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读杰宁长篇报告文学《格老子叫珊卡》

金彩云客户端>文化 潘江涛
2024-11-04 08:11

01

知晓珊卡其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

彼时,我还在磐安广播站做采编,记得一姓谢的通讯员爱写词,其中好几首歌词请珊卡谱曲后,屡屡斩获省里的大小奖项,让人好生羡慕。

在古人眼里,词是“诗余”,也是可以长吁短叹的“私人日记”。谢兄的词作读过不少,虽然直白晓畅,但难说有什么过人之处,谱上曲调后,居然能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顿生隔行如隔山之感。

1994年5月,珊卡退休离开金华,我亦换了新岗。因为接触少了,我对谢兄的日常创作便不甚了了。只听说,在珊卡的竭力引荐下,他又拜浙江省著名词作家周祥钧为师,歌词创作渐入佳境。

《格老子叫珊卡》(2024年10月,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有20万字,洋洋洒洒,却从头至尾不曾提及此事。兴许,于珊卡而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像与谢兄这样的合作实在是小事一桩。

富春江畔,春祥书院,是我与杰宁相识之地。其时,我受浙江散文学会委托,点评“风起江南”散文系列的4部散文作品,其中就有杰宁的《爱亦有心》。

杰宁兴趣广泛,视野开阔,呈现给读者的文字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浸入骨髓的难忘记忆。无论是个人游历的漫录,还是生活场景的杂记,皆为其所见所闻所感,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点。

我对《爱亦有心》的点评大意如此。我始终觉得,一篇文章只要倾注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即便是平铺直叙,也能产生娓娓道来的艺术张力,把一个人或者一桩事写得活灵活现。

一年之后,我又读到长篇报告文学《格老子叫珊卡》。看得出来,杰宁写得很用心,经年累月,笔耕不辍,别出心裁地勾画了一位个性鲜明、业绩斐然、颇像查良镛笔下“老顽童”的艺术大师。

02

看书看皮,书名《格老子叫珊卡》颇有意思。

珊卡是重庆人,自15岁离开家乡后,在浙江工作生活了近60年,“格老子”是他的口头禅。而在川渝地区,“格老子”是个方言词,通常指自己,无奈之时也用于调侃和笑骂别人。

珊卡“格老子”爱挑刺,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子。譬如,《天路》这首歌,国人耳熟能详。珊卡却说,印青的曲谱得好,韩红的音质亦优美,可那歌词……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难道边疆不是“人间”?边疆人民没有温暖吗?后一句更离谱:“……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难不成边疆就是蛮荒之地?

华夏大地,东西南北,经济社会发展有快有慢。但总不能说,发展快的就是“天堂”,发展慢的就是“地府”吧?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珊卡敬畏文字,每写好一首词或者谱好一支曲,总要将其揣进口袋,反复吟唱揣摩。即便如此,亦难得写出满意作品。

“一首经典好歌,必定包含其独有的词作、曲谱和唯其独享的歌手,且三者不可有任何瑕疵。”珊卡谦虚地说:“我作词谱曲60多年3000多首,拿到全国一等奖的虽有100首,但传唱不衰的也不是很多。”

珊卡肯吃苦,是当年的苦难成就了今日的辉煌。只是,杰宁惜墨,仅写了《重庆娃子的苦难童年》《打赤脚上学的川娃子》两小节,貌似分量不重,但其中两个生活细节却足以佐证珊卡的人生根基:忍和韧。

珊卡是在日寇对重庆无差别轰炸中呱呱坠地的,因为生不逢时,小小年纪便遍尝衣不遮体、颠沛流离和饥不择食之苦楚——5岁入学,16岁入职,入职不到一年又被送去技工培训班学习。

有一年冬天下雪,珊卡还打着赤脚。班主任钟老师见状,好奇地问他,为啥不穿鞋?

