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脱贫好!”
出武义县城,沿永武一线,经过漂亮的居民小区、整齐的工业园区,看到路边矗立的五个大字,便到了泉溪镇泉东村。
1999年,原明山乡上潘村整体搬迁至泉溪镇,改名上潘新村。2018年,上潘新村与新屋、叶墙头、张宅融合成为泉东村。
2003年6月1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上潘新村考察调研下山脱贫工作。他说:“下山好啊,你们过上幸福生活,我打心眼里为你们高兴!”
20多年来,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昔日的下山脱贫村变身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当年山上的800多元增至如今的4.72万元。
这个春节,记者在泉东村蹲点采访,看村貌、访村民、听心声,真切感受泉东村的幸福年。
下山真好
“我看清楚了,这是上潘村,那是叶山头。”“你们看,我家在那儿。”“对,对。”
除夕,天气晴好。上潘新自然村村口,一幅大型墙绘前,赖本钱、赖本银、赖本伟、赖发田等人,与从武义白洋街道柳宅村赶来的老朋友涂树宣、涂金禄兴奋地交谈着。
20多年前,他们都居住在海拔800米的高山上,分别是上潘村和叶山头村的村民,后下山搬迁至不同区域,多年不曾见面。
墙绘名为“老村记忆”,高6米、宽12米。高山连绵,层层梯田坐落山谷,农房在远处山腰若隐若现,农民挑着担走在蜿蜒的山路上,孩子背着书包独行……
“画得真像。”一行人的思绪飘到过去,飘进高山。
山上的日子是怎样的景象?“不好过啊!”赖本钱今年80岁,声音洪亮:“出门走路难,儿童上学难,青年娶亲难,有病求医难,总而言之都是困难。”他回忆,村里曾10年没有娶新媳妇,也没有新生娃娃。
转机来了。1994年,武义县颁布浙江省第一个专门鼓励引导农民下山脱贫的地方性政策文件——《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居住迁移试行办法》,随后又陆续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
要不要搬迁?“摆在我们面前有两个选择,要么修路,要么下山。”赖本伟和赖本钱曾分别担任上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们说,先后在山上召开4次会议,下山到乡政府汇报了多次,最终决定下山脱贫。
交书面申请、找接纳村、跑部门……村民赖发田见证了易地搬迁的不容易。当时,他已在泉溪镇购置房屋,村干部下山办事经常住他家。“多的一次,家里住了6个村民。”“还有一次,他们一晚上没睡觉。”
1999年,上潘村村干部带着村民,肩扛手提走下山道,告别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到泉溪镇的交通要道旁安家落户。从此,上潘村更名为上潘新村,与新屋、叶墙头和张宅为邻。
阳光下,老伙计们忆苦思甜,聊得热火朝天。“没有党的好政策,哪来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们说,换成在山上,大冬天就是抱着火笼缩在泥屋里,日子可长了。
搬下山,天地宽。“新房建起来,孩子在附近读书,工作可以到附近工业园区找。前后一对比,每家每户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腊月廿八,邱舍林家有了过年的氛围,一楼桌上放着许多豆腐、艾糕,都是他们自己做的,这也是当年在山上生活时家家户户必备的技能。
那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武义考察调研,曾召集5位下山脱贫代表村村支书亲切座谈,邱舍林就是其中之一。
此后,大家的精气神更足了,村庄建设如火如荼。腊月廿九下午,村干部邱绍雨还在为村里的事忙着,年货没有置办,春联也来不及贴,这样的忙碌他早已习惯。“相比以前山上的生活,我们都感到特别幸福,也很有归属感。”
这个下山脱贫村的种种变化,都可以在邱绍雨的日记本上寻到印记。
老邱说话不紧不慢,写得一手好字。走进他家一楼,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靠窗的书桌、一个靠墙的书架。书架上,除了名著、法律类书籍,最显眼的就是一大排码得整整齐齐的日记本。拿出来翻一翻,年份较早的还会落下些许塑料皮碎片。
