层经验丰富的徐利民就会站出来说:“村民也许不一定非要你解决问题,只要你与他们多聊聊,他们就感到亲切。有时我坐在农户家,想站都站不起来了!”

了解民生细致入微,解决民忧也无微不至。

在徐利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干部学会和村民“聊天”,工作也越来越接地气。

驻深渡村干部黄月平与村民赵永南聊家常,告诉老赵可以去乡政府领取1800元的桃形李种植补助款。身患糖尿病的老赵索性摸出银行卡,托她代领后存入信用社,还说出了密码……

驻村干部看到高山村200多亩果园荒芜,提出盘活果树、招标管理、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下湾村驻村干部根据村里的风景资源,提出了发展农家休闲游的建议;根据石台盘村所处的地理位置,驻村干部提出了发展高山蔬菜的建议。

顺应民心的各项重点工作出现新的气象,村庄整治有了新突破,解决农民饮水的“甘泉工程”在全乡铺开。


利民是最大的政绩

利民利民,人如其名。只要对老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有再大困难,徐利民都要去做。

2006年,山区水源紧张,虞宅乡当地村民缺水,三五户人家凑一笔钱,用一根水管通到山坳去接水。当时说要建水库,不少村干部主张在自己村边挖口塘,对于这一自扫门前雪的想法,徐利民站位高,看得远,既要让百姓喝水没有后顾之忧,也要兼顾野马岭的旅游业和经济园区的产业发展,没有这汪水,发展不起来,于是,他力排众议,两年内建起了深清源水库,当地十几个自然村都通上了自来水。

“今年旱情这么严重,要是没有这个深清源水库,虞宅乡至少有5000人喝不上水。我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4个字:饮水思源。”虞宅乡农办原主任张海平说。

2009年,虞宅乡张村想建一条通村公路。“原来的路是石子路,很陡,村民出行不方便。”村支书张有军说,造新路涉及土地征用,村里一时谈不拢,徐利民就一户户上门去做工作。有的村民白天在外打工,他就深夜去,以诚动人。结果是征用款一分钱没涨,事情就谈妥了。有村民说:“徐书记都来找我了,我不得给书记一个面子。”

在徐利民的带领下,问题顺利解决,这条约1700米的山间水泥路终于修好了。

“有了这条路,全村村民受益,大家都不会忘了徐书记的好。”张有军说。

张海平说:“他到我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找我爸爸,跟我爸爸聊几句家长里短。我现在想起这种场景都想哭。”

张有军说:“他自己不抽烟,但办公室抽屉里会备着。我们有时候去他办公室,他会说抽屉里有烟,想抽的可以抽点。他真的很好!”

……

都说人有两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理的,第二次是社会的,它在一个人被遗忘时到来。一心为民的徐利民在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中,永放光芒。


“民情暖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浦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开展“领导下访”的首站。新时期,浦江将“领导下访”经验在网上进一步深化和延伸。浦江县委宣传部在徐利民领导下,结合全省网络生态“瞭望哨”工作要求,探索建立“民情暖哨”工程。

“徐部长在基层的工作经历很长,为民服务的意识很强,同时也善于接受新事物。他说要通过‘民情暖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浦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傅杰桢说,“民情暖哨”工程由徐利民一手主抓,各种细节如琢如磨。

“徐部长说要给这个惠民工程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一开始叫‘民情哨’,他说中间得加个‘暖’字,‘民情暖哨’,既要办实事,又要暖人心。平台上的一些制度设计也是他提出来的,说要保证高效便捷,让百姓有获得感。”

开发设计大体完成后,徐利民便督促抓紧上线平台。他说,在使用过程中,百姓还会提意见,会推动平台不断提升。

平台上线后,徐利民时常登上去查看民情民意,有时也会匿名上传所见所闻,反映情况。看到没做到位的,徐利民便会提出意见和建议。

“徐部长讲细节,会去看整个事件处置的闭环,让我们贯彻好为民办实事的理念。他很在意百姓使用的体验感,叫我们回复多用网言网语,既然是‘暖哨’,就要亲切一点,不要冷冰冰。”傅杰桢说。平台甚至为不会打字的老人专门添加了一个语音功能,难怪不少网友说,“民情暖哨”真暖!

几盏路灯不亮、公路边轮胎成堆、路面窨井盖破损……市民们掏出手机,打开微信小程序上传图文,不出几个小时,就有人回复处理,不出3天,大多数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一根运营商铺设的电线从自家的地基上经过,郑宅镇一村民反映了一年多,后来通过“民情暖哨”平台,两天就解决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桩桩暖心实事,凝聚人心。

这一平台也为浦江县纪委、组织部、政协、检察院等部门工作提供相关线索。

2021年6月24日,《检察日报》6版刊登的《浙江浦江:检察公益诉讼促进旧衣物规范回收》引发大家关注,这一做法也成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宣推的典型案例。

这篇新闻的线索,就来自“民情暖哨”平台。

2021年,旧衣物回收箱曾在浦江流行一时。这些回收箱一般放置在公共场地,有的还影响了正常通行。群众对这些回收箱是否属于公益捐赠性质、其摆放地点是否经过审批等问题产生质疑。网友“小兮兮”向“民情暖哨”平台反映了情况。

同时期,该平台收到了不少类似投诉举报内容。4月,浦江县检察院在平台发现这些信息后,十分重视,立即开展全面摸排工作。

相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开展旧衣物回收箱集中清除专项行动,全面清除县内各处随意摆放的旧衣物回收箱,并对部分当事人进行约谈、行政立案查处。

这之后,全县所有旧衣物回收箱都实行统一招标、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网友纷纷在“民情暖哨”平台留言,点赞叫好。

“要着眼于痛点,让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这句话,徐利民反复提及。

徐利民的努力没有白费,百姓对该平台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有网友说:“你们在网上发牢骚没用,想要解决问题,得找‘民情暖哨’平台!”

“民情暖哨”真正做到了为民办实事、暖人心。“民情暖哨”自2020年6月启动以来,共收到各类诉求建议22000余条,办结率、满意率分别达99%、96%以上,及时发现化解各类舆情风险和火星苗头620余件,有效提升了社情民情舆情的发现力、处置力和引导力,获评浙江省网络生态“瞭望哨”工程实践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心中有梦,脚底有泥。

从“一卡五单”到“民情暖哨”,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到上山文化的有力推动,徐利民这位“泥土干部”,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细节,无不渗透着一份利民情怀。谁心里装着百姓,百姓就把你刻上心碑!



编辑:俞佳妮
二审:王春雷 丁思文
三审:李维
来源:金华日报
热力
热力
相关专题
【专题】徐利民同志先进事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