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晴了几日,雨水有了消息。市气象台今日官宣,据最新资料分析,我市将于6月7日入梅,入梅时间接近常年(常年6月8日)。预计未来七天(6月7日—13日)我市多阴雨,11日前梅雨带在我省维持并南北略有摆动,降水持续时间长、短时雨强较强,我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个别大暴雨。以上有雷雨地区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强雷电和8~10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7日—11日五天累计雨量可达60~100毫米,部分100~150毫米。12~13日降水减弱,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
入梅后我市降水较多,局地短时雨强较强,并伴有强对流,请加强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体滑坡、城乡积涝、小流域山洪等次生灾害;同时,高温高湿天气对食品、卫生、仓储等有一定影响,请做好应对。而6月7日—10日恰逢高考,我市有较明显降水,请做好考务组织、交通疏导和安全管理等工作。考试期间天气较闷热,考生要注意防暑降温。
此外,预计今年的第1号台风可能在10日前后生成。说起台风,今年算迟到很久。据中央气象台统计,截至5月31日,西北太平洋未生成任何热带气旋,这一现象在有气象记录的76年间(1949年至2024年)仅出现过6次——1952年、1973年、1983年、1984年、1998年、2016年,而今年是第七个1月—5月“零台风”开局的特殊年份。
从中央气象台历史统计来看,历年1号台风平均生成日期为3月25日,今年已偏晚两个多月。同时,除东北太平洋于5月29日生成首个热带气旋“阿尔文”外,北半球其他洋盆——北印度洋、北大西洋亦未有热带气旋生成。造成这一少见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副主任向纯怡介绍,今年5月以来,副热带高压控制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副热带高压控制范围内的下沉气流像一个巨大的“罩子”覆盖在热带洋面上,抑制了台风生成所需的热带对流发展。此外,由于今年热带辐合带位置偏南、北移缓慢,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时间又较常年偏晚,这使得台风生成所需的低层辐合条件较差,致使台风生成时间迟。
具体分日天气预报如下:
6月6日(星期五):中午到夜里晴到多云,气温:22~35℃
6月7日(星期六):多云,部分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4~35℃
6月8日(星期日):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5~32℃
6月9日(下周一):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4~28℃
6月10日(下周二):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3~28℃
6月11日(下周三):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2~26℃
6月12日(下周四):阴到多云,部分地区有阵雨,气温:21~27℃
6月13日(下周五):多云到阴,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3~32℃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