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日《行风热线》上线单位:金东区
上线嘉宾:
金东区委常委、副区长 夏志坚
金东区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盛卫平
金东区科技局局长 曹锦
主 播:钟 原
问:介绍金义新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夏志坚: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东区依托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等重点平台,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全力推进科创企业培育、科创人才招引,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连续31个月维持两位数以上增长,2024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达到58.5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由56%上升到66%,最新公布(2023年)的全区全社会R&D占比达到3.21,增幅全省排名第2。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科技创新政策不断完善。近三年累计奖补资金4.45亿元。通过实施对企业设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的奖补激励措施,助力研发机构创建,目前全区共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1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63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306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由44%上升到60%。
二是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快。包含浙江自贸区金义片区、江岭智造区等在内的七星拱月式平台发展矩阵已全面起势。目前已集聚了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北航金华北斗应用研究院等5大研究院,成功争取到上级项目补助资金4000余万元。下步还将重点推进长三角中医药科创园、金漪湖未来科技产业园等科创强基重点项目建设,助力浙中实验室创建省级实验室。
三是创新主体培育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省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78家。
金东区委常委、副区长 夏志坚
问:金东区如何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体系?
答:全区目前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40家。
一是建立区级工作专班运作形成推进合力。通过对前期企业培育基础的分析,在研发能力提升、品牌创建、技术应用领域强化指导服务,搭建高校-企业-市场沟通交流平台,进一步夯实培育基础。
二是聚焦重点产业链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工业软件,先进基础工业和装备配套工业“六基”领域,建立递进式储备培育库。引导企业补齐短板、拉长长板,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全区重点种苗培育企业18家,其中4家企业获评重点支持升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三是以政策激励增强企业培育的系统性和服务精准性,对首次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市级政策奖励的基础上分别给予60万元、10万元奖励,为全市最高。2024年拨付各类企业梯度培育奖励共计53家企业涉及奖励资金991.7万元。
问: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关键,金东区在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有哪些政策?
答:一是鼓励引用海外工程师。对符合条件的,对用人单位给予年薪总额的50%、最高30万元补助。(申报条件:引进人员需企业聘用,持有我省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A类)或外国专家来华邀请函或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且在证件有效期内合法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外国人);
二是鼓励设立外国专家工作站,对认定省外国专家工作站的,在给予年薪补助的情况下,再给予奖励,最高20万元;
三是鼓励博士入企。对入选“百博入企”到企业挂职服务的博士,考核优秀的最高奖励10万元。
此外,区委人才办和区人社局在项目资助、住房保障、创业保障、生活补助、奖励资助、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全要素链的人才政策。
明日预告:3月4日《行风热线》上线单位:金东区乡镇街道。欢迎拨打热线电话:82362218参与节目。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