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诞辰日,一份特殊的礼物

金彩云客户端>头条 记者 金璐
2023-08-22 22:20

8月22日是施光南诞辰日。当天,伟人肖像画家徐亚东,从安徽省滁州市千里奔袭来到金华,出席自己作品捐赠给金华施复亮施光南纪念馆的仪式。徐亚东为施复亮、施光南父子各创作了一幅肖像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赠送给了施光南的家乡——金华。

 

徐亚东的施光南情结

“我年轻的时候,是听着施光南的歌过来的。他的音乐,唱出了我们一代人的心声。”徐亚东说。

徐亚东出生于1955年,他的青春正与施光南的创作高峰期重合,《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一首首歌,都曾让他心潮澎湃。

施光南的歌中,徐亚东最喜欢《祝酒歌》。从年轻时起,每次他取得什么成绩,跟朋友们聚会庆祝时,朋友们都会一起唱起这首歌。他在杂志上发表作品,朋友唱了《祝酒歌》;他成为安徽省作协成员,朋友们唱了《祝酒歌》;他的画作被纪念馆收藏,朋友们也唱《祝酒歌》……对他来说,其中的歌词,既是祝贺,又是激励,还是期许,就像是人生的“座右铭”一样。接受采访时,徐亚东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征途上战鼓擂,条条战线捷报飞,待到理想化宏图,咱重摆美酒再相会。”

徐亚东说,施光南是他最喜欢的两名音乐家之一(另一位是《红旗颂》的作者吕其明)。正因为有这样的情感,1990年施光南因病去世时,徐亚东看到报道,眼泪马上下来了。他说,自己是新四军的后人,伯父是烈士,倒在了战场上,而报道中说,施光南倒在了自己钢琴上,那就是一个音乐家的战场,值得他肃然起敬。

近些年,徐亚东创作了大量以伟人和名人为题材的肖像画作品。去年,他完成施光南肖像画后,主动联系了金东区方面,这才知道,原来他曾经画过的施存统是施光南的父亲,于是,他再次创作了施存统肖像画,一起捐赠给了金东区源东乡的施复亮施光南纪念馆。

 

肖像画的纪念馆之路

不同画家对题材有不同偏好,徐亚东的爱好就在伟人肖像领域。

徐亚东说,他从小就对英雄伟人有一种特殊的崇拜情结,父辈平日里谈论的英雄伟人事迹,曾经让少年的他心潮澎湃。于是,他忍不住去画伟人,用自己的笔,让他们的形象跃然纸上。

13岁那年,还是中学生的徐亚东在班级黑板报上画的毛主席像被老师看到,推荐给校长,于是校长便把学校门楼上画毛主席的任务交给了他。画出来的毛主席像,大家都说好,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邀请他画宣传画。那几年里,他陆续画了几千幅毛主席像,有版画,有素描,有水彩,有油画,甚至安徽师大美术系都因此想要招他入学。然而,单位不放人,他只能放弃,从此不再画画……直到退休以后,他尘封多年的梦想又重新鲜活起来,再次开始创作。

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徐亚东把自己创作的列宁、斯大林、普京、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肖像画寄到了俄国驻华大使馆。大使馆回信,高度评价了他的作品,认为其“具有一种摄人心魄的艺术震撼力”,为增进中俄友谊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肖像画被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收藏。

受到肯定之后,徐亚东在肖像画之路上越走越远。这些年来,他的作品已经被中共一大纪念馆、毛泽东纪念馆、周恩来故居等55家纪念馆(故居)、博物(档案)馆、研究会等机构收藏。他最自豪的是,自己捐赠作品给毛泽东纪念馆时,仪仗兵踢着正步把他引到了台上,那一刻,他感到无上光荣。

而这次捐赠作品给施复亮施光南纪念馆,金东区方面不但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还邀请他参加了晚上的施光南作品音乐会,这让他非常自豪。

 

黑白色的历史感探索

徐亚东赠给金华的两幅肖像画都是素描。他说,这是他这些年来跟纪念馆打交道总结出的经验,相比油画、水粉、版画等形式,纪念馆更喜欢看起来质朴的素描画。

徐亚东还记得,自己向朱德纪念馆捐赠时,对方领导主动提出来,希望他以素描形式画朱德肖像。那位领导说,《南征北战》电影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是黑白片,一个是彩色片,很多人都觉得黑白的版本看起来更真实,彩色的反而觉得不那么真实,所以后来一再重新播放的还是老版。徐亚东从此感受到,只用黑白两色作画能够给人一种历史感,让看画的人更贴近画中人物所在的年代,反而比彩色画更有震撼力,于是更多地以素描形式创作名人肖像画作品。

画了这么多名人肖像画,徐亚东在这个领域有了名气,许多纪念馆得知有这样一位专门画伟人肖像画的画家,主动向他约稿,一些纪念馆在收到赠画后又提出来希望他二次捐赠。徐亚东发现,许多地方都非常需要这样的肖像画,尤其是一些早期的历史人物,只有很少的几张照片,早年的照相技术很差,几十年保存下来照片早就不清晰了,依靠画家的再度创作,弥补了很多纪念馆的缺憾。

“这些伟人、名人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我为他们画像,表达了我的崇敬之情,也是为赓续红色血脉做一些事情。趁着身体还好,我想画更多伟人、名人肖像,为社会留下一些精神文化的财富。”徐亚东说。


编辑:杨霄
二审:章果果
三审:王春雷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