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猪是小花猪;荣昌猪有着大大的黑眼圈;
金华猪两头黑,中间白,又称两头乌;
“太湖猪”全身都是褶皱,已被拆分为二头脸猪、梅山猪等7个品种。
它们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猪,除了外形各有特色,肉质都格外肥美,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猪产业。
12月7日至8日,首届中国四大名猪发展研讨会在金华举行。聚焦这些地方名猪产业发展,浙江、江苏、湖南、重庆共同探讨,建立起共商共建共享机制。
“共保民族种源,共创优良品质,共商发展大计,共树名猪品牌,共享发展成果。”浙江省养猪行业协会、江苏省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湖南省生猪产业协会、重庆市畜牧业协会、金华市养猪协会、宁乡花猪产业协会、重庆市荣昌猪发展协会联合发出倡议。
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四地将共同推进中国四大名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各美其美 从濒临灭绝到绝处逢生
金华猪、“太湖猪”、宁乡猪、荣昌猪虽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猪,但都受外来猪种冲击,曾一度面临种群灭绝的风险。2015年,荣昌猪公猪数量仅有29头。而金华猪最少时是22头,宁乡猪仅有7头。
问题恰恰出在“肥美”二字。相比主流瘦肉型猪,这些地方土猪脂肪含量高,饲养时间长。传统宁乡花猪的肥膘有三四指厚。金华两头乌的体型不大,出栏体重60-70千克,养殖周期却长达12个月。
吃得多,长得慢,在养殖产业中,往往意味着缺乏竞争力。土猪养殖成本高,群众觉得不划算,就慢慢地越养越少。
转变从保种育种开始。
浙江加华集团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一直承担保种工作,完好保存9个金华猪血统,年提供金华两头乌原种猪及杂一代生猪10048头,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方猪品种保种基地之一。
1999年,苏州苏太企业以二花脸猪、梅山猪、枫泾猪为母本,成功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种——苏太猪,2020年建成投产了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标准的苏太猪育种保种基地,年出栏苏太种猪、商品猪10000头。
2003年开始,宁乡人李述初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宁乡花猪的种群保护。在偏远山村找到7头纯种的公猪、50多头母猪后,他在流沙河建立了湖南省首个地方良种猪保种场——流沙河花猪保种场,成立了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至今,重庆的琪金集团奔赴上千家养殖场,走访8000余户养殖户,成功将荣昌猪优良种猪由濒危发展到了约13000头,并在重庆荣昌、武隆、綦江等地自建11个荣昌猪生态养殖基地,产能从5000多头发展到现在近30万头。
经过保种育种,这些地方猪种走上了产业化开发之路,颇有绝处逢生之势。
如今,“太湖猪”的7个品种,各自建有保种场,均成立品牌,开展市场运营。
宁乡花猪2023年存栏25万头,出栏近50万头,产业链综合产值达47.25亿元,要创建百万头百亿元大产业。
金华两头乌能繁母猪和商品猪出栏量3年来大幅增长,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两大产业双双瞄准百亿级目标。
荣昌猪品牌价值超过52亿元,畜牧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到2030年,荣昌猪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000亿以上、品牌价值突破100亿元以上,荣昌猪年产能达到300万头以上。
产学研用 走全产业链开发之路
从良种繁育、生猪养殖到屠宰加工、产品开发,再到品牌运营、农文旅融合,中国四大名猪纷纷走上了全产业链开发之路。
其中,荣昌猪以2024年52.18亿元的品牌估值,位居全国地方猪品牌价值榜首。
在重庆市畜牧业协会秘书长袁昌定看来,这离不开市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扶持,也得益于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技术保障,更关键的是龙头企业引领发展全产业链,“做好品种保护的基础上,不仅可以售卖生猪肉,还进行商业化开发,生产腊肉等老百姓喜欢的产品”。
2018年,琪金集团联手荣昌区政府,实施荣昌猪全产业链发展战略,涉及猪种繁育、生猪养殖和屠宰、产品销售以及品牌运营等多个专业领域。琪金成立了“产学研用”联合体,建成了良种繁育、现代养殖、精深加工、销售配送四大体系,研发多款以荣昌猪为原料的深加工、预制菜系列产品,其中香肠、腊肉、午餐肉、小酥肉,都成为市场畅销、消费者复购率极高的爆款产品。
目前,琪金集团已在全国建立直营门店、商超及配送网点600多个,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城,通达全国的销售配送体系,计划于2027年上市。
江苏省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秘书长黄瑞华参观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后,对“熊猫猪猪”网红IP印象颇深。据了解,熊猫猪猪两头乌牧场通过三产融合,累计接待游客230万余人次,完成土地流转1000余亩,促进周边村集体增收超亿元。“熊猫猪猪”IP两年来累计网络传播超5亿次。
“金华猪有1700多年养殖历史,猪种本身有优势,又因金华火腿出名。金华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广使用,既传承了文化背景,又有产业背景。熊猫猪猪两头乌牧场更是通过网络让金华猪响彻国际。IP出圈,金华各个企业都受益。企业间的合作意识较强,牧场建设过程中又互为合作支撑,还有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给予技术支持。”他说,金华猪真正实现农文旅融合,讲好了地方猪故事,值得取经。
美美与共 探索地方猪高质量发展路径
“四大名猪分布在西南、华中、东南地区。各有各的好。各地政府、专家、企业齐聚一堂,共谋发展。要说共同的好,让中国四大名猪产业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研讨会现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显明说。在金华,就有不少猪肉“万元户”,即一户一年的猪肉花费超万元。“市场容量大,地方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
他说,金华两头乌再创辉煌,要坚持养殖现代化、加工精细化、产业融合化、营销品牌化、市场高端化的发展方向,要立足浙江、覆盖长三角,对接大湾区、辐射全国,唱响地方区域公共品牌。金华火腿也可以尝试以荣昌猪、宁乡猪等作为原料,探索推出金华火腿渝系列、湘系列。
袁昌定也期待着荣昌猪和金华火腿的合作。“除了和金华火腿产业合作,还可以依托我们的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成立科技创新联盟,在良种繁育等方面探索合作。”
黄瑞华说,“太湖猪”的7个品种市场运营有好有差,其中二花脸猪市场运作较强,梅山猪“墙内开花墙外香”,走出国门对猪种遗传改良发挥了积极作用,群体分布好。这次和企业一起参加中国四大名猪研讨会,可以与其他名猪在模式、平台等方面合作,“希望7个品种都可以加强产品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
开展产学研联合育种攻关,加强良种繁育推广,为逐步提高四大名猪出栏占比做出努力;
协同建设技术体系、标准体系,推广绿色智慧养殖,提升四大名猪品质;
开展精深加工、产品创新研发,开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
支持四大名猪生产经营企业与大型商超、餐饮企业、行业协会等紧密合作,开设专卖店、体验馆,举办或参加展销等活动;
讲好品牌故事,将四大名猪打造为中国高端猪肉的代名词;
带动更多生产经营主体、群众参与到四大名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让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
……
我们期待,这些倡议都能落地成一条条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地方名猪发展增添新动能。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