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猪猪”的流量密码是什么?总编、名记都“上头”了→

金彩云客户端>头条 蔡文洁 翁俏/文 黄泽振/摄 楼冀阳/视频 2023-10-20 21:07:42


10月20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晚报总编和记者前往婺城区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和白沙溪三十六堰,开启“浙中大花园 开放‘金枢纽’”打卡之旅第二站。

“小可爱”的“钞”能力,有多强?

清晨飘起了蒙蒙细雨,总编记者们一行起早来到了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粉墨配色的门面格外亮眼,熊猫猪猪的造型憨态可掬,装修别具一格……一下车,大家就被吸引住了目光。

金华地处浙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金华火腿,位列世界三大火腿之一,享誉全球。金华火腿之所以名扬四海,最根本原因在于“两头乌”这一原材料。但由于长得慢,饲养成本高,当“洋猪”大行其道后,“两头乌”受到市场极大冲击。2013年,“两头乌”入选全国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公告名单。同年,金华提出“两头乌”振兴计划,“两头乌”由此迎来新生。

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是全球首家以世界级珍稀猪种金华两头乌为IP形象的复合型亲情互动乐园,也是全球首家以猪为主题的国际网红打卡牧场。在饲养全过程可视化还可以参观游览的5G智慧养殖牧场,总编记者们参观了豪华猪舍,了解金华两头乌从后备、怀孕、哺乳、保育到育肥的养殖全过程,无不竖起大拇指频频点赞。“把两头乌的物种保护和现实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其具有旅游观光的功能,并通过两头乌,追溯猪从古到今的演变历史,值得学习借鉴。”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都市报系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杨静雅表示,将历史文化活化活用,让人看得着摸得到,这样才使文化得到了最有意义的传承和发扬。

总编记者们一边品尝着猪舍咖啡、金华酥饼等美食,一边参观整齐干净、极富现代化气息的“猪景房”:今年6月,牧场标价“8888元一晚的‘猪景房’火遍全网。工作人员介绍,其实“猪景房”目前更多是供游客参观,之所以住一晚要8888元,是因为离开时可以得到一头猪或是一年的快递猪肉(折合约6000多元)。扬子晚报编委陈迪晨参观完“猪景房”后表示:“萌萌的两头乌猪猪外表给人十足的亲切感,是一次非常美妙的体验。此外,还见识了火到上热搜的猪舍民宿,让我大开眼界,忍不住为金华的‘农文旅’融合点赞。”

在牧场里转了一圈,总编记者们发现除了猪景房,牧场里还有许多让人“上头”的小魔法:游乐场里,有两头乌IP形象打造的“旋转木猪”;猪猪手作工坊里,有互动体验的亲子家庭文创体验区;烤肠摊位前,游客几乎人手一根烤肠“开炫”;博物馆内,一个个研学团络绎不绝。看到这些,总编记者们不吝溢美之词:“实乃中国一流牧场!”

参观结束后,在门口的文创店内,大家忍不住开始买买买。即食火腿丝、火腿酥饼、两头乌公仔……几乎人手一袋,来自牡丹晚报的胡修旺买了十几个两头乌钥匙扣,“很可爱,买回去分享给朋友家人,告诉他们熊猫猪猪的故事。”

据悉,自2021年8月1日开园以来,牧场相继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美丽牧场”“浙江省首批未来牧场”“浙江省第一批数字农场”“金华市共同富裕最佳典型案例”等称号。截至2023年一季度,累计接待旅游人数达 120万余人次,实现营收12000余万元。完成土地流转1000余亩,带动周边长山乡、琅琊镇和白龙桥镇的民宿、餐饮、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发展,促进周边村集体增收近亿元。

古堰群的生命力,打哪儿来?

一溪白沙水,蜿蜒数道弯。细雨蒙蒙中,总编记者来到白沙溪三十六堰。眼见涓涓溪水经由三十六堰流进千百沟渠,莆田晚报莆田晚报值班编审郭清锋说这里让他想起了家乡的木兰溪:“溪水灌溉润泽一方、滋养万物生灵,这个地方让我很有亲切感。”

从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卢文台首建白沙堰,到白沙溪堰群历代岁修、重建,再到2020年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总编记者们漫步于古堰堤坝,听着“古堰惠千年 世遗天下知”的历史,感叹这个古老的堰坝引水灌溉工程上蕴含了金华的古老文明和现代智慧。

悠悠白沙溪畔,牢固的堤堰守住奔腾而下的水流,将它们引流向万顷良田,浇灌两岸百姓的美好新生活。1900多年来,这组古老群堰在这片天然的沃土上实践着生态智慧。而今,这一汪千古清流,正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成为白沙溪一带生态人居的文化主题,更成为发展生态经济的文化驱动力。

氤氲的雨雾中,三十六堰静静伫立于白沙溪之上,燕赵晚报副总编李文强边走边拍,把白沙溪三十六堰的美景和巧思“装”进了镜头。当得知白沙溪三十六堰目前仍有21座古堰继续发挥着灌溉作用,婺城区还在近年来循序推进“五水共治”“生态廊道”“美丽和湖”“美丽乡村精品线”等项目,积极开展白沙溪三十六堰沿线文旅游规划,盘活两岸乡村振兴项目,实现白沙溪生态美、人文美、富民美,郭清锋忍不住感叹:“三十六堰正在持续散发着生命力!”

离开白沙溪畔,总编记者们来到了相隔不远的泉口村。背靠风景秀丽的琅峰山,泉口村有白沙溪水绕村郭,满目苍翠绿婆娑,是个高颜值的村落。村内还有一处铁店窑遗址。作为婺州窑系代表性窑址之一,铁店窑上起北宋,下至元代,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在铁店窑展陈馆,总编记者们看到了各式散发着幽雅蓝色光泽发乳浊釉瓷器,近距离感受铁店窑文化的独特魅力。见到现场有手工匠人正在拉坯制作,青岛晚报记者于波仔细观看了很久,她说:“以前我只在网络直播间中领略过这些古窑的风采,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来到现场观看手工艺者制作这些精美窑器。”

村干部告诉她,现如今,泉口村利用铁店窑文创基地,以“窑、农耕、酒、电商”四大主题文化为核心,探索出一条“窑”旺未来、“农耕”当下、“酒”富盛名的研学共富路。于波感慨:“这些历经岁月洗礼、接续传承下来的文化是最经典的,更难能可贵的是,金华人还在努力让这些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未来。”

近年来,依托未来乡村建设,泉口村利用“党建+未来乡村”模式,聚焦“产业倍增”,围绕“水乡窑韵研学村”主题,深入打造“一统三化九场景”,新建邻里中心、健康驿站、电商基地、泉口村文创中心、忆樟园非遗演绎广场等多个项目。

参观的最后,上饶晚报记者徐骞忍不住点赞:“昨天看了岩头村,今天又参观了泉口村,经过这一轮‘沉浸式’体验,我觉得金华的乡村建设无论是在文化传承、底蕴挖掘,还是文化衍生上都做得非常好,处处透着江南水乡的韵味,彰显着精致迷人的气质,金华太有魅力了。”


编辑:赵创
二审:王春雷 骆雨婷
三审:王龙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相关专题
浙中大花园 开放“金枢纽”

精彩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