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佳音巷 | 蒲公英

金彩云客户端>文化 作者:罗 帆 诵读:王益民 制图:潘慧
2024-06-14 07:17

▲点击音频,一起聆听文章节选▲



蒲公英

作者:罗  帆

诵读:王益民


是一次在操场上玩耍,发现了小娃的语言天赋。

他指着草丛里的蒲公英对我说:“罗帆(兄弟俩从小喊我名字,以示朋友般的亲近)你看,那些飞走的蒲公英去找它们的妈妈了。”

“那么,留在上面的呢?”我随后问道。

“落到土里,又变成妈妈啊!”

十岁的小娃就这样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诗《蒲公英》:

春风吹来了,

枝上的蒲公英,

有的飞走了,

有的不肯离开妈妈,

飞走的,落进土里,

又变成妈妈。

自那以后,每逢看见路边草丛中的蒲公英,我都会想起小娃的这首诗。且不说诗的修饰技巧,内涵的哲理寓意,但“妈妈”这个意象是我完全无法联想到的。

孩子唤醒了我。“妈妈”不只是个简单的代名词,不只是血缘关系,而是责任、关怀与陪伴。我也自责,自己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亲给予了我全部的爱,但也养成了我自私、任性的毛病。

可以说,我从未真正理解过我的父母,也不曾懂得我的孩子。

小娃从小执拗,性情随我。

读幼儿园时,从家里送他去上学的路,如果外公不按照他的意愿,他就闹着外公重新走一遍。有一回,营区里举办活动,部队通知不能从南门家属院进入,只能从二环路上的北门进入幼儿园,外公骑着自行车带小娃去上学。

小娃一看路线和平时走的不一样,哭着闹着要外公倒退回去,一定要从南门家属院走。外公和他解释,今天解放军叔叔有事,不能从里面走只能从外面走。小娃不管,依然执拗地哭着闹着,都送到幼儿园门口了,就是不肯上学,一定要让外公返回,一定要从南门走去上学。

老师们也来劝,抱他去班里。小娃愈发哭闹起来,从老师的怀里挣脱出来,跑到外公那儿,哭着拉他回家重新送一遍。

宠溺的外公,只好又带着他,骑上自行车回家。可想而知,那天也没上成学。

母亲说我小时候做过扭筋(家乡话执拗的意思)的事,数不胜数。小娃的上学事件,和我要到别人家才肯吃饭,有着异曲同工的性格拧巴症。

在我两三岁时,一家人还住在村子里,没有搬到父亲学校的教工宿舍里住。母亲说,一到吃饭,我就一定要到村口冯春阿姨家。母亲只好一只手抱我,一只手拿碗,晴天还好,雨天还要撑伞。

我时常把这两件事情与小娃的蒲公英联想到一块儿。诗歌的意象就妙在我们母子本是同根,长着性情相同的绒毛,但孩子长大后还是得各自飞翔、各自成家、各自生活。

孩子的想法多么简单而纯朴,却也道出了母子关系的本质。枝上的蒲公英,有的飞走了,有的不肯离开妈妈,有的又变成妈妈。

自从发现小娃有点小天赋之后,曾教过他一段时间写诗,小娃也陆续写了好多首,我和李先生给他制作成册,印了几本成品,如今就摆在家里的书架上。偶尔,我会翻出来读一读,就像翻看兄弟俩的成长相册一样,一首诗演变着一个成长时刻,一首诗蕴含着一个思想花苞。

而小娃的这朵蒲公英,是上天给我的恩赐。它将一直绽放在我的生命里。




点击打开【佳音巷】专题



编辑:潘慧
二审:卢嘉乐
三审:章果果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
相关专题
佳音巷

精彩评论( 0

打开APP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