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佳音巷 | 国贸街

金彩云客户端>文化 作者:罗帆 诵读:杨舒涵 制图:潘慧
2024-08-21 06:50

▲点击音频,一起聆听文章节选▲


国贸街

作者:罗  帆

诵读:杨舒涵


除了家乡埠头小镇,国贸街便是我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了。2004年初秋,我考入市城建档案馆上班,于是在这条只有三四百米的小巷,来来回回走了20年。

去年双溪西路征拆,单位从国贸街搬至江北,20年的过往像一片树叶,从嫩芽到茂盛,直到如今的凋零。

昨晚从双龙大桥路过,看见单位破旧的屋顶上依然耸立着“城建档案”四个大字,瞬间的情绪似一场骤雨落下,往事历历在目。心血来潮,原本回家的路,方向盘不自觉地转到了这儿,带着大娃重走一遍国贸街。

大娃对国贸街是有记忆的,他刚出生时,在派出所边上租了房子,住过两年。可以说他的高个子,有邻里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的功劳,是一群人围着他,这个一口那个一口喂大的。

派出所边上有两家开在车库里的小商铺,一家英英裁缝,一家兴旺烟酒。大娃每天被外婆抱到那儿,开心地看人来人往。后来,小娃也经常被外婆抱去看望裁缝店的英英阿姨和兴旺烟酒店的婉君阿姨,两位亲切热情的阿姨,成了兄弟俩童年时温暖的陪伴。这是份美好的记忆,动容地藏在这条江南的小巷里。

据老同事们介绍,1987年单位房子建好的时候,四周还是一片田野,国贸宾馆也是后面才盖的大楼。老同事们所描述的荒凉很难感同身受,因为等我参加工作时,周边已是一番热闹景象。

对面的老农贸市场,从路口的几家大药房、老年服装专卖店、小商品店、小吃面馆店,再到农贸市场,还有街巷里的文具店和零食铺,充满生活气息。小时候最喜欢跟着母亲来进货,各种零食可以随意试吃,到了饭点再来一碗香喷喷热乎乎的手工拉面,简直是美食天堂。

最热闹的还是高畈街夜宵集市,整条街的煲庄和各色小吃,蒸煮炒烤,清汤浓汁,堪称一场味蕾盛宴。路口现杀现烤的羊肉串,炊烟和香味袅袅而来,让人们的胃弥漫于夜的美味篇章里。再往里走,整条街摆满了各色小吃,鸭脖、鸡架、煎饼、粽子、冷饮、炸串、炒饭、炒面等,不光是视觉盛宴,也是味觉的饕餮享受。当然,这样的热闹只能停留在当年的照片与人们的记忆里。

20年,真的是弹指一挥间。

想起刚来单位的那几年,每天埋头于一页页的档案,先是将文件资料按序排列和分卷,再将蓝图裁剪折叠,用页码机咔嚓咔嚓地敲上页码,写好卷内目录和备考表,最后装入档案盒。一卷档案整理编目完成后,要用钢笔手写档案盒封面和脊背,同时还要手抄总登记本和分类登记本。

一个人把消过毒的档案,进到库房按总登号依次把档案上架,是当时最害怕的事。由于库房保管条件要求,为了防止光照日晒,建筑物不能南北朝向,只能东西朝向。整个库房呈回字形,加上窗户常年紧闭,厚厚的防晒窗帘,有点阴森森的恐怖感。

我常是在库房一待,就要待上半天。等档案上好架,抄下具体的存放位置,才能回到电脑上输入每卷档案的详细信息,以便今后查档利用。这样枯燥的工作,日复一日,也将我青春的心消磨得宁静。

在我未成家前,曾经在单位办公楼后面的小平房里住过一阵子。当时门卫老陈,一位非常和蔼的伯伯,我就在他那儿搭伙,晚上经常和他切磋乒乓球。附近的邻里也很喜欢老陈,晚饭后过来打几局,唠几句嗑,即使边上是灯火阑珊的高畈街,也不曾吸引我们的兴致。

到了春夏两季,单位外墙的爬山虎(学名:地锦),仿佛粉刷匠将整栋房子涂抹得绿油油,生机盎然,引得摄影爱好者们前来拍照。满墙绿油油的尤物也成为单位的印记,人们说起国贸街上有一栋爬满绿藤的房子便都知道。

还有一道风景线,摆在单位门口的小宋开锁摊位。小宋夫妻早上出摊,开锁配锁的主业倒不怎么样,反倒是修自行车电动车的生意特别好,大概是来往人较多的缘故。后来,小宋找了店面,将这个锈迹斑驳的小推车,永久地封存在这条街巷的记忆里。

随着时间推移,对国贸街的情感越来越浓,我曾为她写过不少诗,其中有一首《国贸街》,短短几行诗句,容纳了我对国贸街所有的依恋。

国贸街落着满地樟树籽

被封道的另一个路口

逆风弥散被人们踩踏的味道

我像其中黑乎乎的一粒

走来走去从未远离

即使如今真正离开了,却像诗里写的那样,走来走去从未远离。






点击打开【佳音巷】专题



编辑:潘慧
二审:章果果
三审:卢发扬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
相关专题
佳音巷

精彩评论( 0

打开APP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