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工厂,只见机械臂不断挥舞,一个个刻有二维码的汽车轮毂快速下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些二维码记录了轮毂的生产流程,借此可精准把控每个轮毂的质量。
质量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市聚焦质量、标准、品牌、质量基础设施、质量人才等关键要素,深入开展质量强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方面,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瓶颈取得突破。据了解,我市相关部门通过开展产业链质量情况专项调研,绘制产业链质量图谱,形成质量问题清单、攻坚清单。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攻坚制约产业质量提升的共性技术问题。以去年为例,我市共实施质量攻坚项目11个,解决质量技术问题31个,帮助企业降本增效1.2亿元。
另一方面,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多标准可依。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构建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制定实施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其间,浦江水晶产业制定发布《工艺水晶内雕制品》《工艺水晶烛台》《工艺水晶行业氟化物治理技术规范》等3个团体标准,有效解决了工艺水晶内雕制品、水晶烛台无标准可循导致的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此外,通过打造品牌,地方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得以提升。据了解,我市成立企业自主品牌建设联盟,聚焦重点产业链,做强品牌矩阵,构建具有金华特色的品牌培育体系。其间,永康搭建五金产品海外“品牌之窗”,在美国洛杉矶、德国法兰克福等地建立海外品牌基地,让优质企业的优质产品高效出海,放大了永康五金的品牌影响力。
质量强链汇聚起众多质量专业技术人才,成就了一批质量标杆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共培育首席质量官、首席品牌官、标准总师和首席计量师“两官两师”1799名,拥有“品字标”品牌企业747家。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