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振华
诵读:孔 宸
现代诗人卞之琳是为数不多的让我喜欢的诗作者之一。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中称他是“极有写诗才能的人。他的诗常常在平淡中出奇,像一盘沙子看不见底下包容的水量”。名家评名家,毫无抑扬,是至诚之语。卞诗人有名诗题曰《断章》,采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而用新诗出之,句子清丽可爱,容纳了极深的人生体悟。诗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凭桥看风景,水光云影,游鱼戏虾,自是历历在目;倚楼看风景,不仅尽收远处青山近处楼台,匆匆过客和桥上看风景的人也一样在目下,好处当然比桥上看风景更上一层。不过,不管桥上楼上,看风景的人大抵为青春年少情怀愁萦者。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中有《采桑子》一阕,是大家眼光,一语中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赋词说愁,未必须上层楼,但层楼所见,更能撩人愁绪。
楼上看风景,当然能扩大视野,即通常说的“登高望远”,但毕竟是极有限度的。老人和儿童是不大登楼看风景的。老人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儿童一派烂漫天真,尚不知人间还有愁。
看风景的最好方式,是边行边看。山远水长路多花,自有一番情趣在。古时青春年少者都爱骑马。一鞭在手,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这是骑马的缺陷。唐诗中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即此。这是寒窗十载,一朝功名获取后得意忘形的表现,不足为训。老人和儿童,心底要平静得多了,故老人能把风景看得透彻,儿童能把风景看得真实。老子当年骑牛出关的事,在中国热热闹闹地传了几千年,还有画家以此作画。老子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不用说人间百态,世路坎坷,都是看在眼里、积在胸中的,于是才有了那部让世人一代一代研读不透的《道德经》。儿童虽嫩,却纯真,故眼中风景一是一,二是二,绝不会添些油加些醋,使其变味。杜牧《清明》诗中有牧童为行人指点杏花村事。春雨斜织,还是有些寒意的时节,牧童头戴破笠,哼着口哨,骑于牛背,缓缓而行,忽见路边有行人失魂落魄地过来打听落脚之处,于是就指指远处酒旗飘飘的杏花村。在牧童看来,这个行人的这副样子大概是挺好笑的。但好笑归好笑,他也不会去猜想这个人为什么这副样子。因为他只善于看,把风景看得清楚真实即可。
看风景,还是骑在牛背上好!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