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5.5亿年!金华这个水库发现桃花水母群

金彩云客户端>头条 记者 吴越悦
2025-06-12 10:05


你见过淡水中的水母吗?最近,在东阳市的东鹤坑水库中,有人发现大量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的诞生 比恐龙还要早

发现桃花水母的,是东阳市江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张娜,当天,她到东鹤坑水库游玩,没想到,发现了大片的水母。这些水母大小不一,小的1厘米左右,大的有4厘米,浑身晶莹透亮,拖着飘逸的触手。

回去之后,张娜把这件事告诉了身边的朋友,大家都很好奇,说之前没有见过桃花水母。有些人甚至疑惑,知道海里有水母,没想到水库里也能出现水母。还有人提醒她,桃花水母会蜇人,让她小心。

据悉,桃花水母是仅有的一种在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它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比恐龙还要早,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形如榆荚,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动则一敛一收,若人攒指收放之状”,是古籍中对它的记载。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的科研人员周佳俊告诉记者,在浙北地区发现的,目前都是索氏桃花水母,浙南地区发现的,是嘉定桃花水母,中国从南到北许多地区,都有桃花水母的记录。

桃花水母出现预示

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桃花水母总是在突然大量出现后,又突然全部消失。它们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大量出现呢?

据介绍,和大多数动物一样,桃花水母也有着雌雄之分,繁殖季节后,桃花水母受精卵发育为一只小小的浮游幼虫,之后扎根于一处水底缝隙,发育为树枝状的水螅体,水螅体分泌黏液来捕捉水中的各种小型生物获取营养。之后,水螅体以出芽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但是它们对环境很敏感,当环境突变,例如出现水温突然升高、水质忽然变化等情况,桃花水母就会大规模释放出水母体,进行有性繁殖。

这段时间,金华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桃花水母的出现,也许跟这个有关系。

桃花水母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现,但是大规模出现,主要还是在夏季。因为夏季的气温波动明显,忽冷忽热。“除了温度的变化,强降雨后将陆地上的一些杂质带到水里,使水质发生变化,也会诱导水母体的产生。”周佳俊说。

不少人认为桃花水母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十分罕见。其实,桃花水母虽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但它只是一般动物,没有保护级别,也不稀有。这几天,在周佳俊家门口的池塘里,也发现了桃花水母。此前,还发现过在废弃很久的鱼塘、校园荷花池,甚至家中鱼缸等环境中出现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水母体的寿命并不长,只有几天时间,针对有人提出的桃花水母会蜇人的说法,周佳俊解释,桃花水母无毒,也不会蜇人。他表示,桃花水母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脆弱稀少,因为它的水螅体分布较为广泛,如果发现桃花水母水母体,更多的是预示着栖息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而不是水质的变化。


编辑:雷洁钦
二审:吴慧贤
三审:唐宇昕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