“写了十几年,平凡琐碎中随笔记一些村事家事。”他说。村庄融合、垃圾分类、生态廊道建设、精品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清秀字迹的背后,是村庄发展的大小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泉东村现有农户526户,户籍人口1315人,外来人口3965人,先后荣获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奋斗不止
搬得好、稳得住、富得起,这是武义下山脱贫着力解决的“三部曲”,泉东村是其中一个缩影。
下山后,上潘新村村民拥有耕地104亩,山上原有的180亩耕地、3600亩山林三权保持不变。“我们将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生态公益林,增加村民收入。”曾担任上潘新村党支部书记的赖芬华说。
工业富民、农业强村、物业经济、租赁经济、“超市经济”、共富工坊……村庄发展的背后是一个个村民的努力奋斗。
正月初五,气温高达24℃,有了春天的暖意。村民钱素琴吃完早饭,徒步三四分钟,来到生姜地。眼前,是18个大小不一的白色大棚,高2.6米或3米。这一天,她一共种了四分地的生姜。
大棚生姜是武义特色农业产业,泉溪镇的生姜种植面积在全市乡镇中也居前列。泉东村土质优良,十分适合生姜种植,村里将土地进行流转,租给本村或外地的生姜种植户。
10多年来,钱素琴勤学苦练掌握一手好技术,靠着生姜种植,一家人把盖房借的钱都还清了。2023年更是喜获丰收,15亩生姜卖了20多万元。
同一天,年轻人刘璐也没闲着。“超市选址好不好?”“主打生鲜产品,怎么打通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销售环节?”他向前辈讨教经验、分析市场。新的一年,他计划在武义县城开一家生鲜超市,迈出“回乡”第一步。
刘璐的家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大门口贴着红色的喜字,一楼客厅摆放着漂亮的婚纱照。上个月,刘璐迎娶了留学归来的湖北姑娘许润秋。
“小学四年级前都住在山上,读书要走20里山路再坐车,那时觉得学校是最远的地方。”刘璐今年35岁,是随父母搬迁下山的第一批上潘新村村民。“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下山走得更远。”前些年,他跟随舅舅到江苏学习经营超市,后又到上海创立自己的超市品牌,不仅收入颇丰,也因此喜结良缘。“第一次来泉东村,就被一幢幢房子所震撼,心想这里的村民真富啊。”许润秋的这句话,令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这一天的晚饭,村民汤宏彪和姐姐一家到父母那团聚,10多口人围着一张大圆桌,丰盛、温馨、热闹。席间,汤宏彪和姐夫刘勇武聊起生意。“场地和人手还是紧张,今年有机会要在附近找一下。”“去年的单子没做完,今年早点开工,就定正月初九吧。”……
汤宏彪是来料加工带头人,村里人喜欢称他“小汤”或“阿彪”。15年前,他和姐姐一家做起文具生意,分别负责生产和经营,配合默契。文具产品需要包装,汤宏彪就将这个活分发给本村及周边村的村民,带动1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其中泉东村50多人,新屋、上潘新、叶墙头、张宅都有,每人每年能增收2万—4万元。在位于叶墙头的来料加工点,墙壁上挂了一块“武川惠民共富工坊”的牌子,汤宏彪希望,新的一年继续做大做强,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村强,民富。除夕上午,泉东村召开乡贤座谈会,近20名从天南海北归乡的泉东人围坐在一起,一块红围巾,一杯热茶,大家话过去、谈现在、谋将来,有欢声,有笑语。
“村庄变化大”是乡贤共同的感受。从苏州回来的赖成栋感叹“有幸生在好时代”,下山后过上了不敢想象的好日子,希望自己有机会为村庄出力。
乡贤还对村庄发展提出建议。“新屋、叶墙头、张宅3个自然村要加快旧村改造,提升整村人居环境。”朱卫红说。
“集体经济要上去,必须重视产业发展。”王伟建议,利用电商直播优势,做大做强本土产业,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们有‘香溢助农’项目,可以一起帮助销售农产品。”王一丰接过话茬道。
会上,泉东村党支部书记吴拥军向大家介绍今年的重点工作。在县、镇两级支持下,泉东村将围绕美丽、数字、共富、人文、善治5个方面,分节点开展18个改造提升项目,如推进绿农综合市场建设,打造众创共富中心,探索镇强村公司与村集体联建开发模式等,拓宽强村富民新路径。
武义县委常委、副县长,泉溪镇党委书记韦益毅也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希望泉东村察势而明、因势而谋、趁势而上,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春风和气
