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干过。金华晚报全新栏目《体验报告》正式上线。这是一档角色体验类栏目,每期内容,记者都会以“第一视角”体验的方式展开报道,遇见不一样的人,经历不一般的事,引发深一度的思考。每一次体验,都是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都是在带着读者抵达不能抵达的现场,记录这座城市向上生长的过程。
共享单车主要包括公共自行车和共享电单车,只要用手机进行扫码就能开启使用。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低碳、绿色出行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共享单车出现在我市已经有10多年,对很多市民来说,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便捷、实用、环保深受市民欢迎。不过,这些服务市民出行的共享单车真的是“共享模式”吗?
日前记者深入城乡进行体验调查,发现“随处停放”的共享单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容市貌。
共享电单车存在随意停放等问题
交通文明我先行,使用共享电单车的市民应遵守道路交通安全,使用前检查车辆是否正常,确保骑行安全。不得故意损坏、破坏,不得私自占有、公物私用,因个人原因造成车辆损失需按价赔偿;故意损坏、破坏或偷盗共享电单车构成犯罪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市区,共享电单车产生了不少问题,如车辆随意停放、破损等。记者分别走访了市区、金职大、秋滨等多个共享电单车停放的路段,发现多个点位的共享电单车存在随意停放的问题。一些安全头盔破损甚至缺失,记者还在八达路西段发现被弃在绿化带的一辆共享电单车。
走访中,记者发现城乡接合部是共享电单车无序停放的重灾区。在一些城乡接合部的工厂门口、十字路口等处,都可以看见众多随意停放的共享电单车。在八达中路与石城街交叉口附近,记者在现场看到共享电单车被随意停放在路边,人行道变得十分拥堵,已经影响了正常的道路通行。见记者拍照,有路人直言:“停车太乱了,没有停车点也可以随便停,市民素质有待提高,管理也要跟上。”
共享电单车停放秩序问题,本质上是停放场地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记者注意到市区共享电单车有五六个运营品牌,如何进行规范管理,避免野蛮生长,还需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共享电单车不仅事关市民的便利出行,也关系到城市绿色低碳交通体系的建设。
“共享”离不开“共管”,要解决共享电单车存在的问题关键还在人。在提醒市民朋友爱护车辆、文明使用的同时,也需要运营商以及监管部门恪尽职守,共同打造良好的共享体系。
管理不能有城乡之别
目前市区的公共自行车选聘专业公司运营维护,市民总体评价不错,但也有改进的空间。从记者实地走访市区一些公共自行车站点来看,停放不够规矩,歪的倒的都有。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城郊公共自行车管理明显跟不上,存在车锁故障、瘪胎、车辆不整洁等情况。
在婺城区董村站点,记者发现有的车辆扫码后提示故障不能取车,并且自行车的车座车把上全是灰尘,骑行前必须先搞卫生。在汤溪新村站点,记者扫码取车后发现,后轮没有什么气,骑行很费力。在尖峰药业站点,记者检查了3辆公共自行车,发现后轮都瘪胎,无法正常骑行。在五监公共自行车站点,门卫拒绝外人进入取车,表示该站的自行车只对五监人员开放。对比市区,这些地方的公共自行车使用乱象令人尴尬。
采访中有市民表示,这不仅影响大家的正常出行,也给我们城市文明“添堵”。市民在享受自行车带来方便的同时,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使用要按照规定停放到指定地点,不要在“最后一公里”丢了文明素养,公共自行车的管理不能有城乡之别。
新业态遭遇新难题,一边是共享单车快速发展,一边是违停问题耗费公共市政资源,共享经济发展与公共资源适配面临的难题如何破解?
记者了解到,目前还没有标本兼治的技术手段解决共享单车乱停问题。以公众最为熟悉的电子围栏为例,现有GPS定位精准度只能确认车辆进线,但在电子围栏里面车辆的规范停放还需要用车人自觉。
此外,目前市区的公共自行车与金西、金东属于不同的投资主体,用户需要在不同的App间切换,政府、企业之间有待进行更深层次的制度化合作,以便市民使用。
记者手记
共享单车方便了老百姓短距离出行,拓展了城市绿色交通的内涵。
目前的停放点还不能与投放数量相匹配,尤其要增加周边乡镇、城乡接合部的共享单车停放点,探索兼职聘用环卫工人等增加路面巡查频次,改善车辆管理。同时加大公益宣传,培养市民正确文明使用共享单车、按照交通标志停放的主动意识。
治理共享单车行业乱象,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市民协同发力。只有从老百姓需求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政府完善管理制度,企业强化行业自律,共享单车行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