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河长办公布2025年浙江省河湖长制工作典型案例,全省共22个案例入选。我市共有2个案例入选,分别是:水清产旺李祖兴,城乡共富画卷新——义乌市李祖村演绎“治水兴产·城乡共富”示范样板和金漪湖水系连通项目助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金义新区以水系治理推动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其经验做法将在全省复制推广。
走进义乌李祖村,只见碧波绕院、清流映瓦,生态洗衣房取代了昔日的臭水塘,创客店铺与白墙黛瓦相映成趣,村民游客穿梭在滨水街巷间,呈现一幅“碧波映瓦、创客满村、联盟共富”的画卷。李祖村将河长制与“千万工程”深度融合,重塑生态基底,激发自治动力,培育文旅业态,破解了生态保护缺动力、农民增收缺渠道的共性问题。该村构建“村党委统筹-河长主抓-村民参与”联动机制:通过清理池塘污泥、铺设供水管线、改造生态洗衣房,根治污水横流痼疾;创新“有礼的祖儿”数字平台,村民借护水行动赚取积分兑换服务,累计处理问题3210件;联动周边9村成立“大李祖”共富联盟,培育滨水休闲、生态农业、文化创意三大集群。昔日的“水牛角村”实现水质全面提升,带动联盟游客超10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达464万元(增长70%),人均可支配收入6.6万元,走出“治水兴产、城乡共富”的义乌路径。
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内碧波荡漾,绿道蜿蜒,昔日孤立的羊尖山、王里源、上横畈三大水库串联成湖,湖畔科创园区拔节生长,形成这幅“水清、岸绿、业兴、民富”的画卷。金义新区以河湖长制为统领,构建“三级联动”治理体系,通过实施生态护坡、水系连通等举措,新增水域230亩,成功连通三大水库,构建“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的水网格局,水质从Ⅳ类升至Ⅲ类。沿湖建成30公里生态绿道及12个亲水平台,优化亲水体验。项目同步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在金漪湖畔布局科创园区,吸引53家高新企业集聚;依托水系打造晴翠丘等“九大美好场景”,构建起“一核引领、三湖辉映”的空间格局,并创新策划红叶摄影节、水上研学课程等特色活动,让生态资源释放出强劲的文旅吸引力。
“河湖长制是关键抓手,系统治理是核心路径。”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推广李祖村实践和金漪湖经验,深化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持续释放“水经济”活力,为全省河湖治理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