珊卡父母多产,20年间生育了13个子女(7男6女,其中两个因不足月而夭折),珊卡排行老二。面对老师疑问,他只能如实回答,人多力薄买不起。平常日子,珊卡都光着脚丫,哪怕是寒冬腊月,顶多裹上几片破布,再趿一双草鞋……

珊卡从懵懂少年到安享晚年,从二八年华到耄耋之年,一直辗转于川、甘、闽、皖、浙数省的崇山峻岭之中,无不以“柔软而结实”的姿态工作与生活。即便临近退休,他还感恩组织,为自己的娘家倾心打磨《电力建设者心声》,并捧回“全国首届企业厂歌大赛”最佳作品奖。

这个奖说大也大,说小亦小。因为珊卡最看重的,还是国家三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汗水和心血之结晶。

03

书与画,同质而异体,故有“书画同源”之说。只不知,音乐与书法又有怎样的渊源?

音乐是节奏美,线条与空间所营造的氛围,抑扬顿挫,令人陶醉。书法是技术美,高超的线条质量和精巧的空间分割,雅俗共赏,令人回味。

一生择一事,一世倾芳华。如果说珊卡在音乐上的造诣,是依凭“勤学”得来的,那么他那一手变形篆隶,则应归功于“苦练”。

珊卡善于创新,书法艺术独树一帜。杰宁写道:“珊卡将音乐创作中的快慢强弱、明暗对比,以及立体丰富的高潮安排等技法用于书法创作,下笔抑扬顿挫,重疾徐均,富含节奏。”“字里行间‘音’魂不散,似乎都跳动着音符的节奏。”“在中国近现代那些如雷贯耳又或名闻中外的书法大家中,能把音乐与书法用独具创意的方式将两者糅融得那样珠联璧合,并以近乎完美的笔墨技法加以展示出来,珊卡恐怕算是第一个。”(《“音书”是这样炼成的》)

“学书须用心,心正则笔正。”(启功语)艺术家心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喜欢的偶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知名作曲家刘其发曾发布《书法大师名录》,直言不讳地给出自己所推崇的12位“偶像”:王羲之、苏东坡、董其昌、赵孟頫、沈尹默、于右任、郭沫若、康生、林散之、赵冷月、任政、珊卡。

字写得漂亮,充其量只是一个写字匠而已,书法必须有章法。一字一行之间、一点一画之内所蕴含的黑白流变,玄机妙理、自然气韵都很重要。

珊卡擅长的“音书”,是一种将音符融入书法艺术的大美创意。对这种变形篆隶的评判,尽管没有一个恒定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珊卡能成为一些专家学者的“偶像”,足见其实力。

忽然想起十多年前结识的胡涛,现在金华(中国)水电十二局当差,早年与珊卡有没有交集?

“没有。我俩是忘年交。”去电征询,胡涛“秒回”,并发来一张合影,背景恰好是一幅“涛声依旧”的书法作品。

“那幅字,是珊卡先生的音书?”

“对的。他自学成才,我从心底里佩服。他的书法用笔严谨精巧,结字遒媚多姿,气韵精致华美,我很喜欢。”

恕我孤陋寡闻,“音书”还是头一回见到,听胡涛这么一说,便把照片放大,仔细瞧了瞧。

人练字,字也练人。书法给我们的观感,不只是笔法、结构和章法的技巧锤炼,也不只是人文修养的点滴滋润,更多的还是心的修炼。

珊卡的音书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每一个字仿佛是一个音符、一个情感的载体,可观赏,更能品味。

04

笔名是一种文化,大多饶有情趣,满含深意。

珊卡,原名姚春荣。其由来,与著名作家沈雁冰的笔名茅盾有些相似,都是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

“姚春荣是谁?没听说过,就这么一个搞水电建设的工人也能写出好歌来?……先删了吧!”(《“珊卡”是这样得名的》)

对文艺工作者而言,作品就是商品,总想让更多人看到或者听到,实现其自身价值。然而,无数灵感乍现、激情澎湃时写下的曲子,都因姚春荣是个无名小卒而胎死腹中;很多采风谱就的得意之作,试投之后老是杳无音信。

年少不识世事艰,且留肝胆两昆仑。“好吧,既然你们对我的歌曲又删又卡,那我就以‘珊卡’为名,看你们到底能删我卡我到何时!”

