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拖鞋、凉鞋是出门必备。然而,梅雨季天气闷热、潮湿,开启雨的霸屏模式。每天出行一不小心就容易雨水漏进鞋子里,这个时候若没有及时将脚清洗干净,将脚擦干,就很容易引起脚缝间出现瘙痒症状。
55岁的于先生因右足皮肤破损伴异味前往金华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为他接诊的是皮肤科主任付学锋,经检查发现,他全足皮肤干燥、趾甲真菌感染(灰指甲),趾间及足弓水疱破溃伴浸渍发白。最终确诊为足部真菌感染(足癣继发细菌感染)。
付学锋告诉记者,梅雨季是真菌性皮肤病高发期,主要是足癣和股癣。潮湿闷热的环境为真菌提供了繁殖条件,导致近期前往就诊的患者增多。此外,梅雨季下雨频繁,若湿鞋未及时擦干,很容易滋生细菌,出现足癣。

那么,什么是足癣?

“脚气”,学名叫“足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性疾病。常见表现为足趾间、足底、足侧缘等部位出现水疱、脱屑等,并伴有瘙痒感,严重者可出现糜烂、渗液并继发细菌感染。
从症状上看,常见的足癣类型包括:

水疱型:会出现小水疱或者丘疹,就像一个个小疙瘩,让人忍不住想去挠。
糜烂型:皮肤会浸渍发白、糜烂,还常常伴有渗液和异味,不仅难受,还让人尴尬。
角化型:皮肤变得干燥、增厚、脱屑,角质层增厚后呈片状或鱼鳞状,摸起来粗糙不平。
付学锋表示,对于轻度的足癣,主要依靠外用抗真菌药物便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对于重度患者,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并且,足癣容易反复发作,因此,若怀疑自己有足癣,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值得一提的是,足癣可以传染,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不要与家人共用袜子、擦脚布等,若手接触过患处,及时清洗干净,否则可能传染到其它部位。
此前在网上就有这样一则消息:宁波小伙因误将擦脚巾当洗脸巾使用,导致面部出现大片红斑、丘疹和脱屑,起初小伙以为是湿疹,自行涂抹激素药膏后反而加重。经医院检查,确诊为面癣,真菌来源于他的足癣。
足癣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家有足癣患者一定要格外注意,尤其是梅雨季节。
如何预防足癣呢?

1.日常注意保持足部干燥,尤其清洗后(包括游泳、淋雨、洗澡后)必须彻底擦干脚趾缝,尤其是足汗特别多的人,可以尝试用明矾水泡脚(10克明矾加入热水溶解,水温适宜后泡脚,每周1—2次)。
2.选择吸汗透气的纯棉袜子和带有网面、透气孔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着洞洞鞋、胶鞋等闷脚的鞋类。
3.不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洗脚盆等个人物品;在公共浴室、泳池、健身房等场所,一定自备拖鞋。
如确诊足癣,可外用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软膏等抗真菌药膏,必要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下期梅雨季皮肤病④,我们一起来了解股癣。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