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元符二年(1099),一个金华人,漂洋过海来到海南儋州。
儋州住着苏东坡。两年前,苏东坡人生六十之时,再次被贬谪,流落到这山穷水尽之地。“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据说他甚至带上了一副空棺。
海上寂寞孤苦,当年的门生旧友,有的自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的为了避祸,大多断了音信,只有与陪伴在侧的儿子苏过日日相对,“如两苦僧耳”。
苏东坡像
“海州穷独,见人就喜。”这个金华人的到来无疑让苏东坡感到欣喜。金华人叫潘衡,工于制墨。不知道他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他和苏东坡是否早就相识。
苏东坡本就爱墨,在这“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蛮荒之地,他正苦于没有好笔好墨。于是,两人很快成了“墨”逆之交,一起商量起制墨大计。海南虽是蛮荒之地,松树却很多,而松树是制墨的主要原料,两人搭棚起灶,砍松烧火,一个制墨小工坊就开张了。
起初,得到的煤烟虽多,成墨却不精良。后来,苏东坡教授了一个“远突宽灶法”。虽然烟煤的收获几乎减半,但煤质好了很多。苏东坡择其精者,镌上“海南松煤,东坡法墨”印文,以防假冒。他对这亲制成功的海南松墨大加夸赞:“此墨出灰池中,未五日而色已如此。日久胶定,当不减李廷珪、张遇也。”李廷珪、张遇都是制墨名师。
以上所言非虚,记载在苏东坡《书潘衡墨》一文中,时为1099年四月十七日。
苏东坡的故事就写到这里,那么,潘衡去了哪儿?
在后人的记载中,故事演绎出了不同的版本。
叶梦得《避暑录话》里说,北宋宣和初年(1119),潘衡在江西卖墨,自称曾为苏东坡在海南制墨,得到他秘传的制墨之法,于是众人趋之若鹜。一次,叶梦得在许昌见到了苏东坡的儿子苏过,求其制墨之法。苏过大笑说:“先父哪有什么制墨法,只是在海南百无聊赖时,潘衡来见,于是就在那儿烧煤制墨,一次半夜失火,差点把房子给烧了。次日在煨烬中得煤数两,用牛皮胶调和后,得到了指头般大小的数十块墨……”他说,潘衡应是后来从别的地方学到了制墨法,只是打着苏东坡的名号而已。
叶梦得最后写到,潘衡后在杭州卖墨,也是打着苏东坡名号,墨价数倍于前。然而,他也承认,潘衡的墨确实制得不错,为一时的制墨名家。
那么,苏过的说法确切吗?
苏东坡可未必会认同。除了《书潘衡墨》,他还写过一篇《记海南作墨》,也记载了这一场几乎把房子烧掉的大火。说是在1099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墨灶火大发,几焚屋”,从此,就中断了制墨大业。然而,与苏过所说的“得到了指头般大小的数十块墨”不同,苏东坡对自己的制墨成果非常满意,“得佳墨大小五百丸,入漆者几百丸”,并有些凡尔赛地说,这些墨足可以用一辈子了,还可用来送人,只是这天高地远,不知送给谁呀。
到了南宋,潘衡的故事又有了新版本。在词人刘克庄笔下,潘衡是与大画家李公麟形成鲜明对比的形象。刘克庄对于苏东坡获罪后,众多亲友避之唯恐不及的作法有些愤懑,相传当年李公麟遇见苏东坡家人,竟然以扇遮面避而不见。于是,作为一个对比,潘衡出场了:“潘衡何人,乃渡海忍饥,为公留一年,其人贤于李公麟辈远矣。”
李公麟以扇遮面的故事未必是真,当然,潘衡特意为苏东坡而渡海忍饥的故事也未必是假,目前无从考证。潘衡成为一个制墨名家倒是真的,“潘衡墨”常见于时人诗词。再后来,有人说,他的制墨法传给了女儿。
得知潘衡曾与苏东坡一起在海南制墨,是在《苏东坡新传》一书。这本厚厚的书,花费我无数个晚上。读到快结束时,看到了这个金华人出场,一阵惊喜。于是按书索骥,在古籍中寻找潘衡的线索,拼凑起一段往事。这种如同侦探般的快乐,只有懂的人能懂。
顺便推荐《苏东坡新传》,李一冰著,作者写作经历也让人极其叹息。看完他的经历,会明白这本书真正是“心血之作”。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