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喜欢恐龙特展,看到那么大的恐龙化石,感觉像穿越到白垩纪,老师讲恐龙是怎么变成化石的,非常神奇。”东阳总部中心公益成长营的学员卢子恒兴奋地说道。7月15日,东阳总部中心公益成长营的学员们走进了东阳市博物馆参观学习。
暑期来临,双职工家庭“带娃难”再度成为民生焦点。而在东阳市总部中心产业园,一场持续近两个月的暑期公益成长营,不仅为园区企业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更以“盘活资源、共享共建”的模式,展现了产业园在人性化服务与资源整合上的创新实践,成为园区服务升级的生动注脚。

作为园区服务的重要一环,暑期公益成长营已在总部中心连续举办三年。与前两年仅面向产发集团职工子女不同,今年的公益成长营首次向园区内2400多家入驻企业全面开放,覆盖范围的扩大,背后是园区服务理念的升级——从“精准服务单一群体”到“辐射全园企业”,让更多职工感受到园区的关怀。
“我们不仅提供免费托管和午餐,更整合了园区内外的优质资源,让孩子们的假期既充实又有意义。”东阳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东阳市总部中心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国阳介绍,“我们与东阳市总工会精准对接,对方为我们派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大学生教师,为托管服务注入了专业活力,也让现有师资力量得到了有力补充。”
公益成长营从7月3日持续至8月23日,32门特色课程涵盖文化、体育、实践、课业等多个维度:依托园区木雕文化展厅、医药展厅,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东阳非遗与产业特色;链接律师、医生、救援队资源,开设法律常识、健康保健课堂及安全救援课堂;结合博物馆恐龙特展、部队军训等校外实践,让学习走出教室;更有乒乓球、羽毛球等日常运动,以及包子制作、绘画、乐高等趣味活动,实现“课业辅导+能力培养+文化浸润”的多重赋能。

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资源的聚合与激活。此次公益成长营的成功,正是总部中心产业园“盘活内生资源”的范例。
园内的木雕文化、医药产业展厅,摇身一变成为孩子们的“文化课堂”;律师事务所、医务室的专业人士,化身“校外老师”传授实用知识;东阳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东阳总工会派驻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教学团队,让绘画、乐高成为孩子们的“暑期最爱”。从党建学习到军训体验,从美食制作到博物馆研学,园区将分散的企业资源、文化资源、服务资源串联成线,既避免了资源闲置,又让“共享”成为企业间交流的纽带。
“以前觉得园区就是办公的地方,现在发现这里藏着这么多‘宝藏’。”一名职工家长感慨,孩子们在暑期公益成长营认识了不同企业单位的小伙伴,家长们也因托管服务加强了沟通,“园区不仅是工作的空间,更成了连接企业和家庭的社区”。

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暑期公益成长营是“及时雨”。“平时工作忙,孩子暑假没人管,公益成长营不仅安全放心,还能学知识、练技能,太贴心了!”职工家属高丽燕的心声,道出了许多家长的感受。
据了解,此次暑期公益成长营不仅解决了100余户家庭的“带娃难题”,更通过精准服务增强了职工对园区的归属感,让企业得以安心生产,实现“职工安心工作、子女快乐成长”的双赢。
从聚焦企业生产到关注职工生活,从整合资源到共享共建,东阳市总部中心产业园的暑期公益成长营服务,既是一次人性化服务的实践,更是产业园功能升级的缩影。未来,随着园区资源整合能力的持续提升,这样的“暖心服务”将成为常态,为产业园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温度与活力。
精彩评论( 0 )