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干过。金华晚报全新栏目《体验报告》正式上线。这是一档角色体验类栏目,每期内容,记者都会以“第一视角”体验的方式展开报道,遇见不一样的人,经历不一般的事,引发深一度的思考。每一次体验,都是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都是在带着读者抵达不能抵达的现场,记录这座城市向上生长的过程。
又到中秋节,人月两团圆。
这次的体验,我们选了个应景的——做月饼。准确来说,是起源于南宋的婺式月饼。
当非遗遇上传统佳节,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还有传统文化的多重浸润。但是,当“手残党”遇上非遗,画面就不一定那么唯美了。
这次我们的体验地点,是位于市区酒坊巷的半壁江山。婺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是金华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半壁江山的主理人鲍继斌,是婺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城传统糕点”代表性传承人。
这次带我做婺式月饼的师傅,是半壁江山讲师杨文通。
师傅介绍,区别于常见的广式月饼和苏式月饼,婺式月饼的特点一是用米粉而不是面粉,二是采取蒸的方式,而不是高温烘烤。从外观看,婺式月饼更像我们熟悉的米糕,所以它也有另外一个可爱的名字,叫“米月饼”。也正因为这个特点,婺式月饼相比广式、苏式月饼来说,少糖少油,口味清甜,更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成为月饼界的一股清流。
“像汤圆一样将馅料包入粉皮就行?这题我会!”还没等师傅示范,我已准备动手,自认为凭着平时做汤圆、清明粿的经验,这简直小菜一碟。
可是,拿到粉团的那一刻,就明白自己错了。这真的是纯粹的米粉,跟柔韧的清明粿粉团、自带延展性的汤圆粉团不同,它虽然加了少量的食用油增加了黏性,但延展性还是远不能比。过往经验告诉我,要包入馅料,必须把粉团压扁,做成碗状,且在尽量薄的基础上做到厚薄均匀;现实是一压扁,“碗”的边沿就裂开了,再薄一点,“底”也漏了。好不容易捏出个“四面漏风”的“碗”,准备装入馅料的时候发现:居然是散的!
眼前的五仁馅,瓜子仁是瓜子仁、核桃仁是核桃仁,粒粒分明,跟我想象中聚成一团的馅料完全不一样。这怎么包?
师傅淡定拿起一小撮,放入“碗”中,仔细“合拢”,三两下轻松搞定,“为保证五仁馅料的天然口感和健康,没有使用黏结剂,所以是散开粒粒分明的”。
我承认,这确实更健康,但确实也更考验手工。尤其对我这种“手残党”来说,“露馅”这个词这次有了最真实的画面感——不是这里漏出一点就是那里戳破一点,到最后终于包进去的时候,手里的粉团早沾满了漏出来又被我反复揉回去的椒盐和坚果碎,原先的洁白无瑕成了灰头土脸。
相对来说,最后一步模具压制的过程简单了不少。虽然也要用上不少巧思:针对不同的模具要事先将糕团揉搓成适配的形状、按压的过程中要注意力度一气呵成等,不然就很有可能跟我最初的成品一样,不是图案不清晰,就是造型丑,用师傅的话说:“这个样子我是绝对拿不出去给客人的……”
不过,再不好看也不影响美味。把月饼切开,才靠近嘴边就闻到了淡淡的香味,入口饼皮松软,在口腔中迅速化开,荡漾出纯粹的米香,极好地衬托了馅料的清甜,和素雅润白的外观相得益彰。
体验中获知,我在做的这款婺式月饼,居然承袭于古籍《吴氏中馈录》所记载的南宋古法糕点做法。
据介绍,《吴氏中馈录》是中国厨艺美食界一本名气很大的菜谱,至今已有800多年,出自南宋浦江传奇厨娘之手。宋元时代,金华是全国重要的文化中心,吕祖谦、范浚、陈亮等众多人物活跃于历史舞台。身为女子的吴氏将自己的烹饪经验写成菜谱,还将当时婺州的民间烹饪实践、江南地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菜点制作方法进行收集和整理,著成的《吴氏中馈录》类似于现在的私房菜谱。
穿越800年时光,吴氏记载的很多烹饪方法已经失传。但这几年,在她的家乡金华,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探索,根据此书的记载复原出多种古法糕点,婺式月饼就是其中一种。
当然,探索传承的同时,也要不断与时俱进。比如,为了让老糕点更符合现代人的味觉审美,金华的糕点匠人不断改良中式糕点必经的熬糖过程,选用8年以上老陈皮加上各种鲜果细细熬制,再置入瓦罐内发酵3个月。经过漫长的等待后,制作出的糖浆相比普通糖浆热量能降低近30%,还能增加细润绵沙、入口即化的美妙口感。
外观上,也加入了更多文创元素。将传统单一的圆形月饼精心制作成桂花、玉兔、广寒宫、婺剧脸谱、万佛塔等造型;馅料上,更是融入了金华特色食材,如火腿、佛手、桂花等,让传承几百年的非遗糕点更具生命力。
古时之技法,今人之口味,创新无处不在。
得益于一代又一代匠人的潜心钻研,古方中的美食才得以流传至今,成为今人喜欢的日常饮食和送礼佳品。
备受喜爱的,也不只是这舌尖上的美味。一块小小的月饼,承载更多的是悠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秋佳节,年复一年,它们的出现,似乎能带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回到那个精致细腻的宋朝,吟一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