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开后兰吐芳,婺声翻云又绕梁!2月27日晚,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在各剧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来的精彩表演后,各奖项最终获奖名单逐一揭晓并为获奖者颁奖。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的李烜宇、刘福明、楼依婷3名演员捧回奖杯,分别获得主角奖、配角奖、新人主角奖荣誉。浙婺也成为此次获奖人数最多的单位。
4年前的金秋十月,武汉,在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青年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楼胜的专场演出中,全场观众叫好的火爆现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深有感触道:“我深深地感受到,剧目、人才才是戏剧最核心的事情。”今年早春时节,上海,我们喜看浙婺捷报频传,3朵玉兰绽放。传承有序,新人辈出,更多专家、戏迷在关注“浙婺梅兰现象”。
婺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金华的文化金名片。多年来,婺剧凭借戏曲文化的特色传承与创新,彰显生命力、吸引力,在乡村戏台、城市剧场、海外舞台,收获了诸多掌声与喝彩。去年5月1日起,浙江省首部关于传统戏剧保护传承的地方性法规《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施行,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有了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四人五度梅,玉兰添新苗;但问来时路,香自苦寒来。金彩云客户端《追问》专栏将推出“三问‘浙婺梅兰现象’”报道,今天刊发第一篇,欢迎读者诸君互动点评。
三颗婺剧新星,他们是谁?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是当代中国戏剧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创设于1989年,至今已举办了33届。本届共受理戏曲类、戏剧类、音舞类参评剧目88台,参评演员共计165位,剧目和演员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经过评委会与组委会高标准严要求,优中选优,晚会现场为主角奖10人、配角奖8人、新人主角奖5人、新人配角奖3人颁发了奖杯。
脱颖而出的3位浙婺演员,风格各不相同:获得主角奖的李烜宇今年32岁,老生演员,出身于戏剧世家的他,在第2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中拿下新人主角奖,这次在根据传统剧目《水淹七军》重新梳理改编的《浩气春秋》中饰演关羽,“武戏文唱”的表演展现了关羽义存丹心的忠勇品格、惜才爱才的坦荡气魄;获得配角奖的刘福明今年34岁,武生演员,从11岁开始戏剧训练,一身童子功让他能做出诸多高难度武戏动作,在《浩气春秋》饰演庞德,戏中有摔叉、肘棒子、倒驰虎变僵尸等武戏技巧,放大了庞德的英勇不降的形象;获得新人主角奖的楼依婷今年30岁,毕业于金华艺校的婺剧专业,作为青衣、花旦的她,师承浙婺两次获得梅花奖的著名演员陈美兰,此次白玉兰奖中的申报节目是《楼依婷婺剧折子戏专场》,在《白蛇传·断桥》《活捉三郎》《拷打提牢》分别扮演白素贞、阎惜娇、洪苏秀。
楼依婷
其中,楼依婷作为新人主角奖代表上台发表了感言。楼依婷说,这个奖对她意义非凡,不仅是对她本人的肯定,也是对浙江婺剧的莫大肯定。她首次参赛就能收获荣誉,很感谢“白玉兰”给了青年演员这样好的平台,也感谢浙婺院团领导的栽培。她会再接再厉,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演绎好每一个角色,在艺术这条道路上努力前行、勇攀高峰。
楼依婷在《活捉三郎》中饰阎惜姣
颁奖现场,主角奖得主代表、知名演员靳东发表感言时,特别点赞了浙江婺剧。他说,有500多年历史的婺剧能够在一个国家级戏曲赛事中捧回3个奖项属实优秀,“婺剧有前辈老师在三四十岁的艺术人生巅峰期就愿意给青年演员让出舞台,值得敬佩”。
“可喜可贺,一个地方剧团在一届比赛中捧回三个大奖,这在‘白玉兰’历史上都很少见。”晚会结束后,颁奖嘉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少云连夸浙婺“办得好”,“演员只有实践多了,才能熟能生巧。浙婺正是愿意给青年演员们演出机会,让他们带戏上山下乡,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他还提到,婺剧前辈演员很乐意为青年演员排戏、配戏,帮助他们进步,这带动青年演员更加努力把戏演好,也带领院团发展蒸蒸日上。

晚会结束后,记者也采访了凭借婺剧同一剧目《浩气春秋》分别获得主角奖和配角奖的两位演员。
李烜宇在《浩气春秋》中饰关羽
主角奖得主、两次参加白玉兰戏剧奖的李烜宇心情尤为激动:“这份荣誉于我而言,是圆梦,更是新生。”李烜宇说,仍记得2016年,还是院团临时工的他,因为饰演《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意外摘得第26届白玉兰戏剧奖新人主角奖。那是他第一次和白玉兰戏剧奖结缘,“新人主角”也自此成了鞭策他的动力。八年后,带着自己整理改编的婺剧《浩气春秋》重返上海舞台,他化身关公再次接受白玉兰的检阅,很高兴得到了观众和专家评委的肯定。
李烜宇
“从《红灯记》到《浩气春秋》,从李玉和到关云长,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给予每个戏剧人的公平与包容。不论你是临时工还是台柱子,不管你的剧种是否显赫,只要真心敬畏舞台,这里永远为你亮着一束追光。”李烜宇说,会把此次获得的荣誉作为攀登艺术高峰途中的新坐标,继续努力,“用滚烫的心血去焐热中华传统”。
刘福明
配角奖得主刘福明是首次参赛,觉得能有这样的展示平台、能身处浙婺团队很幸福。刘福明与戏曲结缘近23年。多年来,他为了舞台不惧流汗、受伤,也收获婺剧独有的苍劲之美,“它兼具北派豪迈与南方细腻”。他说,此次所获奖项是他心中“戏台明月”,照亮演员技艺,更映照对传统的敬畏与传承的诚意。“它将鞭策、激励他扎根武戏,磨炼‘一棵菜’的精神。”
刘福明在《浩气春秋》中饰庞德

此外,记者还惊喜地在新人主角奖获得者中看到另一名家乡人的身影——武义籍京剧演员阮登越。
阮登越饰演李逵
2002年出生的阮登越是武义县坦洪乡人,目前任职于上海京剧院。受父母的熏陶,他从7岁开始学习戏曲,11岁时就获得“第十七届全国小梅花”金奖称号,13岁从壶山小学考入省艺校昆剧班,6年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京剧)专业。先后荣获第三届全国“梨花杯”金奖、全国职业院校戏曲技能大赛银奖、浙江省技能大赛二等奖等。2024年,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戏曲晚会》上,他与戏曲名家尚长荣、吴双等共同演绎京昆戏歌《云起龙骧》。
阮登越说,此次能凭借《黑旋风李逵》中李逵这一角色获奖,非常荣幸也非常意外。“我是以展示学习的心态申报参赛的,没想到能最终获奖,如梦似幻。”他很感谢主办方给予青年演员这样绝佳的展示、交流平台,也感谢学院领导、老师们对他的培养和指导,更感谢簇拥红花的可爱绿叶们的陪伴。这次获奖于他是戏曲人生的一个新起点,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将继续磨砺自身、不断进步,让家乡听到、看到他的更多好消息。
据悉,颁奖晚会后,获奖演员将赴浦东进行深入基层文艺志愿惠民演出,戏迷们能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宛平剧院等举办“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剧目展演”中,看到新晋白玉兰获奖者的精彩表演。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