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他开设学堂,编写教材,提倡强身健体

金彩云客户端>文化 唐旭昱 文/摄
2024-03-21 07:03

学生入学堂,第一养志气

要为圣与贤,不可自暴弃

学生入学堂,首要养正气

出入须自重,勿要学不端

学生入学堂,步伐须整齐

漫步勿乱跑,少长相肩随

学生入学堂,书案要整洁

……

学生入学堂,第一须讲解

解得道理来,读书方有味

……

学生入学堂,相待须珍重

今日小学生,他日主人翁


每天早上,兰溪市柏社乡六山中心小学响起的第一个铃声,便是校歌——《自勉歌》。它的词作者是蒋六山,没错,就是前几日报道过的那位能文能武的辛亥革命志士。

蒋六山生于1848年,1925年逝世,也就是说,《自勉歌》历经了百年。曾经,它是学生们朗朗上口的行为准则,后来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经过重新谱曲,成为学生们传唱的校歌。

再写蒋六山,是因为他的确是一个奇人,也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除了辛亥革命,他把大量精力放在振兴教育上,始终以灌输、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为己任。

因材施教 为考生建梅溪试馆

时间回到2016年5月4日,兰溪市柏社乡水阁小学举行更名仪式,新的校名叫做六山小学。当时,91岁高龄的蒋风到会祝贺。

从学校的名字不难看出,它与蒋六山有关。

六山小学始创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也有记载是1906年),最早就是蒋六山创办的斌新学堂。后来,学校几度易名。最终,为纪念蒋六山更名为六山小学,并在校内建起蒋六山陈列馆。

陈列馆里,从蒋六山年谱中可得到不少信息。

蒋六山从小聪明,记忆力也好,再加上家学渊源,读书识字比一般人家的小孩要早,3岁就被祖母抱在膝盖上识文认字。听老辈人讲,蒋六山八九岁的时候就可以背四书五经。13岁那年考中秀才,被誉为“神童”。但其实,蒋六山14岁时因太平军攻陷金华,就没再上学。16岁时父亲去世,第二年他不得不拜访父亲的朋友陈子炳,好在顺利得到帮助,留在那边教书。不仅有了钱和粮,学问也得以大进。19岁,参与编纂《兰溪县志》,令后人赞叹。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蒋六山自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起,凡有省试,都会去参加,而且总是先别人几天去,晚别人几天回,看上去好像热心科举,实际上他只是借此机会交友学新知。

或许是在陈子炳学舍教书的经历,让蒋六山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后来,他在兰溪老家水阁村办了家塾。当时,许多少年子弟一心有志上学,但苦于无师可求,听闻蒋六山的家塾后纷纷登门拜师。蒋六山来者不拒,还因材施教,用心培养。

那时候,金华府郡考秀才,一年有春秋两试。其他各县在府郡都设有试馆,以方便考生栖息,而兰溪教育因各方因素,不振已久,所以一直以来都未设试馆。应试童生带着行头来到府城,遇上风雨交加的晚上,往往投宿无门。有的旅馆就以此为赚钱的机会,伸手大捞一把。所以,一般的农家子弟都不敢轻易投试。蒋六山了解这一情况后,便提出建立梅溪试馆,并立即选中金华一个叫净渠头的地方,募款购屋,历时一年多,建设完成。从此,兰溪的参试童生同居一馆,大有宾至如归之乐,短短几年之间,应试者增加一倍多。

在杭州,他参加革命的同时,也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牵头成立金衢严处四府公学,又组织四府同乡会,同时,首议设立全省教育学会。

延续祖上办学之风 提倡文武新学

翻阅《蒋氏宗谱》可以发现,蒋氏先祖一直重视地方的文化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为了办学育人,可谓是费尽心血。因历史原因,办学断断续续。

乾隆五年(1740),乡贤蒋崇用出资建成了一座规模较大的私人学堂——云留书屋,广收学龄儿童,因材施教,悉心教导,培育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后来,蒋崇用的儿子蒋本溯、孙子蒋提传承了这份教育事业,皆颇有建树。在清咸丰二年(1852),蒋提为学堂进行了一次整修,使外观更典雅亮丽,教室内窗明几净。


蒋六山后人关于斌新学堂等蒋氏文化的回忆

蒋提,便是蒋六山的父亲。蒋六山60岁时,在兰溪创立了劝学所,又在老家创办斌新、模范两所学堂。“斌新,有文武新学之意。”兰溪市柏社乡六山中心小学副校长李晓辉介绍,蒋六山在当时就提倡强体健身和军事教育。斌新学堂的体育教员胡锦堂是蒋六山的门生,后来经蒋六山推荐,成了秋瑾的保镖。

