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全域全时防御安全线,我市发布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金彩云客户端>头条 记者 倪晗
2025-07-08 14:30

记者昨日从市资规局获悉,我市于近日印发《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核心理念,全面构建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体系,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筑坚实防线。


方案锁定两大关键防范期:5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和7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台汛期,其中单日降雨超50毫米或持续强降雨时段为重中之重。空间上,聚焦全市8个高易发区和6个重点防治区——包括婺城塔石乡、东阳巍山镇、磐安尖山镇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带,同时将隐患点、风险防范区及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切坡建房等敏感区域纳入重点监控网络。

方案力争织密风险防控网,全年计划核销33个存量隐患点,严格执行“即查即治”,新发现隐患同步纳入治理清单;圆满收官地质灾害风险智控提能升级三年行动,更新替换GNSS监测设备,新建5处普适型监测点和100个无线雨量报警器,筑牢“人防+技防”立体监测预警体系。启动市县“十五五”防治规划编制,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深度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严格遵循“非必要不切坡”原则,科学划定灾害控制线和避灾设施用地。

强化风险源头管控方面,方案要求深化“地灾智治”平台应用,强化数据集成与分析能力,定期培训群测群防员熟练使用“地灾智防”App,提升一线巡查效率和预警响应速度。完成5个县域“一坡一卡”精细化调查及5个乡镇(街道)风险评价,建立动态数据库,夯实防治决策基础。刚性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严控切坡建设行为,配套治理工程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设计、施工、验收)。乡镇(街道)强化动态巡查,坚决遏制违规切坡建房。

面对当前防汛抗灾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方案明确要求健全自然资源、气象、水利、应急多部门协同机制,落实“省-县、市-乡、县-村(点)”三级预报预警体系,确保预警信息精准叫应到“最后一公里”。同时,深化地质队员“驻县进乡”机制,打造“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专业支撑力量。强化基层最小防御单元(乡镇、村社)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群测群防、专业队伍、应急救援、应急测绘“四支队伍”协同作战机制。

方案明确四项保障机制:强化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压实县(市、区)政府主体责任和部门行业监管责任,确保责任层层传导;要求各地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优先保障重点工程实施;制定专项督查计划,对防治不力、玩忽职守导致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市县联动开展多层次宣传培训与实战演练,提升全社会识灾、避灾、防灾意识和能力。

该方案的全面实施,标志着金华地质灾害防治进入精细化、智能化、体系化的新阶段。市资规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筑牢监测预警“前哨站”、把住风险源头“管控关”、夯实应急处置“基本盘”,我市正全力将地质灾害风险化解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切实加快金华全域全时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综合防御体系建设步伐,扛稳扛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政治责任。


编辑:章颖凌
二审:潘慧
三审:倪寒霞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