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物语】1500多岁!金华最年长的古树在磐安

金彩云客户端>社区 记者 汪蕾 蔡文洁/文 张辉/摄
2025-04-22 09:45

大自然是浪漫的制造者,在世间的各个角落里埋下伏笔。那些藏进四季的故事,融进天地的秘密,都有属于自己的物语。《金华晚报》推出“自然物语”专栏,介绍金华的春华秋实夏种冬藏,如果你也热爱大自然,请与我们一起分享。


e3302a4ef21ffb8e6143a7e377ff96a.png

古树和名木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每一棵古树名木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

3月15日,国务院新公布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

目前金华有多少古树名木?“寿星树”分布在哪里,“住”得还舒适吗?万物萌发之际,我们追随这些古树名木的踪迹,一起倾听枝叶述说的动人故事。

2a8a5b9a34c21fe872673486ffbe9d4.jpg

3.14万株“百岁树”、116株“千岁树”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中规定,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不包括人工培育、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商品林中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作为“活着的文物”,古树名木见证了历史沧桑和城市变迁。金华是古树名木资源大市,全市境内登记建档在册的古树名木共有3.14万株,数量居全省第三。其中,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2407株,名木12株,古树群达454个。根据林业部门最近一次普查,浙江拥有千年以上的古树约650株,而金华千年以上的古树就有116株,数量占到了全省的六分之一以上。

行走在八婺大地的村落、寺院、山林,总能与古树不期而遇。每一棵古树,既是八婺风云的见证者,也是人间烟火的守望者,更是文化传承的情感寄托。

在婺城区白龙桥镇高桥社区的4个自然村,几乎家家户户种铁树。更妙的是,这些大大小小的铁树都来自同一个祖宗——一棵700多岁的苏铁,它是我市已知树龄最大的铁树,位于雅村自然村。

21a6adef1a198df2680325413998ce3.jpg

我市已知最老的罗汉松在哪儿?它在兰溪市香溪镇将军村将军岩的狮岩古寺内,距今已有1400多年。罗汉松树干不是直立的,而是倾斜着向兰江边生长,像一名历经沧桑的老者,安静地注视着这里的一切。

在义乌市大陈镇红峰村,有一棵种植于五代时期的古银杏树,这棵树有1100多年历史,树高16米,是义乌古树名木中唯一的孑遗植物,也是义乌的“树王”。

我市已知最古老的一棵南方红豆杉,在东阳市东阳江镇学陶村,估测树龄约为1035年,诞生于宋太宗统治时期。

磐安县九和乡各界了自然村村口,有一棵千年金桂已与村庄融为一体,桂树年年开花,一年开两次,一次是农历八月初,一次是重阳节前后。

武义县熟溪街道郭洞村,是一个被古树群环绕的村庄,有挂牌古树160多棵,罗汉松、枫香树、苦槠树、无患子等,都有数百岁树龄。

f0d66cd69cad11fdcd3241cf6223bc9.jpg

许多古树名木背后,有一段穿越时空的文化传承。比如,南宋时跟随孔子第四十八世裔孙一路南迁至磐安榉溪的南方红豆杉,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在浦江江南第一家亲手栽下的圆柏,艾青老年时还念着的村口“樟树娘”与乡愁同岁……

最年长、最粗壮的古树都在磐安

你可能想不到,在以樱花闻名的磐安县安文街道东川村,藏着金华树龄最长的“榧树王”。

这棵岁数超1500年的香榧树,树高30米,据传是南梁太子萧统手植。这棵树上结的香榧“玉山果”,曾让美食家苏东坡赞叹不已。东川千年香榧古树群是中国最古老的香榧群落聚集地,其数量之多、树龄之长、长势之好很罕见。东川赏樱途中,路边也能看到许多树龄一二十年的小香榧树,不过一把刀柄那样粗,与老树相比就像个孩子。世世代代的人看着时间在它们身上累积,树干渐渐变大,树皮变得蓬松,枝干一年年延展开,每一年又结出新果。

4dfe6c2ef54ccaca1a4cc73573df40d.jpg

看过了“老寿星”,再去找找“巨人”。你知道金华最粗的树有多粗吗?距离东川约莫40公里的磐安尖山镇斐湖村,树龄约520年的枫杨就是全市最粗壮的古树之一。它在金华的古树名木里年纪并不算大,但胸径惊人,现场实测有15.45米。从外头看,这棵枫杨生长态势还很旺盛,不过内部已经中空,足以放下一张四方桌。村民们都叫它“龙头树”,枝繁叶茂时,树下足可容纳上百人乘凉。

数据显示,我市古树名木呈现散生和群状分布特征,其中,散生古树名木中以樟树、苦槠、枫香、香榧、南方红豆杉等为主;群状古树以香榧、马尾松、苦槠、枫香等为主。从地区分布来看,磐安县和武义县古树群均达到150个以上,是我市古树群数量最多的县域。

古树名木文化公园位居全省第一

现实中,作为城市的“活化石”,古树也面临着生存囧境,比如水泥地面硬化影响生长、病虫害危害古树健康以及违法移植、损害古树名木等行为。

50a83a40263c1e6acaaf63181d9b3c6.png

为了让古树名木更“长寿”,让历史文脉枝繁叶茂,我市始终坚持把古树名木保护与传承中华文明、赓续红色血脉、推动绿色发展有机融合,强化古树名木保护意识,全面提升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水平,努力实现全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去年,全市累计投入133万元资金用于古树公园建设、体检、救助、复壮等工作。

“只有摸清楚古树名木的底,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市资规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相关负责人说。在每棵古树身上都可以看到一块金属标识牌,上面详细记录着古树的树种、树龄、编号及挂牌单位等信息。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该树的详细信息。

3db1014d5247e38f6860a8b0fb473ef.jpg

国家首次立法保护古树名木的背后,展示的是人与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君子之交”。早在2014年,浙江就开始了古树名木立法工作,并于2017年颁布全省第一部专门针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而且,随着“一树一策”、智慧园林等创新举措的推出,古树名木的“文物身份”正在被更好地认识和挖掘。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省建起了300多个古树名木文化公园,将古树作为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这项工作,金华走在全省前列,已经成功创建62个浙江省古树名木文化公园,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其中,仅磐安县就建有49个,是当之无愧的生态宝库。


编辑:蔡文洁
二审:汪蕾
三审:黄晓华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