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易逝,又到岁末。此时此刻,大部分人都会下意识地想想今年究竟都做了什么,比如今年读了多少书。
这一年,很多书或许你只是看个开头或者一半,有的书每天啃几页,有的书却能一口气连贯读完……总有那么一刻,读到一本好书,就像在缘分到来的时候结识一个知己、爱上一个人,一见如故,一眸定情。
本期金华书单,邀请嘉宾分享2023年读到的印象深刻的一本书。
《燃灯者》
推荐人:吴警兵(文艺工作者)
“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从这个意义上,哲学仿佛一位“助人为乐”的长者。在《燃灯者》里,赵越胜追忆的北大哲学系教授周辅成也是这样一位长者。书中记录了两人初识、了解到相知的点滴往事,字里行间浓缩了他们一生的师徒情深。
曾几何时,哲学作为“无用之用”的学科,学习与教授它的人们一直处于名声不显的境地。周辅成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然而,对比物资的匮乏,精神的富足已成为他最大的特质,这种具有强韧信念的辨识度让我们对老一辈学人肃然起敬。
周辅成说,一等的天才搞文学,把哲学也讲透了;二等的天才直接搞哲学;三等的天才只写小说了,还笑称“我们这些读书人至多是人才而已。若不用功,就是蠢材”。风趣、谦逊中暗含着真诚的鼓励和鞭策。
在先生看来,所谓在野之儒,多是儒家理想的承继和传播者。他们以人为本,满怀慈悲与恻隐之心。因此,在平民与权势、卵与石之间,他总是站在平民一边,站在卵一边。
也许,唯有经历了苦难与磨难,人才能得以真正的成长。反之,“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人们必须经历并且承受世界之深渊。为此,就需要有入于深渊之人”(海德格尔)。我想,像周辅成这样的哲人,便是其中令我们尊敬的一位吧。
黑夜里,一丝微弱的光也能给人带来希望。
向燃灯者致敬。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