珊卡的做法貌似意气用事,但未尝不是一种真实心境。

上世纪80年代初,珊卡读到云南省著名作家卢云生写的《五十六根琴弦连北京》歌词,很是欢喜,立马给它谱上曲调,先后投给国内20多家音乐刊物。岂料,年复一年,珊卡连投了17年,不是杳无音信,就是石沉大海。

“一首好的曲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的音乐是不会死亡的。”1997年初,中宣部向全国征集优秀歌曲,珊卡便把《五十六根琴弦连北京》送到了省里,却依然没被“专家”看中。幸好,从北京请来的“伯乐”慧眼识珠,硬是从众多落选作品中“捞”出,指定其参评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最后,经层层筛选和无记名投票:《春天的故事》排名第一,歌颂香港回归的《百年》排名第二,珊卡的《五十六根琴弦连北京》排名第三,喜获季军奖杯。

“五个一工程”奖是中国文艺创作最高奖,也是音乐家、作曲家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彼时,珊卡还是寂寂无名的业余作曲者。这下,名有了,利呢?

钱是一面照妖镜,又是一把良心尺。《格老子叫珊卡》记下的几桩“钱”事,让我们看到了世间的美与丑、善与恶。

珊卡成名之后,前来拜访的客人络绎不绝——或约请授课,或讨教技巧,或盛邀加盟。所谓加盟者,要么是重金邀其为企业填词作曲,要么是请他参加各种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面对种种“盛情”,珊卡一一婉拒。

前些年,全国各地投在珊卡门下学艺者不少,好多学生感念导师的悉心指导,想奉上稿酬和奖金,珊卡不仅没收,反而给予“严肃批评”。

把钱看淡,是一种至高境界。珊卡不为欲念和利益驱使,看得通透,活得潇洒,实乃傲骨使然。

05

报告文学是文学“轻骑兵”,最大特点是非虚构性。

非虚构源于事物的本真,需要作者深入采访和细致观察。珊卡与杰宁有名义上的师徒关系,但杰宁写下的文字早已泄露“秘密”,呈现出一种难得的亦师亦友之亲情。

怀人记事之文章,最不可少的是活生生的细节,否则人会苍白、事会空洞,感人更是谈不上。问题是,文字和生活之间又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生活一般是自己的力量生成的,是人所创造的。而文字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刻。

《格老子叫珊卡》开卷有益。主人公珊卡无师自通,自学成才,既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又执我国“音书”之牛耳。杰宁,原名陈荣华,祖籍浙江东阳,是一位孔武刚毅的汉子——武警出身,扛过枪,抓过悍匪,参战时负过伤,荣立过二等功及三次三等功,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荣誉军人和公安部全国优秀功模人民警察、军旅作家,著有散文集《回眸觅玉》《爱亦有心》《拨雾寻迹两万里》。

在《格老子叫珊卡》中,杰宁描述了珊卡一生的艺术成就,但又不拘泥于传记文学以时间为脉络的惯常写法,而是娴熟地运用叙述、白描、倒转、钩沉、引用等散文随笔的创作技巧,结构奇瑰,文笔流畅,细节丰盈。而所有这一切,只因珊卡与杰宁之间距离较近而来,亦因真情付出而至——片段式的书写,是靠思想之魂来完成的。你可以把每一篇文稿看成一粒闪闪发光的珍珠,串在一起就是一条精美无比的项链。

换言之,没有珊卡,此书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就没有文章的丰富与精彩;没有杰宁,书中所写的故事,很可能就只是一堆没有经过精心加工的原始材料,埋在珊卡心里,时日一长,就会渐渐被岁月浸染,难以焕发耀眼之光。但幸运的是,坚毅的珊卡和刚毅的杰宁,有了一种命定的机缘,珠联璧合,彼此成就。

文无定法。不管何种创作方式,传记可以是一本书那样厚重,也可以是一篇文章这般饱满。纸短情长,浓缩的正是主人公珊卡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人生。

品读此书,我们如能因此珍惜当下,珍惜身边人,珍惜生活之日常,不正是阅读对现实的美好观照吗?


编辑:潘慧
二审:赵如芳
三审:章果果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
相关专题
全民阅读时间

精彩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