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七夕,七夕
作者:范丹霞 朗读者:金王瑛
(点击音频,一起聆听)
秋风起时,夜已微凉。今夕何夕?七夕,七夕。抬头望天际,眉月弯弯,泛着清冷的光。这轮月,曾是旧时的弦月,曾照见过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也在唐诗宋词里被供养了上千年。
七夕原为乞巧节,后来成了一个与爱情有关的节日,或许是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吧。七夕乞巧的习俗,远古就开始盛行,最初是缘于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古时候的女子会在七夕对月焚香,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七夕这日,妇女乞巧祈福,而男人则晒衣、晒书、祭拜魁星,以求功名利禄。
《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唐太宗每逢七夕便在宫中设宴,观看妃嫔乞巧。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说,风流天子唐玄宗还专门在宫中建造了一座乞巧楼,让宫女陈瓜果、插鲜花、命乐师奏丝竹,设酒宴于庭中,让后宫佳丽们在月下以五色线穿七孔针,先穿过者为“得巧”。是夜,笙歌鼎沸,通宵达旦。
提起五代十国那段历史,我的心里总是会盈满悲伤。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生于七夕、死于七夕的南唐后主李煜。虽然在世人眼里,他只是一个亡国之君,但在文学的国度里,他却是一位千古词帝。“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阙虞美人,字字皆血泪,一杯牵机毒酒,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也给七夕这个节日笼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宋朝的七夕是十分隆重的。京城里设有“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各种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当时民间崇尚供奉摩碣乐。以茜草熬鸡,并制作巧果食用。晚间,乞巧活动前,大家会在自家门前点亮荷叶灯,远观荷塘月色,万家灯火,烛光摇曳,温馨且浪漫。
明清时期,女子们会在七夕前一天采集盛开的木槿花,泡在木桶里。七夕这天,大姑娘小媳妇一个个解开长长的辫子,用浸泡木槿花的水将头发洗净,梳理整齐。旧时女子总是留着长长的头发,似乎日子也过得十分漫长,脚被裹成三寸金莲,只能以手工女红来打发寂寞的光阴,七夕是她们难得的欢愉时刻。
年岁渐长,便愈发的怀念从前。记得儿时过七夕,外婆总会将一些用井水冰镇过的葡萄瓜果端到院中,再将竹椅竹床搬到院子里纳凉。我们一边吃着水果,一边听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然后跑到葡萄架下去偷听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只见流萤飞舞,听得秋虫呢喃,至于牛郎织女说些什么情话,我们是不去深究的。将飞舞的萤火虫捉来,塞进麦秆里或装在玻璃瓶中做成一盏闪烁的灯,这才是我们乐此不疲的游戏。玩累了,就躺在竹床上仰望星空,分辨到底哪一颗才是北斗星。然后在蔷薇花香中数着星星,沉沉睡去,在没有空调、电脑的年代,快乐原来如此简单。
历代吟咏七夕的诗词很多,我最喜欢的还是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直羡慕古人的长情:用一生,等一人。暮鼓晨钟,青丝白发,多好呀!而牛郎,感动世人的也正是一个“等”字。用无数个日思夜想,只换得一夕相见。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人将爱挂在嘴边,有的人则藏在心里。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对你好,且只对你好,愿意为你付出一生的等待,无怨无悔。
七夕延续了千年,许多习俗,今人已渐渐淡忘,只把它当成情人节来过。当然,现在的女子根本不需要穿针引线做女红,也就不再对月乞巧了。只等着有人送鲜花、送礼物,共进晚餐,似乎这样便有了过节的仪式感。对于年轻人来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落伍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快节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间,大家都行色匆匆,还有多少人会象牛郎一样,为了爱情苦苦等待呢?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