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佳音巷 | 路亭萦怀

金彩云客户端>文化 作者:王丽珍 朗诵:王益民
2024-08-09 06:55

▲点击音频,一起聆听文章▲

路亭萦怀

作者:王丽珍

朗诵:王益民


家乡多古道。古时交通不便,农人出行多步行靠脚力。翻山越岭,他们往往肩挑手提,风餐露宿。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崇山峻岭间的古道上都有路亭。这种路亭大多是就地取材,用石块和泥砌墙,有的干脆就没有墙,四面透风。用木头支撑,顶上覆盖茅草灌木松枝,俨然是草亭茅屋,简陋。但这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地方,路亭给人温暖,让人有了念想。山路逶迤,迢迢又崎岖,赶路的行人算着日头,盼着熟悉的亭影。来到亭中,卸下重担,喝一碗山泉,咬几口干粮,蓄力再启程。冷雨冬雪日,在这里避一避,烤一烤火,驱走寒凉,重获温暖。若是天黑不能够抵达目的地,这路亭还会成为他们的临时家园。现在古道大多湮没在荒草萋萋之中,路亭自然也大多坍塌消亡。探访古道的人们依然能找到一些遗址痕迹,感怀先辈们筚路蓝缕的艰辛岁月。 

天高云淡,四野空旷。农人在田野里耕耘,独自翻地、除草、采摘。瞥一眼不远处的路亭,就会有一些安心。路亭是系在路这条长线上的一枚珠子,质朴温润。风云莫测,一团乌云聚拢,暴雨将临。农人收拾锄头等农具,急忙撤出田地。在大颗雨滴砸下之时,他们总能安全抵达路亭,坐在石凳上,在嘈杂的雨声中,与同样躲雨的路人农人扯上一阵闲话,交流一些信息。即使萍水相逢,也能如遇故人,桑麻节气,逸闻轶事,路亭是信息的交流站。这兵荒马乱后的静止,是终日快板中难得的慢板,让疲惫的身心得到喘息。有人不扎堆,独处于一隅,近观远视,吹风听雨,雨帘远山,撩拨情思,思绪于是飞扬。有人抽烟喝水,甚至打个盹,享受喧嚣中的宁静。骤雨初歇时旅人再启程,或是能抖落风尘而轻松上路的,回头不必感谢路亭的荫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这是父亲给幼年的我启蒙的第一阙词作。

还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传唱了几十年,歌词中的长亭短亭应该和我们的路亭差不多吧。

离我家不远,有一座路亭。不同于风景名胜地飞檐画栋有栏可凭的六角亭,那是土木结构,四根石柱,有两堵墙,两面通畅。黑瓦白墙,傍在路侧,巨石在旁,古樟遮阴,它没有亭名,更没有楹联,只在墙角一块巨石上隐约有些刻字,是修建时砌进去的。那里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有一年,父亲在家书中说将归家探亲。我就每个日子都到路亭迎候,整整十天的等待和翘首,我盼回了风尘仆仆的父亲,也终于读懂了《菩萨蛮》的意境,明悟了“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唤它为“长亭”。

而父亲说: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路途遥遥,直到望见那路亭的檐角……

在家乡,路亭又叫凉亭,得名于它是人们乘凉的好去处。闲暇时,村民们聚集在亭里吹风聊天,小孩子可以听老人讲故事,路亭是民间文化传承的场所。附近的老人在炎炎夏日里会在亭内设摊卖些家里自产的瓜果,顺便设置茶水,免费提供给行人饮用。因此它还有一个别名叫茶亭。我们知道,修桥铺路造凉亭,是乡间标准的善举。施茶也是。

亭者,停也。在路亭避雨吹风看风景听故事,是一种生活方式。

而在路亭等人,一定是一个故事。 






点击打开【佳音巷】专题



编辑:卢嘉乐
二审:潘慧
三审:倪寒霞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
相关专题
佳音巷

精彩评论( 0

打开APP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