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风热线 | 市卫健委:预防夏季传染病指南,请收好!

金彩云客户端>行风热线 傅静妍
2024-06-11 12:25


6月7日《行风热线》上线单位:市卫健委

上线嘉宾: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市疾控局局长  陈晓亮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庞志峰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  章光明

主  播:龚  望

问:当前传染病疫情形势如何,进入夏季后应重点关注哪些传染病?

陈晓亮:近期,金华市的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全市发热门诊就诊量继续在平稳水平波动,新呼吸道传染病报告数呈下降趋势,新冠在较低水平波动发展,流感处于流行间期水平,百日咳持续下降,主要集中在9岁以下人群。腺病毒感染疫情有所降低;手足口病继续呈季节性上升趋势;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症死亡风险较高。

  进入夏季后,我市应重点关注百日咳、手足口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传染病。针对夏季传染病,全市卫健系统持续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与海关、教育等部门的联动防控和信息共享,动态开展多渠道传染病疫情监测、综合分析研判和应急处置工作。

  2.持续加强适龄儿童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及时接种和全程接种,提高并维持高接种率,规范处置学校和托幼机构百日咳聚集性疫情,开展病例隔离治疗、接触者健康监测、环境通风消毒等控制措施。

  3.加强媒介伊蚊监测,蚊媒密度较高的县(市、区)及时开展综合媒介控制,动态评估蚊媒控制效果,同时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加强蚊虫孳生地清理,切实降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本地传播风险。

  4.加强全市一线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各种夏季高发传染病的发现敏感性,增强报告意识,规范诊疗流程与药物使用。

  5.广泛开展夏季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防病意识和主动报告意识。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市疾控局局长  陈晓亮


问:如何避免肠道传染病?

庞志峰:1.注意饮水卫生:高温煮沸可杀灭致病微生物,饮用开水可预防绝大多数经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

  2.讲究食品卫生:食物生熟要分开。尽量少食用容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等水产品,如要食用请加热熟透。外出就餐应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尽量不要在流动路边摊吃海鲜,不要生吃、半生吃水产品。酱制品或熟肉制品在进食前,应重新加热,凉拌菜应尽早食用。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3.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勤洗手。不暴饮暴食,不吃过期、变质食物,生食瓜果定要洗净,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避免进食过夜未经正确保存的食物。养宠物的家庭,要做好宠物卫生,切勿一边吃东西一边接触宠物。

  4.尽量减少与肠道传染病患者的接触: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水杯、便器、卧具等应注意消毒,避免接触传播。

  5.调节饮食结构,平衡膳食:合理膳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问: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哪些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一般家庭怎么预防?如果家里有感染手足口病儿童,要注意哪些问题?

章光明: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月至7月、9月至10月会有两个流行的高峰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热,手、足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心肌炎、肺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甚至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多,可经胃肠道传播,可经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发热、出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定点医院就诊,根据医生诊断和建议,决定是否居家治疗或住院治疗。一般轻症患儿居家治疗。孩子居家治疗,应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加强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疱疹破碎后继发细菌性感染。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突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及时送定点医院救治。


编辑:傅静妍
二审:王峥毅(行风热线)
三审:钟原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
相关专题
行风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