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历时5年,4月23日,《北山四先生全书》在2023浙学大会——金华学派高端学术论坛上正式首发。《全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古籍出版资助项目和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二期)第六批重大项目,是我市近年来层级最高的文化研究项目。
宋元时期,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这四位著名的金华学者,在学术上递相传授,上承朱熹、吕祖谦,下启明清理学,被世人称为“北山四先生”。史学家全祖望在修补《宋元学案》时,改《金华学案》为《北山四先生学案》,可见四先生在学术上的作为与声望。
那么,在浙学和金华学派中占据一定地位的“北山四先生”究竟有哪些著作和学术思想?时至今日,涵盖了11个品种17册的《北山四先生全书》面世,成为一套全面且清晰呈现“北山四先生”著作的皇皇巨著。
全面搜罗严谨甄别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二级教授黄灵庚是《北山四先生全书》的主编,他关于整理并出版《全书》的提议由来已久。2014年,在《重修金华丛书》首发式暨座谈会上,怀着以“浙学复兴”为己任的情怀,他首次倡议对四先生著作进行整理。经多方呼吁,金华市委宣传部联合浙师大于2018年正式启动《全书》编纂工作。
《全书》由黄灵庚、李圣华等主编,由王锟、宋清秀、慈波、陈开勇、崔小敬、孙晓磊、方媛、鲍有为、李凤立、金晓刚等精心整理校订而成。该图片由出版社供图。
《全书》编纂并不是一件易事。数百年来,关于四先生著作的版本有很多,有的保存在各大图书馆,有的散落在民间。比如许谦的《读四书丛说》,今传八卷本,有元刻本、清刻本及抄本多种,这些不同版本又馆藏在不同地市的图书馆内。这就给版本的收集增添了不少困难。
“我们的原则是尽量全面地收集各类关于四先生著述的版本,拾遗补缺。”黄灵庚说,为此,浙师大组建了一支10多人的编纂团队,有专业老师也有博士生,耗时半年进行调查研究,甄选、整理底本和参校本。在调研、收集的过程中,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给与了有力支持和帮助,使团队能够顺利获取相关材料。
除了著作散于各地,四先生的文章和诗篇还散见于各类方志、宗谱和总集里。通过查阅各类文集,编纂团队所得四先生诗文超200篇。原本搜集到的何基文集为6万字,最后出版时达到17万字,这些增补的内容有赖于编纂团队在地方志、家谱上的搜集、挖掘和整理。仅黄灵庚一人就搜集了4000多册何氏家谱,里面记载了大量关于何基的文史素材。这些内容经过严格的考据和甄别,为《全书》的修订丰富了内容。
在考证了版本源流、篇目真伪、文献辑佚后,更为艰辛的点校标注工作就开始了。为方便阅读,编纂团队逐字逐句为四先生的所有著作和诗文断句,同时比照各种版本的区别,进行甄别和修正。最后,所有文集由黄灵庚和李圣华拟定体例,通读全稿并校勘。
四先生赓续东莱之学
一直以来,黄灵庚教授在研究《离骚》《楚辞》以及金华学派创始人吕祖谦上颇有建树,对于本次编纂《北山四先生全书》,他称,“对四先生的学术精神有了新的认识和巨大收获,四先生都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北山四先生生活于宋元时期的金华,四人是一代从一代的师生关系,巧合的是,四人均未出仕,一生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何基10多次收到朝廷的委任状,都拒绝了,他还写诗明志:“闭关方喜得幽棲,何待邦侯更品题。自分终身守环堵,不将一步出盘溪。”
盘溪,就是现在的婺城区罗店镇后溪河村,正位于北山脚下。他隐居村里熟读四书、传授理学,成为理学大家。后王柏从学于何基,他关注社会现实,勤于著述,并在多个书院讲学育才。金履祥师从王柏,他博学广识,著述颇丰,与王柏都曾讲学于北山,培养出了许谦、吴师道、柳贯等元代著名学者。许谦则同样潜心研经著书,教授弟子。“北山四先生”的称呼便由此而来。
朱熹、吕祖谦、陆九渊是南宋时期的学术“铁三角”。淳熙八年(1181),44岁的吕祖谦去世后,学生们多数投于朱熹门下,何基正是师从朱熹正学黄榦。“很多人认为,四先生讲的都是朱子之学,其实,研读四先生文集会发现,自金履祥起已开始传承吕祖谦道统,赓续东莱之学。”黄灵庚说,相较于前辈们,金履祥在四书之外,已扩大研究范围,转入史学和时政,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吕祖谦提倡的“经世致用”,从务实角度研究学问。
黄灵庚认为,自四先生崛起,朱学与浙学交融于东浙,以四先生为代表的浙学中兴,意味着朱学的繁荣及东莱之学的赓续。
丰富精神文明内涵
纵观这套《全书》,不仅可习得四先生的学术理念,还能领略他们的精神气节。黄灵庚说:“四先生均拒绝入仕,潜心学问,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相反,他们都是爱国的热血之士。”
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围攻襄阳,宋军却坐看不敢救援。危急时刻,忧心国事的金履祥以布衣身份向朝廷上奏计策,建议以重兵由海路直趋燕、蓟,那么襄阳之围将不攻自破。上书中,金履祥详细介绍了海船经过的具体路线。然而,该建议未被采纳。后来,元世祖忽必烈的两员大将进言海运的便利,他们所测量的途经海路,与金履祥当年上书建议的路线竟完全吻合。
1279年,南宋灭亡,生活在两朝更替的金履祥决意避世,一心做大宋遗民,此后他便开始了隐居讲学的生涯。也是从那一年起,金履祥的文章只记干支,不著年号,其爱国情怀和雄才大略可见一斑。
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刘赛表示,《北山四先生全书》的问世,为学界研究四先生文献提供了便利可信的文本,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北山学派的学术成就,把握北山四先生学术思想的全貌。《全书》的出版,将丰富金华文化内涵,增强金华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影响力,是当代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宝贵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成就,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在首发仪式上,《全书》同步捐赠于市档案馆、市志办、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婺城区图书馆和金东区图书馆,方便市民查阅。
金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童咏雷认为,《全书》完成出版只是逗号,对“北山四先生”的深入挖掘和研究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市委宣传部将会同市社科联等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包括《全书》的后续研究、利用以及金华名人挖掘研究工作,不负先人,启迪来者。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