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释草 | 桑梓的梓之二:梓树的光辉岁月

金彩云客户端>文化 通讯员 马俊江 文/摄
2024-10-19 12:39

古时梓木的地位,应该比今天的紫檀、花梨还要尊贵——今天的紫檀等红木只是“贵”,并不一定“尊”。所以,陆农师强调梓木为木中王时说:“故《书》以‘梓材’名篇,《礼》以‘梓人’名匠。”《书》与《礼》名列五经,是经书,经书不是一般的书,进入经书的树,当然也就不是一般的树。《尚书》中的《梓材》,是周公讲治国大道,按汉人孔安国的解说,意为“为政之术,如梓人治材为器”。被用来讲治国之道,当然,也要算作梓树的荣耀。


梓树的荚果

人,现在叫工匠,其实就是木匠。唐人柳宗元有一篇《梓人传》,写的就是一位木匠。古人云:“治木器曰梓,治土器曰陶,治金器曰冶。”木匠处理各种木材,但只以梓命名,为梓人,也可见古人世界里,梓木之尊。而且,梓人不仅是木匠的初名,在上古,梓人不是匠,是官。

上古的梓人也不像今天的木匠,什么木工活儿都做。《周礼》记载,梓人的第一件工作是做笋虡,是钟磬等乐器的架子。我们看过的古代编钟,应该就是挂在笋虡上的。笋虡也不仅是支架,还要精雕细刻五种神兽,当然,这也是梓人的工作。

《诗经》有一首《定之方中》,写王公贵族盖房子,房子盖好就栽树,栽的是“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梓树和其他三种树一样,其木都可制琴制瑟。古时琴瑟,和上面提到的钟磬、编钟一样,是乐器,也是礼器。华夏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除了“礼”,还有个与之同等重要的“乐”。也可以说,有“乐”,才能成“礼”。“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关雎》里的少年可以用琴瑟追求河边的女孩儿,但上古乐器,首先在宗庙,娱神祭祖。因此,陆农师解释《定之方中》的“椅桐梓漆”,说“宫中所植,皆能预备礼乐所用”。上古社会,儿女私情是小民小事,而宗庙礼乐是国家头等大事。所以,古代治理天下,首先要做的就是“制礼作乐”。其实,也不仅上古,中古也是如此。顾颉刚先生有本《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书里写到汉武帝时的音乐机关“乐府”,很俏皮地讲那个时代的礼乐生活。

汉武帝定了郊祀天地之礼,又集合了一个歌曲的班子,唤做“乐府”,用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命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作诗赋。每年正月第一个辛日,他在甘泉祭上帝时,童男女七十人一齐歌唱,从黄昏直唱到天亮。

可惜,顾颉刚只说了唱,没说伴奏的乐器。如果说到乐器,大概不能不提梓树和梓人吧。梓人,除了做笋虡和琴瑟这些乐器,按《周礼》记载,也做酒器和箭靶之类。但这些东西也和乐器一样,首先是礼器,而非娱乐的东西。能参与国家的大事大典,并以之命名一个官职,这应该也是梓树史上最有光彩的岁月了吧。当然,梓树的光辉岁月不仅在宫廷和宗庙,也在民间。

王公贵族用梓木做礼器,但礼不下庶人,百姓人家,生活日用,最好的木材也是梓木。《齐民要术》总结梓木之用:“车、板、盘、盒、乐器,所在任用。以为棺材,胜于松柏。”贾思勰讲的梓木之用中,有两用值得特别说说。第一是“板”。板有多种,盖房子做家具都需要板,而雕版印刷也是刻字于木板。明代《正字通》木部释梓:“锓文书于版曰梓”——雕版称为梓,或梓版。现在,出版虽然不再雕版,但依然说付梓、梓行,而出版的“版”最初不过是筑墙用的木板。这样说来,“出版”写作“出板”才对,也会更清晰明了地显现历史,因为出版首先要做的就是雕“板”——而雕版印书最好的板是梓木板。雕版印书,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出版史上的梓树,是一棵文化树。

第二,梓可为棺。中国人乐生,但也不讳言送死。所以,家种桑梓,范宁说“以备养生送死”;《旧五代史》中进一步解道“桑以养生,梓以送死”。当然,梓木不仅送死,“车、板、盘、盒、乐器,所在任用”,即是梓树的“养生”——养活活着的人。家乡有桑与梓两棵树,中国人就可以生于斯,死于斯。

梓树的“送死”,也不仅用来做棺,应该也做过墓树。《史记》记伍子胥自刎前留下遗嘱:“必树吾墓上以梓。”生生死死,有英雄传奇,也多爱情故事,比如《搜神记》中的《韩凭妻》。韩凭夫妇相爱至深,妻子很美,被宋康王抢走,韩凭自杀,其妻也赴死,留下遗书,希望宋康王将两人合葬。宋康王大怒,让两人的墓相邻相望不能合。结果,两墓之上生出大梓树,“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墓上生梓树,应该跟梓树“送死”,做墓树有关。但梓树上能有这样深情、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棵树在光辉岁月里才有的事。


编辑:潘慧
二审:章果果
三审:倪寒霞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
相关专题
全民阅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