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网上购得《宋濂寓言选释》一书,蓝色封面,1988年出版,祝普文编著。
宋濂写过寓言?
是我孤陋寡闻了。我那上小学的女儿都已经读过啦。她读过一本《中国寓言故事》,书中就收入了不少宋濂寓言。
不过,她并不知道那些寓言是宋濂写的。因为是翻译成白话文的版本,没有写明原作者,只在文末注明了寓言来自《龙门子凝道记》和《燕书》。
《龙门子凝道记》和《燕书》成书于1357年,仙华山中。那一年,宋濂47岁。8年前,元顺帝召他做翰林院编修,宋濂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招。次年,为明志向,宋濂入仙华山西庵(一曰小龙门)修道。好朋友刘基专门写了《送龙门子入仙华山辞》相送。
宋濂名为修道,实则归隐读书著述。这也是元末黑暗时期许多读书人的选择。在此期间,他写成《浦阳人物记》《青萝集》等等,《龙门子凝道记》和《燕书》也是写于此间。龙门子,是宋濂自号。
宋濂寓言的研究,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
虽然“寓言”一词早已见于《庄子》,然而在古代,寓言并没有被当成一种文体,也没有统一的称谓,自先秦至清代,并没有一本寓言专集。此类文章,往往被归入散文、笔记中。
1917年,茅盾从27种先秦诸子、两汉经史子部等典籍中,收集整理编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供少年儿童阅读的寓言集《中国寓言初编》(白话寓言)。此后,古代寓言的选本越来越多。
1983年,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出版,系统整理了中国寓言发展历史,把寓言发展划分为七个时期:远古创始期、战国争鸣期、两汉沿袭期、魏晋南北朝转折期、唐宋融汇期、元明世俗化期、明末近代变革期。该书第五章第二十七节为《宋濂及元末明初的寓言》。这应该是宋濂寓言的第一次汇总。该章节介绍了宋濂的生平和创作、宋濂的寓言、元末明初其它寓言,并有《<宋文宪公全集>寓言故事总目》。
这是笔者发现的关于宋濂寓言的最早的系统研究。
目前可搜寻到的宋濂寓言选本有二:一是文中开头写到的《宋濂寓言选释》,注译了43则宋濂寓言;另一为《宋濂寓言注译》,马达注译,也是1988年出版,共选寓言57则。两本书所选寓言,底本均为严荣刻《宋文宪公全集》。严荣是吴县人,曾任翰林院编修,任金华知府期间,广泛搜集各种刊本,拾遗补缺,刻成《宋文宪公全集》五十三卷。这是宋濂较为全面的文集。
以上,背景资料介绍完毕,现在可以来读一读宋濂的寓言了。
现行的给孩子们看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本中,选入较多的有《束氏畜猫》《迂儒借梯》(这些都是编选者加的标题)等。
《束氏畜猫》是猫和老鼠的故事。说有个姓束的卫国人喜欢养野猫,养了一百多只,他家附近的老鼠都被抓完了。猫没得吃了,饿得嗷嗷叫,于是,束氏只好每天买肉喂它们。
猫繁育了一代又一代。猫子猫孙们吃惯了现成的肉,竟不知这世上还有老鼠这动物。饿了就喵喵叫,叫了就有肉吃。吃完后,“与与如也,熙熙如也”,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闹鼠灾,群鼠奔走,一只不小心掉进了坛子里。读书人就跟束氏借了一只猫去抓老鼠。谁知,那猫见了老鼠,竟以为是个怪物,环绕着坛沿不敢跳下去。读书人生气了,把猫推进坛里。猫甚害怕,冲着老鼠嗷嗷叫。过了好久,老鼠发现猫竟然只会叫,并无别的本事,就大着胆子咬了它的脚爪。猫使劲挣脱老鼠,逃到了坛子外。
注释者认为,这则寓言的本意是嘲笑元末官兵腐败无能,终日饱食,无所用心,一旦大敌当前,畏敌如虎,丑态百出,不战自溃。“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宋濂寓言正是以曲折或者近乎直接的方式,较为深刻地反映了元末的社会现实。”他说。
《迂儒借梯》这个故事也很适合孩子。说赵国人成阳堪家中失火了,让儿子成阳朒去奔水氏家借梯子灭火。
成阳朒穿戴整理好衣冠,从容前往。见了奔水氏,先作了三个揖,再跟着进入厅堂,“默坐西楹间”。
奔水氏设宴招待。酒过三巡,奔水氏客气地问:“公子光临寒舍,不知有何吩咐?”成阳朒这才酸文假醋一通,如实相告来意。奔水氏急得跺脚:“你怎么这么迂腐啊!你怎么这么迂腐啊……房子都失火了,这是你作揖谦让的时候吗?”急忙抬起梯子和成阳朒去灭火。
然而,到了后发现,房屋已经烧成了灰烬。
这故事的寓意一看就懂。细究寓言中人物名字,宋濂还真是个有趣的人。借梯子救火的人家叫“奔水氏”,儿子名朒,此字音“女”,有“亏缺,不足”之意。有这么个脑子少根筋的儿子,父亲也只能“堪”——忍受、承受啦。
《大洁大污》则够讽刺。说楚国一个叫列宗子泓的人,有洁癖。与人说话离得远远的,别人进一寸,他就退一尺。洗澡要换十次水,洗完不用毛巾擦身,而是迎风吹干。房子下面还挖了一个污水池,与河水相通,这样污水就可以随河水流走。
然而,这么个爱清洁的人,有个嗜好却是爱闻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裹脚布,“饭不甘嗅之,神度不爽嗅之,怒不舒、懑不释也,又从而嗅之”,并认为其香无比。临死之前吩咐儿子,只要能按时把裹脚布放在灵柩前,就没有比这更孝顺的啦。
所谓物极必反。列宗子泓这个寓言人物,不妨当成一面镜子,让偏执狂照一照自身。
这则短寓言的妙处还在于,寥寥几笔就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宋濂还有一则至短的寓言:“山之阳有桑,群虫穴之,昼夜啮弗止,桑沈液干而悴,虫亦无生者。”
二十五个字,写出了一个简短而寓意深刻的故事。
以上,仅举几例,供读者一窥宋濂寓言之面貌。当然,原文要比我翻译的精妙得多,有兴趣者可以找来一读。
最后,感慨一番。《宋濂寓言选释》作者在前言末尾写道:“宋濂的《龙门子凝道记》《燕书》,与刘基的《郁离子》、苏伯衡的《空同子瞽说》,是元末出现的四部异曲同工、奥衍闳深的寓言佳作。它们的出现,犹如空谷足音,打破了自辽至元代寓言文苑的冷寂局面,丰富了我国寓言文学的宝库,推动了明清两代寓言文学的发展。刘基的寓言,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评介它的书籍和文章蜂起;相比之下,对宋濂寓言的评介,却显得很稀少……这说明,我们对古代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还有待加强。这里,编者将宋濂寓言的一部分注译出来,介绍给广大读者,其目的一是因为它的许多篇章至今闪耀着璀璨的光辉,对人们仍有深刻启迪;二是期望由此引起研究者的兴趣,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这篇前言写于1984年。40年过去了,对于宋濂寓言的评介,还是寥寥无几,研究文章更是寥若晨星。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从读他的寓言开始吧。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