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味儿!兰溪杨梅领“鲜”出海 一口让外国人惦记一整年

金彩云客户端>头条 记者 陈涵 章艳婷/文 赵创/视频
2025-07-03 10:54

近日,新华社、央视、农民日报等央媒纷纷关注兰溪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借助新技术、新模式兰溪杨梅实现了品质提升、跨海圈粉。

2222.jpg
微信图片_20250703093350.jpg
微信图片_20250703093345.jpg



6月中旬,一批高品质杨梅鲜果经过海关检疫检验,从兰溪市马涧镇的杨梅基地出发,踏上前往匈牙利的旅程,这是兰溪杨梅首次出口欧盟。就在不久之前,汤友贵收到了远在迪拜的客商发来的几张照片,画面里的外国友人捧着来自汤友贵家庭农场的东魁杨梅,直竖大拇指。“去年他们吃了之后,一直念念不忘。这不,前段时间东魁上市,他们就赶紧回购了100箱。”




9c60c022e8654802c64f6d6542f2f755_.jpg


一颗小小的兰溪杨梅得以跨越万里,征服外国友人的味蕾,这在过去是完全无法想象的。由于杨梅含水量高,极易变质,以往杨梅销售市场主要局限于周边地区。随着近年来农业科技、冷链物流快速发展,杨梅这种有些“娇贵”的南方珍果得以冲破时间和地理的制约,飞往新的天地,圈了不少海外粉。


金华兰溪是浙江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产区,栽培历史悠久,2024年数据显示,杨梅种植面积有近7万亩,年产量约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亿元。

虽然兰溪杨梅的口碑和品牌在国内市场逐渐打响,但直到2023年其海外市场依然是空白。“杨梅出海这件事仙居等地走在了前面。我们就想,以兰溪杨梅的品质,完全有底气走出国门,我们为什么不试试?”90后“梅三代”汤须钧说,从小见证祖辈父辈对杨梅产业倾注心血的他,希望家乡的杨梅可以卖得更远。


为此,农场建设了十万级无尘包装车间,并申请杨梅出口基地。去年开始汤须钧家杨梅基地对外出口,主要销往新加坡、迪拜、加拿大等地,客户反馈都很不错,特别是迪拜客户今年回购的量翻了三倍


微信图片_20250701220046.jpg

傅俊 摄

底气不仅源自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更来源于新质生产力为其插上的腾飞之翼。


在马涧新农夫果蔬专业合作社,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集成研发的双膜大棚依山而建,相当壮观。在这片为杨梅专门打造的“空调房”里,不仅避免了南方梅雨季的雨水侵扰,更能够模拟新疆和云南等地的日照时长和气温湿度,从而赋予其更优质的口感和甜度。半自动履带升降机让肩挑手提的人力采摘运输成为过去式,这个“大力士”可以一次性运送250公斤杨梅下山,极大提高了效率。


走进兰溪国际杨梅研究中心,一颗颗刚被采摘下来的杨梅正在传送带上等候最严格的“检视”,通过了克重、甜度等指标筛选而出的“尖子生”们,被精心包装好整装待发。“这是今年新上线的精品杨梅无损检测包装自动化线,可以代替人工更精准高效地分拣优质鲜果,确保我们杨梅品质的稳定性。”兰溪杨梅产业协会会长陶奉源表示,为了能够应对长途运输的各种情况,出海杨梅的保鲜包装也非常讲究,必须符合防震、抗摔、保鲜、保干等要求。

“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杨梅的新鲜口感,我们一般从凌晨就开始采摘,然后进行分选、包装。快马加鞭运往机场赶中午那趟飞迪拜的航班。”汤须钧说,搭上“顺风飞的”的甜蜜礼物将在当地时间的早晨送达客户手中。如今,农场正与浙江大学、市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在延长杨梅保鲜期等方面力争突破。


目前,兰溪杨梅出海尚处于起步阶段,却也为我市蔬果类农产品出口海外市场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据了解,近年来金华围绕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销售链“四链”协同发力,全面激活农业外贸动能,农产品出口额保持增长态势。今年1-5月,金华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0.81亿元,同比增加92.28%。


编辑:陈涵
二审:吴慧贤
三审:章艳婷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