腊月廿九下午,泉东村首届“村晚”热闹开场。台上,歌曲、舞蹈、小品、戏曲等节目轮番上演,引人入胜。台下,“妈妈的味道”、全家福免费拍摄、趣味运动会,形式新颖。
走下舞台,62岁的王丽萍还颇为兴奋:“第一次上台表演,有点小紧张。”这次,村里9名妇女组团上阵,为大家奉上开场舞《开门红》。“我们来自不同自然村,平日里偶尔聚在一起跳广场舞,通过这段时间的排练,感情更深了。”
融合是泉东村发展的关键词,其前提是接纳。
牛肉、牛肚、鸡、鸭……腊月廿八,周献根家的桌上已经摆得满满当当。他今年72岁,现任泉东村老年协会会长,曾任叶墙头村村干部。
回想当年,周献根记忆清晰。“1998年下半年,受村两委委托,我坐了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赶到县扶贫办报名,留下了村名和联系方式。”他说,叶墙头对接纳下山脱贫村持十分欢迎的态度,报名两个多月后,得知上潘村看中这里,心里很高兴。
与此同时,新屋等村也“张开双臂”接纳上潘村,提供农田、屋基等资源,给下山的村民吃下“定心丸”。
不远处,是原叶墙头村村干部吴献余家。大门口张贴的春联令人眼睛一亮——家居绿水青山畔,人在春风和气中。
“快进来坐。”“大冷天的,赶紧喝杯热茶。”眼前,出现夫妻俩的身影,吴献余板寸头,笑容可掬;李春梅头戴枣红色帽子,系着围裙戴着袖套,一看就知道在忙碌。
“这是艾糕。”过年过节,李春梅喜欢用它招待客人,“我从上潘新村朋友那学会做的。”
绿色的艾糕里还藏着暖人的故事。当年,上潘新村村民下山后,第一要事便是盖房。有六七户村民没钱买瓦片结顶,便试着来找办厂的李春梅借钱。夫妻俩慷慨解囊,2000元、4000元、1万元……有的借款人甚至没见过面。
“一张借条都没打,都是勤恳过日子的老实人,信得过。再说了,家都安在村里,人能跑哪儿去?”说到这,李春梅又爽朗地笑了。
村民来还钱,夫妻俩也不记账。“他们拿个袋子上我家,掏出一堆零钱,5毛、1元、5元、10元都有,那是他们打小工、卖茶叶挣的,一点点攒,一点点还。”
友谊在彼此的信任中加深。此后,吴献余多次受邀参加上潘新村村民孩子的婚礼;李春梅经常会收到各种土特产,艾糕、麻糍,还有山里采的箬叶、香榧。
融合是泉东奔向幸福的新动力。
邱有详今年72岁,是第一批下山村民,目前在村里做保洁。许多村里人都知道,他还有个名字叫“老五”。
当年下山时,邱有详租住在新屋自然村王天合家附近,不仅要供儿女上学,还要盖房,日子过得拮据。王天合的母亲巩月松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造房子很辛苦,饭要吃饱。我没有‘大钱’,但买菜钱出得起,你随时管我要。”
两家人相互关心、帮助,渐渐熟络起来。邱有详出车祸,王天合开车送他到医院。巩月松生病卧床3个月,邱有详每晚陪老人说话解闷。
如今,巩月松已离世,但双方情谊绵延至今。有感于邱有详的这份孝心,王天合四兄弟认他当“老五”,新年聚餐、拍全家福、平时自驾游,都不忘叫上“老五”一家。
腊月廿九,“老五”和兄长们一起吃了团圆饭。除夕一早,兄长们又来“老五”家拜年。“党和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有机会下山过上好日子,还遇到了这么好的邻居、家人,真的很幸福。”邱有详感动地说。
(资料图)
邻居变家人,也是4个自然村合而为一的真实写照。新屋、上潘新、叶墙头、张宅挨得很紧,甚至很难找到彼此间的地理界限。
老年人有最直接的获得感。全村60岁以上老人目前共330人,每人每年可领取补贴1300元,80岁以上老人还可免费吃午餐、晚餐。
言传身教、邻里和善、敬老爱幼,良好家风涵养文明乡风。每月,泉东村文化礼堂不定期开展助老便民服务。平日,全村8个小广场小花园,能见到各个自然村的村民,5个文化活动中心更是多姿多彩。村两委还邀请70岁以上老人吃“百家宴”,追忆往昔话感恩;设立社工服务站,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组建“蒲公英志愿队”,让新居民更好融入泉东大家庭。
(资料图)
今年,泉东村将对标省级未来乡村,高标准打造“15分钟品质生活服务圈”,提档升级党群服务中心,完善“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加快建设惠民优享服务中心和新能源汽车智慧停车场,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
除夕夜,泉东村喜气洋洋,张灯结彩,照亮会客厅门口的那副对联——千好万好下山脱贫最好,河深海深党的恩情最深!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