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义乌楂林小学:联袂打造公益夏令营 丰富山区孩童暑期生活

金彩云客户端>义乌 记者 金晓英
2025-07-14 16:50

7月12日,为期10天的义乌楂林小学公益夏令营圆满结束。这场由浙师大数学科学学院与楂林小学联合打造,以“红竹韧精神”为内核的公益实践活动,为数十名山区留守儿童、务工人员子女及外来建设者子女带来了一段充实而温暖的暑期时光。楂林小学校长陈孙宾说,这是创新教育模式的成功尝试,未来将深化校地合作,让“红竹韧精神”惠及更多乡村儿童。

7月11日,夏令营亲子活动如期举行,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竹竿舞”环节中,402班王金艺与妈妈默契配合,随着节奏轻盈跳跃;竹林寻宝、竹筏接力、数学飞翔岛、竹娃赶大鹅等游戏让亲子间笑声不断。活动结束后,家长们走进班级翻看孩子的课堂作品,王金艺妈妈看着女儿绘制的数学图形创意画感慨:“原来她在学校学了这么多本领,既骄傲又感动。”

此次亲子活动以“亲情为桥”,通过趣味互动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一位家长表示:“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机会和孩子这样互动。今天一起完成挑战,就像竹子相互依靠,再难也能坚持!”

夏令营期间,义乌市红十字会宣讲员带来“安全蓝”主题课程。模拟溺水救援、火灾逃生演练、急救技能实操等沉浸式活动,让孩子们化身“安全小卫士”,在情景模拟中掌握自救互救本领。

浙师大教师与宣讲员还设计了趣味问答环节,将安全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童谣。405班楼文涛在课程结束后说:“遇到危险要像竹子一样‘弯而不折’,现在我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了!”此外,宠物安全知识课上,孩子们在宠物教练和学校宠物明星“开心”的配合下,学会了与动物科学相处的方式。

以“红竹韧精神”为核心的文化课程贯穿夏令营始终。浙师大教师设计的“竹节密码”数学闯关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数学乐趣,305班胡玮奇兴奋地说:“原来数学可以像游戏一样有趣!”非遗课程中,孩子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编织竹筐、剪出翠竹图案,305班小奇摸着自己的作品自豪地说:“竹子纤细却能编织结实物件,这就是‘韧’的力量!”

“红竹寻根”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西后朱义东纪念馆,聆听抗战老兵后代讲述先辈坚韧不屈的故事。301班邱治勤在日记中写道:“竹子不怕风雨,我也要像它一样勇敢。”

参与此次活动的33名浙师大数学科学学院教师与志愿者,在10天里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大一学生章明磊负责科学实验课,从教案设计到器材准备反复打磨,他说:“看到孩子们从‘不敢动手’到‘争着提问’,我真正理解了教育的意义。”离别时,孩子们与志愿者紧紧相拥的场景,让许多人红了眼眶。

据悉,浙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楂林小学的校地合作,开发更多乡土课程,让“红竹韧精神”在更多乡村儿童心中扎根生长。

编辑:潘晓红
二审:朱翔
三审:邵建伟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