在斌新学堂,蒋六山亲自编写了《新编蒙学三字经》《小学生自勉歌》《幼稚园唱歌》等一系列教材,提出的办学口号是“加强武备,开通文明”,暗中为革命物色和培养人才。

斌新学堂历经十余载,因各种原因转移了两三次,老师也换了几批,直到1934年,学堂搬到蒋氏宗祠,同时更名为蒋氏公学。

位于柏社乡洪塘里村的蒋氏宗祠,坐北朝南,靠山而建,面水而居,2017年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去年,秉持修旧如旧的理念,村里利用老旧木头替换修复已经损坏的立柱、横梁等木结构,对蒋氏宗祠一进的门楼以及二进的景福堂进行修复,主要拆除上世纪60年代后修建的近现代墙体,基本恢复上世纪40年代原貌。

蒋氏宗祠共有前后三进,前院共9开间,中厅5间,后进9间,两厢共26间,总面积1758平方米。《蒋氏宗谱》记载,蒋氏宗祠始建于明朝隆庆初年(1567),隆庆末年(1572)完工。经历过扩建、修缮、烧毁、重建。

学堂办在宗祠里 院士校友曾送寄语

“蒋氏宗祠作为学校时,学生们主要在两厢上课,一楼是教室,二楼是宿舍。”蒋氏宗祠文保员蒋文良说,他曾经也在这里上学。景福堂的一楼,是师生们的活动空间,还有乒乓球桌。

蒋氏宗祠最具特色的便是这景福堂,曾被古建专家洪铁城誉为孤本奇书,称它是革命者的建筑革命,在中国建筑史上罕见。

景福堂是蒋六山牵头造的。走进景福堂,一楼四根大柱,分别用的是柏树、梓树、桐树和椿树,寓意“百子同春”。而景福堂的二楼,更是厉害,抬梁式木构架横七竖八让人目不暇接,构件全施木雕装饰,精美华丽,气势恢宏,花鸟草虫,栩栩如生,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洪铁城曾从屋盖类型、建筑模式、空间开发、梁架结构和装饰题材5个方面,诠释了它的革命性和开创性。比如,景福堂的屋顶,几何关系简洁,构件受力明确,空间造型优美,建筑用材节省,建好之后近百年没有出现倾斜、变形和坍塌,佐证着其科学合理的设计。

在蒋氏宗祠,常见的装饰不是狮子、梅花鹿,不是天宫福禄寿喜或是帝王将相童子仙人,而是孔雀、白鹤、喜鹊、大象、牡丹、荷叶、佛手、梅花、松柏等寻常物。洪铁城形容,就像参加辛亥革命一样,这是蒋六山在建筑上的革命。

景福堂里有四根精美的梁是龙头、鱼身,这样的纹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一个专用名词叫“鱼化龙”。蒋文良介绍,鱼化龙的形象有飞黄腾达、脱胎换骨、金榜题名等寓意。

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王元(1930—2021)出生于兰溪,就曾在蒋氏公学读过书。那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元随家人从杭州迁回兰溪避难。因父亲与蒋六山的后辈们是世交,就住在了水阁村蒋家。那时,王元已经7岁,于是进了蒋氏公学念书。

2018年,李晓辉给王元写过一封信,王元在百忙之中给母校回信,深情回忆儿时在蒋氏宗祠上学的点滴以及对恩师的想念,随信还附有他的题词:“努力不计年,自强永不息。”这是王元恩师华罗庚的名言,借此勉励兰溪的学子。大半年后,恰逢纪念蒋六山诞辰170周年活动,王元又来信,与同学们共同缅怀蒋六山。

“王院士的回信,无疑给了大家鼓舞。”李晓辉说,至今,他还珍藏着这封回信及题词原件。近年来,六山小学这所百年老校,努力挖掘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蒋六山“正文化”育人体系,积极将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先后编纂《嵩麓家训》《自勉歌》《辛亥革命志士蒋六山》等德育校本教材,每届新生的开学第一课便是参观蒋六山陈列馆,陈列馆的讲解员也从学生中选拔,希望小学生树立志气,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努力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编辑:杨霄
二审:章果果
三审:倪寒霞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
相关专题
走基层 改文风

精彩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