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天,婺城法院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会计系30余名学生走进法院,“零距离”感受司法的威严与神圣,强化自身法律素养,提升权益保护能力。
同学们在法院干警的带领下体验进院安检流程,了解“獬豸”作为公正与法律的守护者,所代表的客观中立与神圣权威。
执行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是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的关键环节。在执行指挥中心,同学们观看执行视频,了解法院执行全流程,感知“查人找物”的效率,体悟“司法为民”的初心。
随着法槌敲响,庭审正式开始,同学们安静聆听,感受法庭的神圣与庄严。
崔某销售伪劣产品一案中,被告人崔某自2022年12月起网购烤串,烤串配料表内注明成分为猪肉、鸭肉,但其仍以牛肉串、羊肉串名义在外卖平台销售,8个月内累计销售猪肉、鸭肉制成的“牛肉串”二万余串、“羊肉串”三万余串、“牛肉小串”12万余串、“羊肉小串”三万余串,销售金额总计25万余元,其行为已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该案将择期宣判。
“我们作为会计专业大三的学生,即将踏入社会,不少同学都可能从事会计工作,必然会遇到诸多法律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守牢底线思维,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生活中也要用好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会计系大三学生张裕恒说道。
庭审结束后,刑事审判庭庭长徐敏以案释法,答疑解惑,引导大家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自觉用法律约束自身行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下一步,婺城法院将持续延伸司法服务,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健全常态化机制,推进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走深走实。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