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过后的浙江,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一阵阵泥土的清香被激发出来,你我都忍不住深吸几口。
有时,泥土是一种味道,芬芳温和;而某些时刻,泥土更是一个符号,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近日,中宣部追授徐利民同志“时代楷模”,褒扬他是扎根泥土、心系群众的优秀基层干部,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礼赞楷模、学习榜样。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泥土干部”是对徐利民最好的褒奖。
徐利民生前是浙江省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他扎根基层工作30余年,胸怀“国之大者”,用双脚走遍浦江的山川村落,用真情倾注群众急难愁盼,用一生奉献践行对党忠诚的无悔誓言。一如“上山文化的摆渡人”,徐利民注视、守护着上山一粒万年稻米,甘做一粒种子的他,更将自己贴近泥土、融入泥土,一心一意为民谋利。
徐利民之所以能成为“泥土干部”,源于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使命感。
会讲入人心的“土话”。2009年,虞宅乡张村想建一条通村公路,造新路涉及土地征用款,村里一时谈不拢,徐利民就一户户上门去做工作。有的村民白天在外务工,他就等到夜里拜访,以诚动人。村民张海军说,“他到我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找我爸爸,跟我爸爸聊几句家长里短。我现在想起这种场景都想哭。”结果征用款一分钱没涨,事情就谈妥了。走到百姓家中,与村民用“土话”唠家常、谈农务,在群众心中,徐利民可亲、可敬、可爱的形象,正是这样一点点树立。
能走接地气的“土路”。基层干部,只有脚上沾土,鞋上有泥,掌握实际情况,才能冒热气、接地气,而徐利民,就是这样一个和群众一起走“土路”的好干部。
2006年,虞宅乡部分村饱受缺水、缺电的困扰,徐利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建设一座水库解决群众用水用电难题。他带着同事天天往深山老林里钻,头戴斗笠、手拿柴刀,饿了啃饼干,渴了喝泉水,两年时间跑了100来趟。经过不懈努力,深清源水库建成并投入使用,解决了虞宅乡14个自然村1万多人口的饮水用电问题。而深爱着浦江这片古老土地的徐利民,也曾全身心扑到上山遗址的挖掘保护上,100余次请教走访专家学者,口袋里总是备着一张上山遗址地图,永远在“上山”路上。
善用见实效的“土方”。“土方”并不是未经科学检验的偏方,基层问题复杂,情况多变,往往需要基层干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施策。“土方”亦良方,“土方”里更有“潮味”,更显智慧。
徐利民善用“土方”,他创新推出“一卡五单”驻村工作法:一张公布干部移动电话号码的联民服务卡,要24小时“找得到、叫得应”,农民民生单、团队分析单、民事调处单、工作进展单、发展建议单,涵盖当时农村工作的基本面。他还牵头落实智慧停车、24小时公厕等215个惠民项目,创新推出“民情暖哨”网络平台,百姓诉求处置率达99.8%。
捧着一颗心来,真情温暖他人的徐利民,更有“泥土干部”身上的真性情。徐利民下乡调研时,总会在口袋里装些钱,看到谁家困难,就悄悄掏出来。虞宅乡前明村原党支部书记邱源枢家里条件不好,两个儿子都是残疾人,曾多次收到他的“红包”。而后来成为当地宣传部长的徐利民到村里参加活动,又特意跑到老邱家,在门口的板凳上拉了一个多小时家常。走都走了,又回来塞给老邱一个1000元的红包。老邱哽咽了,“这年头还有几个人随身带现金?他是特意为我取了送来的......”
我们为什么需要“泥土干部”?一如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土地的依恋,土地不仅带来了安全感和稳定,更带来了财富。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徐利民式的“泥土干部”们脚踏实地,贴近群众,是党和人民之间牢固的桥梁和纽带,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时代的荣光永远召唤“泥土”的芬芳。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